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收錄於話題#飲食是門大學問12#心腦血管疾病13

奇點糕掐指一算,不少讀者們看到這行字的時候,肯定是剛剛結束大吃大喝,或者還在胡吃海塞的過程中吧?畢竟周末啦,食物是快樂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在這麼冷的冬天,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大家對卡路裡的嚮往嘛。

不過吃進體內的卡路裡是什麼來頭,還是得好好挑一下的,不能只顧著嘴上一時爽。像奇點糕就覺得比起只衝著豬肉牛肉去,有時候換換口味來點魚肉也挺不錯,不僅好吃,而且健康。

近期《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分析,也支持了奇點糕的這種偏好: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42萬參與者的數據顯示,比起吃紅肉或者禽肉,只吃魚肉與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下降有關[1]。

從分析數據來看,只吃魚肉的人群在心血管方面的獲益,比不吃肉的蛋奶素食者還要更勝一籌,這與素食者的整體飲食並不完全健康有關。但如果魚肉和禽肉都吃,就會把心血管風險拉低到吃紅肉人群的水平,兩種白肉看來還是有區別的。

這圖裡的食物還挺誘人,嗯

吃魚對心臟好這件事,,不過在西方國家似乎一直不太受寵。用研究團隊在論文中的話說,就是「動物保護主義、對抗生素濫用憂慮等原因,導致純素食和蛋奶素食最受歡迎」。

不過奇點糕這幾年也沒少看到外國素食網紅被扒皮,在鏡頭背後偷偷吃肉的報導。而且去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EPIC-Oxford前瞻性隊列研究還顯示,純素食和蛋奶素食,可能與更高的卒中風險有關[2]。

EPIC-Oxford的研究中還顯示,只吃魚肉不吃紅肉,則與缺血性心臟病發病風險下降有關,這種飲食方式也有一個專門名詞——「魚素」(pescatarian),但還很少有研究去證實它的獲益,與素食、普通飲食的橫向比較就更少了。

看到這種魚排,奇點糕就忍不住口水

(圖片來源:Pixabay)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不對上大數據,大樣本量的流行病學數據,在飲食和營養相關的研究中最靠譜。本次分析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團隊的數據來源,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生物庫,共有42萬餘名參與者被納入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中報告的飲食狀況,參與者被分為四組,第一組是佔總數1.8%的蛋奶素食,魚肉禽肉紅肉全都不吃,第二組只吃魚肉不吃其它肉的佔2.4%,吃魚肉和禽肉的佔1.1%,而剩下接近95%的就是什麼都吃的「吃紅肉者」了。

四組參與者在基線特徵和飲食特點上稍有區別,不過差異並不是非常顯著,就算是蛋奶素食人群,披薩、薯條和含糖飲料也沒少吃少喝。在中位時間8.5年的隨訪後,參與者中已發生超過10萬例心血管事件,6000多人因心血管原因死亡。

根據每組的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結合基礎疾病、生活方式、體重指數等基線特徵,研究團隊分析出了下面這張「森林圖」。從整體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來看,蛋奶素食、只吃魚肉和吃魚肉+禽肉,對比吃紅肉人群都與風險小幅下降有關。

但繼續細分心血管疾病的話,與吃紅肉者相比,只吃魚肉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相對下降21%(HR=0.79,後續以此類推),心肌梗死風險相對下降30%,卒中風險相對下降21%,心衰風險相對下降22%有關,且都有統計學意義。

而蛋奶素食或者吃魚肉+禽肉,就都沒有這種全方位的獲益了。不過由於隨訪時間偏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診療進步,飲食類型對確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影響還不顯著,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

只吃魚肉的好處是不是又和ω-3脂肪酸有關,論文作者和奇點糕也都不好下評論,畢竟魚油試驗撞牆的不少。但是把不健康的食物換成好吃又健康的魚肉,它不香麼?反正奇點糕從小被教育「吃魚的孩子更健康」,親身證明屬實

參考資料:

1.Petermann-Rocha F, Parra-Soto S, Gray S, et al. Vegetarians, fish, poultry, and meat-eaters: who has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UK Biobank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2.Tong T Y N, Appleby P N, Bradbury K E, et al. Risk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meat eaters, fish eaters, and vegetarians over 18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J]. BMJ, 2019, 366: l4897.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

原標題:《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英國生物庫42萬人數據顯示,「吃魚型飲食」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超20%有關丨臨床大發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吃魚對心臟有好處?未必!
    人們都聽說,吃魚對心臟有好處,因為魚的脂肪和肉的脂肪大不一樣,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特別是EPA,對降低血管炎症反應
  • 紅燒魚對心臟沒好處 這樣吃魚最健康
    關於魚的吃法,你最喜歡哪種?相信紅燒魚會是許多人的愛。《美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期刊》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富含歐米珈-3脂肪酸的魚可降低育齡女性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該研究以15歲至49歲的女性為調查對象,第一次研究了吃魚是否影響患心臟類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對壽命的影響比如,研究人員寫道「不吃魚或少吃魚的女性比經常吃魚的女性患八年以上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多50%」。
  • 想吃魚,就吃這種野生魚,人工無法養殖,可以放心大膽吃
    想吃魚,就吃這種野生魚,人工無法養殖,可以放心大膽吃。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魚營養豐富,幾乎每家人都吃過,價格也不貴,魚的營養豐富深受大眾喜歡。
  • 為什麼吃魚對心臟好?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吃魚保護心臟健康魚肉是我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吃魚對於心臟的益處,這4個最為確切:;4、避免食用:不明來源的生魚片,醃製太久的魚,另外三高人群不適合吃魚籽。那就多吃魚吧,美味又健康哦▎本文審稿醫生:
  • 【科普】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
    肉可切成片或絲烹飪,少做大排、紅燒肉、紅燒雞腿等。烹製成的大塊畜禽肉或魚,吃前最好分成小塊再供食用。小份量是食物多樣和控制總量的好辦法。終於降到三級響應的廣州,愛吃的街坊們免不了「報復性吃吃吃」。如果聚餐這一天肉吃超量了也不用太過擔心,可在接下來幾天減少肉量,多吃其他食材,雨露均沾,才能健康長久。
  • 喜歡吃魚的人,這5種魚勸你別多吃,肉中很可能含有毒素要小心
    魚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肉類之一,營養師們也都建議吃白肉,正如民間所說的「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吃一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而魚就是最好的那一個。
  • 經常吃魚的人,心血管更健康!想要護心健腦,挑這6種魚吃就對了
    換句話來說,魚吃得越多,越能保護心臟。 經常吃魚更護心!吃魚有助於加強神經細胞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頓魚的人,與很少吃魚的人相比較,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要低很多。
  • 魚的營養價值 吃魚的有你意想不到的功效
    一般來說,活動性強的金槍魚、鰹魚、沙丁魚等魚類體內富含的暗色肉較多,活動性較弱的銀鱈魚、大黃魚、比目魚等魚類體內富含的白色肉較多。2、魚腦魚腦中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類物質,這些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的發育,並具有輔助治療老年痴呆症的作用。但魚腦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因此不宜多吃。
  • 魚雖然好吃,但是這幾種魚最好少吃,否則你的肝是不會再健康了
    導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吃魚,魚很美味可口,有很多烹飪選擇,脂肪含量也低,減肥的女同事尤其喜歡吃魚。但是對於那些愛吃魚的人,一件事必須非常清楚,並非所有魚都可以食用。這些類型的魚含有重金屬,多吃對肝臟健康很不利。
  • 吃魚腹有致癌風險 吃魚背上的肉更安全?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蔣雋 實習生 楊雲) 環境汙染殃及池魚,吃魚究竟有多大的風險?吃魚的什麼部位更安全?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專家發現,食用部分魚類的腹部和尾部的肉會帶來致癌危害,吃魚背部的肉風險相對較低。
  • 春天養生吃點啥?每周吃魚睡眠好智商高
    春天養生吃點啥?每周吃魚睡眠好智商高編者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我們最關注的話題。什麼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預防身體的疾病?這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人民健康網推出《金臺養生園》欄目,每周為您盤點最養生的生活方式,帶您走進健康園地。
  • 心臟病人吃什麼恢復的快?吃什麼心臟更健康?心血管專家告訴你
    1、我們也能遇到長期吃洋蔥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最終猝死的病例;我們也能遇到害怕藥物副作用,改吃保健品,結果猝死的病例。2、如果保健品或食物能替代藥物,那藥店和醫院大部分都關門了;我們心臟病人只需吃這些既安全又能吃飽的食物就行,幹嘛還得花錢買罪受?
  • 經常吃魚對心臟好,營養師提醒:這2種錯誤吃法,容易中毒
    魚是家常菜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海生物,魚肉味道很鮮美,不管是肉還是湯都非常的可口。看到之後魚湯後,人的食慾都變大了不少。魚肉含有各種維生素,有健脾胃、清熱解毒、以及止咳等作用。如果有水腫、少尿、肚子脹等不適,食用魚肉之後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 但有3種魚要少吃!多吃對人有危害!
    但有3種魚要少吃!多吃對人有危害!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成年人每周吃2次魚可以幫助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臟驟停和缺血性卒中的風險。
  • 吃魚就要吃這四種魚,刺少更美味,我選第二個,你最想吃哪種魚?
    吃魚更是人們飲食中的一道美味。魚的種類繁多,做法多樣,味道也不盡相同。而吃魚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中國有食療這一說法,而魚作為人類喜愛的美食之一,它的功效自是不必說的,但是你知道吃魚吃哪幾種魚更好嗎?這有什麼講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鱖魚鱖魚又稱鰲花魚、季花魚、花鯽魚,有松鼠鱖魚,鮮醃鱖魚,清蒸鱖魚,松子鱖魚等幾種做法。
  • 蕎麥魚魚飽腹又減重,多吃粗糧更健康,有肉有菜顏值口味營養並重
    在我們當地蕎麥不是一種常吃的食物,但是因為家人都比較喜歡吃粗糧,所以也經常買蕎麥粉跟麵粉摻著吃。蕎麥粉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鐵、錳、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穀物更豐富。蕎麥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更是一般大米的10倍之多,也被很多血糖偏高、或者想減重的人作為首選食物之一。蕎麥粉含糖量低黏性比較差,所以做麵食的時候最好跟麵粉搭配。
  • 吃魚既健康又營養豐富,但不是都適合孕婦吃,孕期魚的「六吃四不吃」
    魚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對人體有著較強的保健功能,在市面上的魚類眾多,功效不一,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孕婦吃,我們要注意孕婦適合吃哪些,不能出吃哪些,怎樣吃比較好。那六種魚不適宜孕婦吃呢?1、鹹魚鹹魚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這種物質的致癌性非常強,如果孕婦食用,儘管對孕婦的健康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卻會增加胎兒出生後患癌症的機率。2、罐裝的金槍魚金槍魚因為所含的汞少而沒被列入孕婦禁食範圍。
  • 吃魚的好處有這麼多,想心血管安全可以這麼吃
    《生命時報》結合一項新研究,告訴你這種「黃金脂肪酸」是如何保護心臟的,並教你科學地從魚類中攝取更多的EPA。 EPA吃得越多,心血管越安全 近日,在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二十碳五烯酸(EPA)攝入越多,心血管事件風險越低。
  • 一聽說吃鱷魚肉 大家都來勁了
    本報訊(見習記者史潔)昨天,「快樂派對」發出邀請,請10名讀者免費品嘗鱷魚肉。與預期的一樣,大家都想知道鱷魚肉是個什麼味。打進電話的讀者,對美食有探究的可不是一兩個,他們與我們分享了曾經有過的美食經歷。  民以食為天,看看入選讀者的留言,真是什麼樣的都有,每條都離不開吃。
  • 吃魚的時候,先吃哪裡的肉?據說先吃這裡的是「富人」
    那麼,你知道怎麼吃魚嗎?準確來說,你吃魚的時候,會先吃哪裡的肉?據說先吃這裡的是「富人」。先吃魚腹部的魚肉。魚腹部的肉,是很多人最先動筷子的地方。魚腹部的肉,也是吃得最快的。眾所周知,魚身上遍布魚刺。在腹部,肉中只有少數的主刺,這些刺是很容易去除的。不像魚尾那種肉,大量的刺讓人倒胃口。稍不注意,很有可能就會被魚刺卡到。因此魚腹部的肉,大都給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