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

2020-12-05 澎湃新聞

說道硬菜主角

第一個閃過腦海的是不是

烤肉、牛排、燒雞、陳皮骨、滷鵝、紅燒肉

......

上周六

小編給您送上了好好吃肉的理由

那麼

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

小編這就給您帶來

健康吃肉指南

到底該吃多少肉?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各年齡段人群的適宜攝入量見表2。成人平均每天宜攝入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這個重量不包括骨頭,肥肉,皮,刺等,只包括純瘦肉。

不同人群

動物性食物建議攝入量(g/d)

「40-75g」,這個肉量其實還蠻少的,約為一個中等身材成年女性的掌心大小。日常飲食中應當如何把好適量攝入關?

1

控制總量,分散食用

每周水產品和畜禽肉總量成人不超過1kg, 應將這些食物分散在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可見到肉。不要求每天各類動物性食物樣樣齊全,但每天最好不應少於2類。

2

切小塊烹製

在烹製肉類時,可將大塊肉材切成小塊後再烹飪,以便食用者主動掌握攝入量。肉可切成片或絲烹飪,少做大排、紅燒肉、紅燒雞腿等。烹製成的大塊畜禽肉或魚,吃前最好分成小塊再供食用。小份量是食物多樣和控制總量的好辦法。

終於降到三級響應的廣州,愛吃的街坊們免不了「報復性吃吃吃」。如果聚餐這一天肉吃超量了也不用太過擔心,可在接下來幾天減少肉量,多吃其他食材,雨露均沾,才能健康長久。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痛風等患者要嚴格限制肉類的攝入。而減肥人群為了增加機體代謝率可適當增加肉的攝入量,具體應當諮詢您的健康管理醫生。

魚、畜、禽肉和煙燻肉

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該吃哪些肉?

種類挑選原則

從肉的種類上來說,四條腿的(如豬牛羊等畜肉)不如兩條腿的(如雞鴨鵝等禽肉),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魚等水產品類)。

畜肉 因所含的肌紅蛋白較多,烹飪之前呈現紅色,被稱為紅肉。優點是富含吸收利用率高的血紅色鐵和其他礦物質。缺點是脂肪含量高且以飽和脂肪為主,相比白肉更容易增加體內炎症,過量攝入可增加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等的發病風險。

禽肉 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脂肪酸組成優於畜肉,只要不過量食用,一般不會增加慢病風險。

魚類 除含有較多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外,還含有較多的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有些還富含EPA、DHA,能很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

對於男性來講,吃肉建議優先選擇魚和禽肉等白肉。對於女性來講,吃肉建議紅白搭配,因為紅肉可以補鐵,女性會因為月經損失一些鐵元素,吃紅肉可以幫助避免貧血閉經等問題。

部位挑選原則

健康吃肉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挑選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

那怎麼判斷肉裡的脂肪多不多呢?

可根據肉的質地進行判斷,凡是味香的,柔嫩的,汁多的,都是高脂肪肉類。凡是不香的、發柴的,汁少的都是低脂肪肉類。

如五花肉、排骨、牛腩、雞翅、烤鴨、肥牛、肥羊等美味就是因為他們的脂肪含量高。相較而言,質地柴的雞胸肉,質地嫩但沒有滋味的裡脊肉,沒有香氣的兔子肉就都是低脂肪肉的代表。

適量食用動物內臟

常見的動物內臟有肝、腎、心和血等,這些內臟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鐵、硒和鋅等,適量攝入,可彌補日常飲食的不足,建議每月食用動物內臟2-3次,每次25g左右。

少吃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煙燻和醃製肉製品是我國居民自古以來保存食物的方法,在製作的過程中也賦予了食物特殊的風味。但是這些加工方法不僅使用了較多的食鹽,同時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如燻制食品的燻煙含有200多種化合物,有些已證明有致癌作用,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應當儘量少吃。

如何烹調肉更健康?

多蒸煮,少烤炸

肉類在烤或油炸時,不僅營養損失大,而且熱量也升高很多。此外,由於溫度較高,可使營養素遭受破壞,如果方法掌握不當,容易產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汙染食物。因此,蒸、白灼、水煮、少油煎會比炸、醃、燻、滷更健康。具體來說,可以把紅燒魚換成清蒸魚,把糖醋小排換成燉煮肉塊等。

湯要喝,肉要吃

一碗暖暖的雞湯,鮮在嘴裡,愛在心裡。但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到,傳說中超級滋補的雞湯所含有的營養素主要為鈉,以及相對較高的脂肪。因此,喝湯棄肉的做法不可取,好好把肉吃下去才對得起飛漲的肉價。要嫌湯肉不夠美味,可將其二次回爐煸炒上漿,既可增加口感,又可減少營養丟失。

瓦罐雞湯與肉的

營養素含量比較(每100g)

總之,肉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只要選對肉的種類、部位、份量和烹飪方法,不僅能過足嘴癮,還能讓你健康享瘦。當然,肉類不是蛋白質唯一來源,牛奶、雞蛋、大豆等也是良好來源,吃素人群宜從這些食品中選擇。

【敲黑板·劃重點】

成人推薦攝入量:畜禽肉40-75g/d,水產品40-75g/d;

種類選擇:優先選擇魚和禽肉,適量選擇畜肉,少吃煙燻、醃製肉,不宜食用野生動物;

部位選擇:優先選擇雞胸、裡脊等低脂肪肉,較少選擇五花、牛腩、雞翅、肥牛、排骨等柔嫩味香的高脂肪肉;

烹飪:多蒸煮,少烤炸,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文章來源 | 南醫健康管理科惠僑貴賓部

撰稿 | 健康管理科 林錦彥

原標題:《【科普】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
    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時間:2021-01-11 20:50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吃肉長不高 這篇寶寶開葷科普當媽的一定要收好 寶寶到一定的月齡就要開始吃肉啦~肉類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元素,助力寶寶成長發育,讓孩子長高高,更壯壯~ 可是,到底寶寶幾個月可以開葷
  • 不吃肉長不高,收好這篇寶寶開葷科普
    不吃肉長不高,收好這篇寶寶開葷科普 寶寶到一定的月齡就要開始吃肉啦~肉類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營養元素,助力寶寶成長發育,讓孩子長高高,更壯壯~可是,到底寶寶幾個月可以開葷?寶寶怎麼吃肉更健康?別捉急,今天育姐就給大家一一解答,下面這篇小科普請趕緊收好吧~
  • 收好這份洗髮水選購指南,讓你不再談「矽」色變!
    收好這份洗髮水選購指南,讓你不再談「矽」色變!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洗髮產品,該如何選擇?越來越多的洗髮產品打上「無矽油」標籤,洗髮水中的「矽油」到底有什麼用?不含矽油的洗髮水真的更健康嗎?
  • 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吃肉,吃什麼肉好?_健美元素
    在他們看來,肉是萬惡之源,身上的那些肥肉,都是吃肉吃出來的!其實,肥胖跟吃肉沒有絕對的關係,今天健美元素就給大家講講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吃肉,吃什麼肉好?所以合理吃肉不僅不用擔心發胖,還能讓減肥的速度更快、效果更顯著。 減肥吃什麼肉好? 我們知道肉的種類很多,減肥過程中到底吃哪種肉好呢?其實在我們選擇肉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下面就給大家列舉一些適合減肥吃的肉類。
  • 一天該怎麼吃最健康?快速記住每日飲食指南
    想要吃得健康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你該從食物開始認識起。如果你想要輕鬆地知道食物分成哪六大類。以下會告訴大家為什麼食物有六大類,並且以淺顯易懂的口訣教學讓大家更正確、快速記住每日所需的食物營養。 這是一般我們知道的飲食扇形圖,來自衛生署福利部衛教資料。「喔!我知道阿!」
  • 愛吃肉的人注意:吃肉也要有講究,人工的「合成肉」要少吃
    吃肉應該是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健康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豬肉,牛肉,羊肉等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些肉類。愛吃肉的人還是很多的,對各種肉類來者不拒怎麼吃也吃不膩。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各種肉製品。但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肉類越來越豐富,部分肉製品比鮮肉便宜很多,這就吸引到了很多的人前來購買。
  • 買回來的肉,到底能不能直接用水龍頭清洗?健康吃肉有幾個步驟
    民以食為天,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都需要吃三餐。為了保證全天的營養均衡 ,一天中食用禽畜肉的量為45~75g,喜歡吃肉的人不妨按需購買。適量吃肉可滿足機體健康需求, 肉中豐富的血紅素鐵,還能夠幫助女性預防缺鐵性貧血。
  • 吃素好還是吃肉好?跟著內在的引導,想吃就吃
    憑藉這份對治癒系生活的嚮往,她也推出了自己的個人網站。在這個網站,粉絲可以購買由她詳細指導的如何通過素食獲得像自己這般美好的生活。01真香定理:突然吃肉?再然後她不得不關閉了評論功能,乾脆就直接發布了一個聲明——她說,「我發現身邊素食主義的朋友們都改成肉食主義,而且他們的健康居然變好了,這讓我重新開始審視現在的飲食情況,我自己也有健康問題嘛,所以我要嘗試做一些改變來恢復健康,我知道你們是因為素食生活關注我的,但是我要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改變了,我從來沒有騙過你們
  • 2016最新膳食指南來啦!六大建議教你吃出健康
    5月13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這本權威的「吃飯指南」歷時兩年半時間完成,既包括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也包括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嬰幼兒、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更加強調食物的多樣化與均衡,其中有六大核心推薦。吃出來的問題有多少?許多病是吃出來的。
  • Nature子刊觀點:少吃肉,要多「少」?吃好肉,何為「好」?
    對此,聯合國報告提出的解決食物短缺和農業耗費資源過多問題的一個辦法是——減少吃肉。 近年來,「少吃肉,吃好肉」的思想被用來引導肉類消費走向可持續發展。然而究竟要減少多少肉類消費?什麼樣的肉屬於可持續發展的「好肉」呢?
  • 高尿酸患者:收好這份食物嘌呤表,挑著吃,痛風也許「退避三舍」
    高尿酸患者:收好這份食物嘌呤表,挑著吃,痛風也許「退避三舍」動物內臟。很多人在平時經常會喜歡吃一些動物內臟,具有一定的滋補效果,有利於為身體補充營養,對身體健康有益。但是,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勸你還是最好少碰。
  • 血型影響吃肉還是吃素?四大血型,如何吃才能更健康?
    甚至不少文章指出:O型血的人更熱情,愛吃肉;A型血的人更淡定,愛吃素;AB血型的很多是精分小少年……這樣的結論是否合理?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先來看看各種血型在世界人口中的佔比:目前,世界上O、A、B、AB血型的比例分別是44%、26%、24%和6%。
  •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爭論不休的素食觀
    很多反對素食主義者,經常拿一些個別的數據說話,或者拿一些特別的例子來說話,一看到這些,我就特反感。能不能用大數據來說話,能不能尊重下事實。首先,看看素食的僧人,從梁武帝下命令僧人不能吃肉開始,到現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有沒有吃出毛病來。說什麼素食不健康,要是不健康一千多年難道還驗證不出來。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一天吃多少蛋白質?如何簡便估算吃多少肉?
    【「健身食課」百家獨家文章】導讀:蛋白質攝入對於健身的重要性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具體蛋白質應該怎麼算!難道每次都拿個食物稱去稱一下才去吃?這樣也太麻煩點了吧。陪你一起學:「蛋白質怎麼吃才算夠量?如何大概估算蛋白質的量?」記得關注【健身食課】:陪你一起學,健身的知識!要怎麼知道我每天需要多少的蛋白質 ?
  • @愛吃肉的人:5種吃肉方式會短命,再愛也不能這麼吃!
    現在喜歡吃肉、無肉不歡的人特別多,但是要注意哦,一些不恰當的吃肉方式,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風險。   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差不多是200~250克的量,就是兩塊大排的量,女性要更少一點。   3、醃肉再煎炸,有大量亞硝酸鹽   鹹魚、醃肉等食品在醃製過程中,都可能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酸胺,過量食用這類食物,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道癌變的機率升高。
  • 雞蛋、蛋白質和蛋白粉,你知道該怎麼吃嗎?
    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的人,能不能敞開胃口吃肉? 膽固醇高的人一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健身的朋友該不該吃蛋白粉?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普信息部醫學博士劉召芬針對上述問題一一做出了解答。 說說吃幾個雞蛋的事 「如果早上來得及吃飯,我一般會吃1-2個雞蛋。如果晚上沒有飯局,我在家一般不吃肉,所以我早餐不在乎吃幾個雞蛋,但很少有超過2個的時候。」
  • 有5種肉是「人工合成肉」,再喜歡都不要常買,最好少給孩子吃
    因此,最好的選擇是購買正宗原切牛排,雖然價格昂貴,但吃著放心健康。 而市面上價格高低不等的蟹棒,其差別僅在於魚糜(魚肉)品質的好壞、澱粉含量的多少及蟹提取物的品質。
  • 再愛吃肉,都別買這5種人工合成的「假肉」,吃著香對身體沒好處
    身邊不少人都是食肉動物,見到肉就想吃,怎麼也吃不膩,那麼這麼愛吃肉,家裡怎麼可能不備上一些呢?所以很多人冰箱裡都會備上一些肉製品,比如火腿腸、培根等等。這些肉製品看起來真有肉,而且吃起來也有肉香,但其實這些肉製品並不是真的肉,是「假肉」,都是人工合成的!
  • 健康闢謠|發燒不能吃雞蛋?減肥不能吃肉?很多人還不知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意食物對身體產生的影響,追求健康的飲食習慣。網上關於某種食物的說法多種多樣,真相究竟是什麼呢?發燒的人不能吃雞蛋?有人說發燒的人不要吃雞蛋,由於雞蛋當中富含完全蛋白質,食用即會給身體補充熱量(蛋白質是產能營養素),發熱人群吃了雞蛋就會導致產熱增加,導致其散熱減少,這樣更不利於退燒。真相:發燒是人體受病菌侵襲後,免疫系統發出的一種防禦信號;食物進入體內產熱(能)很平常,它和抑制退燒不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