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出行頻涉違規「屢教不改」 共享電單車頑疾待治

2021-01-12 同花順財經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30日訊(李欣)近日,北京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北京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業及其運營平臺,或將面臨行政罰款、扣留車輛、下架APP等多重處罰。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此次被約談的企業包括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考拉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小象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步科技」)為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蜂出行」)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93.34%。對此,就相關問題,中國科技新聞網致電蜜蜂出行,截止發稿,該公司未予回應。

  頻涉違規事項

  除了被約談之外,蜜蜂出行曾被工信部要求下架處理。

  2020年10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131款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其中蜜蜂出行在列,其所屬公司為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問題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工信部要求,上述APP應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蜜蜂出行被工信部通報 來源:工信部官網

  然而,蜜蜂出行因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完成整改,11月10日,工信部表示,依據《網絡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對蜜蜂出行APP進行下架。

  此外,12月21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發現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

  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在此次整改名單中,蜜蜂出行小蜜版在列,其整改原因為在應用寶因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

  蜜蜂出行小蜜版被工信部通報 來源:工信部官網

  據企查查顯示,蜜蜂出行小蜜版的開發方寶駕(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蜜蜂出行的開發方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疑似實控人和最終受益人均為李如彬,二者屬於關聯公司。

  另據央廣網報導,在華為應用市場搜索「蜜蜂出行小蜜版」,其APP評論中多個用戶還反映在使用過程中押金、退款、騎行範圍等方面亦存在問題。

  模式倒退?

  北京市交通委會對蜜蜂出行的所有問題定性中,包括蜜蜂出行違反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違規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且存在未按要求進行電動車登記、未能準確披露服務信息、未建立用戶押金預付金專用帳戶、未按有關主管部門要求提供信息等多項問題,涉嫌嚴重擾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秩序。

  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從誕生至今,由於初代共享單車APP都需要用戶繳納押金,同時一系列的維權、爭議問題甚囂塵上,最為突出的例子為「ofo小黃車難退的押金」。共享單車企業共同經歷了從繳納押金,到免押金、信用抵押的成熟過程。但是蜜蜂出行還在採用共享單車初期的「押金」模式。這算不算行業的倒退?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錄蜜蜂出行APP,發現需要繳納199元的保證金。

  圖片來源於:蜜蜂出行APP截圖

  此外,中國科技新聞網從黑貓投訴了解到,關於蜜蜂出行的投訴有90多條,投訴多為關於蜜蜂出行亂收費、退費等相關方面投訴相關方面的信息。

  蜜蜂出行被投訴 來源:黑貓投訴

  監管趨嚴

  蜜蜂出行屢次違規的背後,折射出共享電單車出行領域的一片紅海。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收入範圍將到達200億元。

  共享電車在瘋狂發展的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已對共享電單車領域加強監管。

  2020年3月,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因平臺運營商,缺少投放許可、違規運營租賃電單車,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做出首張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2018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也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北京已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

  事實上,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內的多個一二線城市都已經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亦或是針對共享電單車出臺了不同的管控政策。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也明確表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之外,二三線城市也加大對共享電單車監管力度。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據相關報導報導,6月以來,長沙全市共查處包括共享電單車在內的電動車違法載人3847起。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

相關焦點

  • 蜜蜂出行APP已完成整改重新上架 調度費與頭盔等問題仍需完善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2020年11月9日消息,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應用蜜蜂出行未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被進行下架處理。蜜蜂出行被指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 瞄準中距離出行共享電單車搶灘登錄山東 至少已在7市鋪開
    齊魯晚報4月25日訊(記者 付玉成 孫璇 王尚磊 楊淑君 鞏悅悅 時尚 邱明) 近期摩拜被美團收購,共享單車的風口進入末期,而共享電動車又在起勢。目前共享電動車已至少在我省濱州、濟寧、聊城、棗莊、淄博、臨沂、東營7市上線。  4月25日,齊魯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共享電動車在山東運營情況。目前我省主要有哈羅電單車、小蜜單車、蜜蜂出行三家共享電動車。
  • 南京多部門共治共享單車 有望運用城管數位化平臺
    這些顏色各一、用二維碼掃掃就能租用的共享單車,在成為不少市民出行利器的同時,也因為違停、毀車等不文明現象頻發,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共享單車該由誰來管,怎麼治?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南京市交通、城管等相關部門正在尋求一套善治之法。
  • 關於共享電單車的問題,這次跟使用者有關→
    11月23號下午,長沙交通運輸局等多部門對長沙運營的多家共享電單車企業進行了聯合約談,要求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共享電單車,並縮減投放量。現在距26號已經過去了幾天時間,但家住長沙縣的市民卻發現,在多處道路邊依舊有無牌共享電單車隨意亂停亂放,影響市民正常出行。 長沙縣龍喜路金岸學生公寓門口,部分人行道被停放的共享電動單車佔用,現場還發現有多輛未上牌電動單車未被清理。
  • 井幫智慧管理平臺,賦能共享單車智能化管理
    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後,共享電單車出行迎來了新的結構性機會。隨著各大平臺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未來五年用戶對共享電單車的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量將超過800萬輛,收入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 湘江評論丨黃超:形成合力,共享電單車才能找到「出路」
    近年來,長沙的私家車日益增多,導致城區部分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尤為擁堵,再加上城區停車位緊張,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經習慣了「公交+共享電單車」「地鐵+共享電單車」的出行方式。共享電單車因為使用方便,收費不貴,市民對它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不過,筆者在城區走訪時發現,共享電單車的亂象已經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電動車違規停放、違規載人、逆向行駛、人為地將共享單車丟棄在綠化帶內等。
  • 將共享電單車納入法治軌道
    近期,有律師就「清退共享電動自行車」一事向廣東省司法廳提起了合法性審查的申請。據報導,該律師近日已收到省司法廳的復函,要求相關單位進行研究修改。電動自行車似乎自誕生以來就讓人又愛又恨。喜歡它的人可以列舉出其一大堆優點,如方便、省事、環保等;不喜歡它的人也能說出其一大堆壞毛病,如亂停亂放、橫衝直撞、危及道路安全等。
  • 超380000輛共享電單車!長沙出手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 唐朝昭)大量無牌的共享電單車違規投放及亂停亂放讓城市不堪重負,自11月12日起,本報連續報導了共享電單車的一系列亂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隨後,長沙多部門聯合開展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市場秩序集中整治。整治成效如何?
  • 蜜蜂出行,新一代小蜜蜂3.0亮相馬鞍山
    北京2017年10月18日電 /美通社/ -- 10月15日,共享電單車蜜蜂出行的小蜜蜂正式在安徽馬鞍山開始運營,受到當地民眾歡迎。 據蜜蜂出行設計團隊介紹,新研發的3.0是在蜜蜂出行長期運營城市共享電單車的基礎上,總結經驗並反覆實驗,歷時三個月研發打造的。這是一臺完全符合國標標準的車,該車通過了比國標更嚴格的整車震動測試(負重145公斤,特定震幅下,震動超過40萬次並完好無損)。
  • 共享單車「添堵」怎麼「破」?煙臺交警重拳出擊整治違規亂象
    共享單車掃碼即走,騎完即還,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不文明行為,如:機動車道隨意停放、佔用盲道、扎堆堵路、停車點位不合理、市民還車不到位,都會造成影響交通的現象。針對這一亂象煙臺交警部門重拳出擊對共享單車違規現象開展整治。學校門前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近期,魯東大學和部分小學門前被大量共享單車佔據,導致學校門前擁堵,人車混行的場景頗為多見,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 停車難「有救了」,共享電單車規範停車黑科技將攻克行業運營難題
    如果說,前幾年是共享單車的天下,那麼近兩年絕對是共享電動車主宰兩輪車出行市場,用時下熱詞"彩虹大戰"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250家產品標籤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以及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動自行車",且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其中94%的相關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全國已投放總量超500萬輛,這背後還不斷有新的品牌進入。不過提起共享電單車,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 「共享單車」註定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
    (取車)的難度還包含停車的難度,如果是自己的自行車,取車難度比較低,但在停車時就會比較為難,找不到停車的地,停了也會怕被偷,如果是共享單車,雖然停車很容易,但找車的難度係數卻提升啦。這都是摩拜單車們與以往城市公共自行車的不同,但他還是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政策法規問題。城市依然沒有自行車道,自行車道依然被佔用。沒有了固定的停車區域,導致了自行車的亂停,共享單車被城管收走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 解決「亂停放」問題 長寧楊浦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原標題:長寧楊浦正在試點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眼下,城市共享單車方興未艾,「亂停放」問題也日漸突出。近日,有市民建議進行共享單車停車區域限定。市交通委肯定市民的建議並同時表示:待各區部分非機動車停放點設置虛擬電子圍欄試點有成果後,再決定是否在全市實行進一步大範圍推廣。
  • 99元押金「人間蒸發」ofo共享單車問題頻現
    近日,ofo單車問題頻現,一時成為輿論的焦點,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問題一:客服不理,押金難退據金融投資報報導,成都的張先生最近因為ofo退押金的問題心裡很憋屈。「99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要是丟了嘛就算了,但是明明沒丟,在我帳戶裡我就是拿不到,有點焦人!」
  • 二手交易平臺現回收共享單車,平臺方:嚴禁買賣,發現將報警
    12月19日報導,共享單車進入京城,掀起了一股「綠色出行」熱。不過,近期有人發現在二手車的交易平臺上,有人公開叫價2000元回收摩拜單車,另外在二手平臺上ofo只賣99元。據了解,此前摩拜單車方面曾透露,初期設計生產1輛摩拜單車甚至需要花費6000元,現在隨著原材料採購量的增加,成本已逐步降低到了3000元左右。平臺稱嚴禁共享單車二手買賣昨天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幾個二手交易平臺,58同城、趕集網以及轉轉平臺均表示會嚴禁共享單車的二手車買賣,將屏蔽所有關於摩拜、ofo共享自行車的信息,一旦發現將鎖定發布者帳號並第一時間報警。
  • 「小遛」成出行新寵,在上虞超十萬人註冊 這款網紅共享電單車不簡單
    醒目的黃色外觀、新穎的造型設計,在上虞的大街小巷,時常可以看到市民騎著這款名叫「小遛」的共享電單車穿梭自如,儼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眾所周知,前幾年大火的共享單車如今不少已出現了頹勢,「小遛」卻能在激烈的共享出行領域市場中脫穎而出,成功圈粉10萬+上虞用戶,它究竟有何「獨門秘招」?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中國2016年共享出行市場規模達到700億元,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誰會最後勝出?如何理解「最後一公裡」儘管已有的實證分析顯示,共享單車企業具有規模經濟效應,但如果漫無目的地大量投放,不但會為企業帶來沉重的運營成本,還會為城市帶來新的交通擁堵、佔道、違規停放等問題。
  • 共享兩輪出行,分析增長手段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城市內計程車、網約車、順風車、公交地鐵、共享單車與共享電單車業務都存在競爭關係,但對比其它交通方式,共享電單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與計程車、網約車、順風車等出行方式相比:共享電單車更具有價格優勢、且不易堵車,出行效率更有保障;與公交地鐵相比:共享電單車出行有更好的靈活性,出發地、目的地距離公交地鐵站點較遠的情況優勢較為明顯;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在共享單車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三大巨頭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共享電單車」這塊蛋糕。而這場圍繞共享電單車的戰事,無論是對資本、玩家實力還是技術基礎的要求,都比幾年前的共享單車「彩虹之戰」高級了不少。
  • 城市共享單車監管的創新整合之道
    其中,政府對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監管,制定相應的規則;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對用戶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監督與防範;政府對共享單車用戶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管。此外,自行車行業制定相應規則,對共享單車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規範和監督,政府對自行車行業協會履行監管職能。當然,作為公共權力來源的數量最多的普通市民,應該是監管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就形成了整體性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