巴彥淖爾高質量推進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工作

2020-12-04 中國內蒙古

巴彥淖爾高質量推進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工作

發布日期:2020-12-02 08:54

瀏覽次數:

「烏蘭布和」蒙古語意為「紅色的的公牛」。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近1萬平方公裡,在巴彥淖爾市境內面積達到506萬畝,其中,磴口縣427萬畝、杭錦後旗67萬畝、烏拉特後旗12萬畝。

這片千年荒漠,一年四季風沙漫天、乾旱少雨,夏季最高氣溫可達50攝氏度。「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眼難睜,大風活埋人」……在巴彥淖爾市遭受烏蘭布和沙漠危害最嚴重的地區,就曾經流傳著這樣的民諺。烏蘭布和沙漠猶如狂放不羈的公牛不斷東侵,嚴重威脅著河套平原,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成為烏梁素海流域上遊治理的重中之重。

面對風沙肆虐的狂暴,勤勞的河套人民不畏狂沙危害,勇敢地進軍烏蘭布和沙漠,艱難探索造林治沙之路,闖出了一條變「沙害」為「資源」的致富之路。

上世紀50年代,烏蘭布和沙漠是一處不毛之地。新中國成立前,磴口縣境內烏蘭布和沙漠綠化覆蓋率僅為0.04%。上世紀50年代初期,巴彥淖爾當時的盟委、行署就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在烏蘭布和沙漠東緣建起了一條長154000米、寬100米~300米的大型防風固沙基幹林帶,對阻止沙漠東移、保護河套平原起到積極作用。這一壯舉,也成為當時人類治理沙漠的典範並載入聯合國治沙史冊,自此拉開了漫長的治理烏蘭布和沙漠歷程。

奮進的腳步永不停歇。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戰略謀劃,以世界眼光、國際一流為標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水平定位、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烏蘭布和沙漠生態治理工作,全力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進程。

2018年8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巴彥淖爾市列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2019年4月,《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規劃》通過,明確提出要把巴彥淖爾市打造為全球防沙治沙綜合治理的生動展示窗口。

為此,巴彥淖爾市率先同步引進了以色列防沙治沙集成技術和以色列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並通過積極爭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巴彥淖爾市與自治區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色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籤訂了合作建設中國——以色列(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範區的協議。目前,園區總體規劃已完成,核心區大田示範區已全部完成種植,設施農業種植區已完成初步實施方案。烏蘭布和沙漠所在的磴口縣做大做強以肉蓯蓉、沙漠葡萄、沙漠有機畜牧業和生態旅遊業為主的沙產業,變沙漠為綠洲,力爭把烏蘭布和沙漠建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試驗示範基地。截至目前,栽植梭梭林45萬畝,完成人工接種肉蓯蓉近12萬畝,種植有機牧草20萬畝,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幾十載風霜雪雨,茫茫沙海中出現一片片綠洲。

通過對烏蘭布和沙漠的綜合治理,有效減少了泥沙流入黃河,阻止沙漠侵蝕河套平原。根據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檢測結果,巴彥淖爾市境內烏蘭布和沙漠沙化土地面積已由過去的506萬畝減少到目前的256.14萬畝,其中流動沙地(丘)面積41.88萬畝,半固定沙地(丘)面積79.19萬畝,固定沙地(丘)面積135.07萬畝。今天的烏蘭布和沙區已重建了長154公裡、平均寬50多米的大型防風固沙林帶,形成了縱深推進、前擋後拉、全面保護的立體防沙體系,生態環境實現了從局部好轉到整體遏制的良好局面。

今年10月23日,巴彥淖爾市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1月30日由生態環境部授牌。烏蘭布和沙漠這頭曾經狂暴難馴的「紅色公牛」正被生態發展的綠色「韁繩」牢牢拴住,成為造福人民的金色福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護美「綠水青山」 做大「金山銀山」
    這一生命共同體是巴彥淖爾最寶貴的資源、最大的優勢,不僅關係到全市170萬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更關係到西北、華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近年來,我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建設,推進烏蘭布和沙漠、烏拉特草原、烏拉山等生態治理修復,加大鹽鹼地改良力度,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樣板。護美「綠水青山」, 做大「金山銀山」。
  • 油莎豆產業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自主經濟大循環
    舉辦本次活動是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河套灌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指示要求,充分展示巴彥淖爾現代農業所取得的成果,宣傳巴彥淖爾市農牧業自然資源稟賦及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天賦河套」授權企業及巴彥淖爾市綠色農牧產業開展精準對接,發揮龍頭企業綜合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技術
  • 擦亮草原的「眼睛」——內蒙古巴彥淖爾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記
    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溼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進一步指明了烏梁素海治理的科學方向。 堅持系統思維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 造成烏梁素海水質汙染的原因有哪些?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近日在烏蘭布和沙漠巡查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11月21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警對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當日上午,民警巡查到烏蘭布和沙漠二十裡柳段時,發現空中飛過一隻「老鷹」,便迅速用相機記錄下它在空中飛翔的瞬間。巡查結束返回單位後,民警仔細察看圖片辨認,發現這隻「老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民警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此前磴口縣沒有白尾海雕行動痕跡的記載。這次發現刷新了磴口縣境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
  • 當力學和邊緣計算遇見沙漠:6000畝農田現身烏蘭布和
    「包括他的規劃和理念,甚至這個項目當時面臨的一些質疑,都知無不言。」易志堅的坦誠和對科研工作的嚴謹態度讓劉靈豐覺得,沙漠項目是看得到的希望。 2008年,易志堅的主要研究方向還是與彈塑性斷裂力學以及鋼筋混凝土、橋梁、道路等相關的力學研究。
  • 中國第八大沙漠 實施生態補水
    我國第八大沙漠的烏蘭布和沙漠正在實施生態補水,預計9月15日前結束,補水總量將達6500萬立方米,會逐步緩解沙區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 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約1500萬畝,其中近430萬畝分布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
  • 真的開始向沙漠輸水了!外媒稱讚:這是只有中國能創造的奇蹟
    在我國眾多沙漠中,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烏蘭布和沙漠北至狼山該沙漠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季風強勁。「烏蘭布和」為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公牛,每當春秋換季之時,狂風驟起,風沙走石,整個沙漠的天空都是暗淡的,風卷積著砂礫,怒吼著肆意飛揚,這片沙漠仿佛真的化身為一隻「怒吼的公牛」狂嘯著。桀驁不馴的紅牛鑄就了烏蘭布和沙漠景觀的新奇、獨特,黃河依沙而過,形成了漠水相連的自然景觀。
  • 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沙漠大患開出「中藥方」
    【天地網訊】    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較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的沙漠大患開出了「中藥方」,正在通過種植肉蓯蓉等中藥材防風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等中國著名的沙漠裡都在人工種植肉蓯蓉等沙漠藥用經濟植物。這些中藥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的同時,還產生著良好的經濟效益。
  • 治理沙漠、礦山和荒地,光伏發電助力實現綠水青山的長遠目標
    而在籤署巴黎協定之前,我國就已經制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長遠目標,並且針對低碳減排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大力推廣風電、光電等綠色能源的應用。作為新能源的一種,光伏發電綠色、環保、無汙染。在多年的探索中,光伏前輩們摸索出了很多光伏應用場景,光伏治理沙漠、光伏治理礦山、光伏治理荒地……如今,在中國的土地上,一片片藍色的海洋正拔地而起。光伏治理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在內蒙古磴口縣的佔地面積為426.9萬畝。如何讓廣闊的沙海變為「沙金」,使茫茫大漠成為「聚寶盆」?這是國家和政府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 「土到掉渣」的黑科技:改變沙漠現狀提升沙漠治理效率
    說起沙漠,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一望無際的沙子,還有陣陣熱浪,以及長在沙漠裡的仙人掌。但很少有人想過,荒涼的沙漠和長滿植物的土壤有什麼不一樣。,使得土壤具有生長植物的能力,而沙漠顆粒狀的沙粒卻不具備大多數植物賴以生存的保水、保肥、透氣特性。
  • 中國八大沙漠排行榜,塔克拉瑪幹沙漠排名第二,騰格里排名第四哦
    由4片沙漠組成,西部為索布古爾布格萊沙漠,東部為霍景涅裡辛沙漠,中部為德佐索騰艾裡松沙漠,其北為闊布北—阿克庫姆沙漠。準噶爾盆地屬溫帶乾旱荒漠。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著沙壠-蜂窩狀沙丘和蜂窩狀沙丘,南部出現有少數高大的複合型沙壠。流動沙丘集中在沙漠東部,多屬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
  • 我國第八大沙漠試種旱稻 將實現三大效益共贏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9日電(記者李雲平)眼下,作為我國第八大沙漠的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正在試種5200畝旱稻,在防沙固沙的同時可收穫優質大米,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1500萬畝,其中近430萬畝分布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這裡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汙染,為種植旱稻提供有利條件。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八大沙漠
    庫木塔格沙漠   庫姆塔格沙漠(維吾爾語中是「沙子山」的意思),位於甘肅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一線、南抵阿爾金山、西以羅布泊大耳朵為界、東接敦煌鳴沙山和安南壩國家級保護區。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你覺得哪個沙漠最為壯觀呢?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亦作「 沙幕 」,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我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木塔格沙漠。
  • 來過內蒙古才知道,中國人在沙漠也能種菜
    草原文化、黃河文化、蒙元文化和西夏文化在這一彈丸之地碰撞融匯。在這裡不僅能欣賞漢代古城遺址(據說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明代烽火臺、秦長城遺址、世界上最早的巖畫桌子山巖畫群等等歷史遺蹟,還能環遊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三大沙漠之中,盡賞黃河落日圓的壯觀之景。
  • 臨沂不老莓將綠遍沙漠 2年內實現1.5萬畝全覆蓋
    2年內實現1.5萬畝不老莓在烏蘭布和沙漠荒地改造區全覆蓋,3年內實現3萬畝煤礦礦坑回填區回填覆土不老莓苗木全覆蓋,這是前不久,臨沂羅莊區農業局與市基地品牌辦考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蘭布和沙漠荒地改造項目區後
  • 既有「顏值」更具「氣質」巴彥淖爾的美麗鄉村畫卷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 強力推進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
    11月30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力推進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專題研討。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副廳級委員孔凡旭、宣傳部部長翟道武、主任科員秦宇參加巡聽旁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徐建明列席巡聽旁聽。
  • 中國約40%沙漠含水可治理 面臨資金難題(圖)
    十八大報告首次專章論述生態文明,並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對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幾年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範基地項目共綠化了約36萬畝沙地,建設了沙漠的「綠色煤田」,實現了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循環。基地在防治全球荒漠化的作用和意義方面,也得到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