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30日訊(李欣)近日,北京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北京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業及其運營平臺,或將面臨行政罰款、扣留車輛、下架APP等多重處罰。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此次被約談的企業包括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考拉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小象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步科技」)為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蜂出行」)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93.34%。對此,就相關問題,中國科技新聞網致電蜜蜂出行,截止發稿,該公司未予回應。
頻涉違規事項
除了被約談之外,蜜蜂出行曾被工信部要求下架處理。
2020年10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131款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其中蜜蜂出行在列,其所屬公司為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問題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工信部要求,上述APP應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蜜蜂出行被工信部通報 來源:工信部官網
然而,蜜蜂出行因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完成整改,11月10日,工信部表示,依據《網絡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對蜜蜂出行APP進行下架。
此外,12月21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七批)》,發現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
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在此次整改名單中,蜜蜂出行小蜜版在列,其整改原因為在應用寶因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
蜜蜂出行小蜜版被工信部通報 來源:工信部官網
據企查查顯示,蜜蜂出行小蜜版的開發方寶駕(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蜜蜂出行的開發方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疑似實控人和最終受益人均為李如彬,二者屬於關聯公司。
另據央廣網報導,在華為應用市場搜索「蜜蜂出行小蜜版」,其APP評論中多個用戶還反映在使用過程中押金、退款、騎行範圍等方面亦存在問題。
模式倒退?
北京市交通委會對蜜蜂出行的所有問題定性中,包括蜜蜂出行違反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違規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且存在未按要求進行電動車登記、未能準確披露服務信息、未建立用戶押金預付金專用帳戶、未按有關主管部門要求提供信息等多項問題,涉嫌嚴重擾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秩序。
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從誕生至今,由於初代共享單車APP都需要用戶繳納押金,同時一系列的維權、爭議問題甚囂塵上,最為突出的例子為「ofo小黃車難退的押金」。共享單車企業共同經歷了從繳納押金,到免押金、信用抵押的成熟過程。但是蜜蜂出行還在採用共享單車初期的「押金」模式。這算不算行業的倒退?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錄蜜蜂出行APP,發現需要繳納199元的保證金。
圖片來源於:蜜蜂出行APP截圖
此外,中國科技新聞網從黑貓投訴了解到,關於蜜蜂出行的投訴有90多條,投訴多為關於蜜蜂出行亂收費、退費等相關方面投訴相關方面的信息。
蜜蜂出行被投訴 來源:黑貓投訴
監管趨嚴
蜜蜂出行屢次違規的背後,折射出共享電單車出行領域的一片紅海。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收入範圍將到達200億元。
共享電車在瘋狂發展的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已對共享電單車領域加強監管。
2020年3月,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因平臺運營商,缺少投放許可、違規運營租賃電單車,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做出首張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2018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也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北京已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
事實上,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內的多個一二線城市都已經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亦或是針對共享電單車出臺了不同的管控政策。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也明確表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之外,二三線城市也加大對共享電單車監管力度。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據相關報導報導,6月以來,長沙全市共查處包括共享電單車在內的電動車違法載人3847起。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