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條科學消息登上熱搜:一個小小的3人團隊發現世界首例病毒中的朊病毒,整個項目科研經費總共才花費了48萬元,卻為世界阿爾茲海默症防治帶來新希望。導師許曉東老師和妻子陳紅英老師都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中的研究生叫南昊。
「朊病毒」這個概念對於大部人來說,多少有些陌生。它名叫病毒卻不是病毒,而是一類出了bug(錯誤摺疊)的蛋白質。朊病毒具有感染性,有時會造成致命的疾病。眾所周知的狂牛症、阿爾茲海默症,都與這類蛋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關於研究成果及意義網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科普介紹:
引人深思的是,由於項目比較冷門,申請不到經費,也招不到研究生。教授夫妻倆帶著一個已經畢業的研究生,堅持研究。學生在實驗間隙出去打工賺生活費養活自己。經過三人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在病毒中發現朊病毒。最後文章的第一作者給了這名學生。
引用許曉東老師的原文:
據悉,研究成果發布後,很多學校和科研單位都給南昊開出了誘人的條件,許曉東老師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領導們為南昊爭取到了一個博士名額。
可能這個項目研究太冷門了,而且導師年輕,西北農林科技研究經費也有限,據《新京報》報導,研究經費只有48萬元。
向三位純粹高尚的研究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