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望遠鏡穿透地球掃視天空,中微子探測器將成搜索宇宙新雷達

2020-10-18 木法沙和三傻

水下中微子探測器將搜尋暗物質、遙遠的恆星爆炸等等。

懸浮在法國和義大利附近地中海底部的126個足球大小的玻璃球,已經在利用海洋本身作為一種工具來尋找暗物質、超新星和中子星碰撞的信號。這是為立方千米中微子望遠鏡項目(KM3NeT)所部署的眾多球狀體。

該項目的目標中微子,是一種基本粒子,沒有電荷,幾乎沒有質量。「與宇宙射線不同,中微子不受星系間空間磁場的偏轉,這使它們成為獨特的信使,」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研究中心的中微子天體物理學家沃爾特·溫特(Walter Winter)說,「它們與電磁輻射和引力波等其他信息來源是互補的」。他沒有參與KM3NeT的研究。

中微子只需要很小一部分的相互作用就可以穿過大多數其他物質;這種幽靈般的行為使他們成為天文學的理想對象。KM3NeT將被安裝在每立方公裡的水域中,這些水域足夠40萬個奧運遊泳池使用。超過6000個球體,每個球體包含31個被稱為光電倍增管的高靈敏度探測器,它們將附著於固定在海底的繩子上,並由漂浮物拉緊。

馬賽粒子物理中心的物理學和軟體經理Paschal Coyle:「也許100萬個中微子中就有12個與水中氫或氧原子核內的夸克相互作用。因為宇宙中微子擁有極高的能量,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釋放出一種速度非常快的帶電粒子。

事實上,它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光的傳播速度還快,從而產生了一種效應,Coyle把它比作光學上協和式飛機的音爆(Concorde協和式飛機,是一種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研究人員可以利用海底傳感器接收到的切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son)發出的微弱光線,確定原始中微子的能量和方向。

要知道,在現存為數不多的天文聚焦中微子望遠鏡中,KM3NeT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向性和能量解析度觀測南半球天空方面,與其巨大的體積還是蠻相匹配的。

法國的這一項目計劃於2024年完工,屆時將探測到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層相互作用時產生的低能中微子。當它們穿過地球時,這些粒子提供了x射線一樣的內部視圖。這個位於義大利的實驗室將於2026年建成,重點研究在遙遠恆星災難性死亡或暗物質密集碰撞區域中產生的宇宙中微子。

有趣的是,該望遠鏡最清晰的視角是向下看;地球就像一個過濾器,可以把宇宙射線中的背景粒子阻擋在外,而宇宙射線一直在轟擊我們的世界。中微子是這些射線中唯一已知的可穿過地球的粒子。

相關焦點

  • 海底的中微子望遠鏡:6000多個玻璃球,將海水變成一臺天文望遠鏡
    這些玻璃球可以利用海水構建出一臺天文望遠鏡,尋來自找暗能量、超新星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信號。當然,這些玻璃球僅僅是「立方千米中微子望遠鏡」(Kilometer Cube Neutrino Telescope,KM3NeT)項目部署的第一批玻璃球。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尋找一種基本粒子:中微子。
  • 中微子能夠輕鬆穿透地球,為什麼它具有如此強的穿透力?
    伽瑪射線可以穿透20釐米厚的鉛板,但與中微子的穿透力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中微子具有極強的穿透力,除了黑洞等少數天體以外,幾乎能穿透宇宙中的任何物質,穿透地球自然也不在話下。那麼中微子為什麼具有如此強的穿透力?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將這樣改變宇宙
    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幽靈般」的亞原子粒子,一個困擾了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宇宙之謎也許總算能就此解開。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該星系屬於「耀變體」。
  • 每秒有上萬億個中微子穿透身體,頂尖學者滬上揭秘神秘中微子
    各國科學家們將對各子系統的準備情況和接口設計開展嚴格的內部評審,逐一評估是否可以滿足實驗的科學需求,並確定未來各國研究單位的任務和時間表。中微子有許多未解之謎中微子在微觀粒子物理和宏觀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由於中微子僅僅參與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難以被察覺到,除非通過超大體積和超級靈敏的粒子探測器。
  • 科學家藉助中微子探測器 成功瞥見太陽的靈魂
    這些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衝出太陽,以每秒4200億次的頻率擊打地球表面的每一寸土地。   「就目前所知,中微子是我們看向太陽內核的唯一途徑。當兩個質子融合成一個氘,會釋放這種PP中微子,這種中微子非常難以研究,因為中微子內部作用產生的能量很低,而充斥著巨量豐富的自然放射現象,輕易就覆蓋了其作用時發出的信號。」
  • 為什麼中微子能夠輕鬆穿過地球?
    伽瑪射線可以穿透20釐米厚的鉛板,但與中微子的穿透力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中微子具有極強的穿透力,除了黑洞等少數天體以外,幾乎能穿透宇宙中的任何物質,穿透地球自然也不在話下。那麼中微子為什麼具有如此強的穿透力?
  • 宇宙中微子可能來源於大質量黑洞的光冕
    有趣的是,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觀測到了一大波能量低於100TeV的中微子,與此相對應的高能伽馬射線則被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觀測到了。」科學家們將所有這些宇宙信使的信息結合起來,以了解宇宙中的事件,並在蓬勃發展的「多信使天體物理學」領域重建宇宙的演化。
  • 中微子來自哪裡?研究發現:與黑洞、活動星系和類星體有關!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天體物理學家已經接近確定來自太空的高能中微子來源,研究小組將南極中微子天文臺冰立方收集的數據與射電望遠鏡測量的長電磁波數據進行了比較。宇宙中微子被證明與遙遠活動星系中心的耀斑有關,這些星系被認為擁有超大質量黑洞。
  • 俄研究人員追蹤到高能宇宙中微子的來源:類星體
    找到這個謎底是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MIPT)、俄羅斯科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新研究的目標。儘管中微子很常見,但它很難研究。這是因為它們與其他物質沒有太多相互作用,可以毫不費力地穿過整個行星。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粒子隨機地與另一種粒子發生相互作用,專門的探測器可以捕捉到這種信號。
  • 冰立方把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型中微子探測器
    如圖所示,冰立方的設施位於南極冰蓋下的一個光電探測器陣列上方。中微子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粒子之一,而且穿行宇宙幾乎不受阻擋,你的身體每秒鐘都會被穿過幾萬億次。為了驗證這一點,冰立方團隊將目標放在了中微子上,這比最優秀的粒子加速器所能製造的能量還要高几千倍,並將冰立方瞄準了地核,準備捕捉那些穿過地心逃逸的中微子。極地立方冰立方由數百個被埋在南極冰層下的探測器組成,這些探測器會探測到穿過的冰層的粒子。有些時候,當有東西撞擊到冰中的一個原子時,冰立方就能捕捉到粒子和光子的噴射。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或改變我們認識宇宙方式
    除宇宙射線外,這一最新發現還為科學家提供了探索宇宙深處的新途徑。就像2016年發現的引力波一樣,中微子也可能是一種新「信使」,可將能量攜帶至宇宙各處。這樣一來,中微子就成了繼光子和引力波之後的「第三種信使」。這一高能中微子最早由「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於2017年9月22日探測到。這座巨大的觀測站位於南極冰層下方約1.6公裡處。
  • 未來的太空旅行者的宇宙「燈塔」——脈衝星
    他們的燈光掃過水麵,穿透迷霧和黑暗,引導水手繞過危險的障礙,使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未來,太空探索者可能會從脈衝星產生的穩定信號中獲得類似的指引。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利用國際空間站開發基於脈衝的導航系統,利用這些宇宙燈塔,在美國宇航局的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的月球之旅和未來的人類火星任務中,為導航提供幫助。
  • 哪種物質能穿透地球?中微子,暗物質暗能量,三選一,選對了嗎?
    已知的物質中肯定能穿透地球的也許只有中微子一種了,當然還有幾種不確定物質,比如暗物質,還有引起宇宙膨脹的暗能量。中微子是怎麼穿透地球的,又有什麼物質能擋住它,另外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能不能穿透,我們來做個簡單分析。
  • 粒子探測器「冰立方」藏在南極的中微子「捕手」
    並且,冰充當了一個過濾網,過濾出中微子,使其更容易被觀測到。此外,冰層也能保護望遠鏡免遭輻射侵蝕。科學家們表示,隨著更多的數據從「冰立方」中產出,不僅將幫助科學家確定宇宙射線的來源、暗物質和宇宙進化的影響等現象,它還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現象。
  • 宇宙無奇不有,科學家們如何研究並「捕捉」有奇怪特質的宇宙射線
    宇宙有太多的謎團,今天我們來看一種特殊的物質,它可以直接穿過我們的身體,穿過我們的星球,甚至穿越一切……由細小的原子構成的宇宙射線可以穿透任何物質,不過幸好,在地球上它們在穿透我們身體的時候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但是宇宙中的宇宙射線實在是太多了,這麼多宇宙射線,它們不都起源於我們的太陽,粒子物理學家對宇宙射線的來源產生了疑問。
  • 中微子探測,瞥見太陽的靈魂
    當兩個質子融合成一個氘,會釋放這種PP中微子,這種中微子非常難以研究,因為中微子內部作用產生的能量很低,而充斥著巨量豐富的自然放射現象,輕易就覆蓋了其作用時發出的信號。」   波爾卡補充道:「由於只需要通過弱核力完成相互作用,它們穿過物質幾乎不受任何影響,因此,你很難從普通材料的核衰變中檢測和區分出它們。」   中微子會以三種狀態進入探測器。
  • 五大功能最強望遠鏡:斯皮策穿透宇宙塵埃觀測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  聯合國宣布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而2009年也是伽利略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的400周年紀念。1609年,伽利略將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這個開創性的偉大發現所觸發的科技變革深深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
  • 超級神岡探測器捕捉到了什麼?小小中微子是否能解釋整個宇宙?
    他們認為,這種差異有助於解釋宇宙中物質的存在。 物質和反物質本應互為鏡像,但它們並沒有 大爆炸之後,宇宙中存在著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這兩種物質互成鏡像,一旦接觸就會相互毀滅。氫的反物質孿晶是反氫,電子的反物質孿晶是帶正電的正電子,介子有反子而中微子有反中微子等等。
  • 超級神岡探測器捕捉到了什麼?小小中微子是否能解釋整個宇宙?
    他們認為,這種差異有助於解釋宇宙中物質的存在。物質和反物質本應互為鏡像,但它們並沒有大爆炸之後,宇宙中存在著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這兩種物質互成鏡像,一旦接觸就會相互毀滅。氫的反物質孿晶是反氫,電子的反物質孿晶是帶正電的正電子,介子有反子而中微子有反中微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