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長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聯合出臺《長沙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亂象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接下來,長沙將進一步夯實多部門聯動機制,壓實運營企業的主體責任,全力遏制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帶來的城市亂象。
近年來,長沙的私家車日益增多,導致城區部分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尤為擁堵,再加上城區停車位緊張,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經習慣了「公交+共享電單車」「地鐵+共享電單車」的出行方式。共享電單車因為使用方便,收費不貴,市民對它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不過,筆者在城區走訪時發現,共享電單車的亂象已經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電動車違規停放、違規載人、逆向行駛、人為地將共享單車丟棄在綠化帶內等。
(芙蓉區定王大廈門前的共享電單車。)
客觀來說,共享電單車為大部分市民帶來了出行的便利,也是對綠色出行理念的生動踐行,但是,共享電單車的亂象,卻在破壞著城市公共環境,影響著城市形象。
這次多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以鐵的決心和手段去治理共享單車亂象,正逢其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是新生事物,兼具商業宣傳和便民利民的屬性,作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運營企業,通過提供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服務,來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這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無可厚非。但是,企業應該更進一步地壓實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的機制,配備充足的人員,去管理好這些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
筆者在城區走訪,發現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在寫字樓、地鐵站、公交站和商業繁華地帶的問題較為嚴重,尤其是開福區馬廠地鐵站等區域,只要不下雨下雪,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就會大量停放在地鐵站門口,部分電動自行車佔據了私家車停車位,還將人行道堵得水洩不通。在馬廠地鐵站周邊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規定停放區暫時無法增加的現實情況下,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運營企業應該加強對該區域的車輛清運轉移。這理應成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基本的責任。
(共享電單車應該放置在黃線內的規範停車區域內。)
據統計,長沙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已超過50萬輛。每天,都有數十萬的市民通過使用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感受在城市穿梭的愜意和便捷。
雖然每一位市民使用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都要付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市民可以違規使用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
從掃碼獲得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使用權的那一刻開始,每一位市民就是公共場所流動的「廣告牌」,是長沙這個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因此要格外注意公共品德的展示。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的使用者,都能夠自覺將車輛停放在規定區域,但是當規範停車區域供大於求的時候,當局部地區的停車位無法滿足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使用者需求的時候,違停亂象就會出現。
筆者調查了解,一些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運營企業已經利用GPS定位技術,強制用戶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放置在規定區域,努力緩解違停亂象,但是,即便有這個科技手段的加持,還是能夠看到很多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用戶,順利地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停放在規定區域以外,佔據著主幹道、人行道,卻不用接受任何處罰。
超過50萬輛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正在長沙城區分布,這對於城市管理部門、交通部門來說,也是一個新增的複雜的管理內容,帶來了巨大的管理壓力。如果要城管、交警部門工作人員每天來規範擺放違停的共享單車,這勢必影響這些職能部門管理城市、疏導交通的其他核心工作內容,也於常理不符。
(經過城管、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運營企業的綜合整治,共享電單車擺放整齊,成為靚麗的城市風景。圖片均為黃超 攝)
因此,筆者認為,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的管理,絕不是一個兩個職能部門所能大包大攬的社會問題,職能部門、運營企業和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的使用者必須形成合力,每一個人都為消除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亂象多一份思考,多貢獻一份力量,才能真正讓承載50多萬輛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的城市,恢復有序、文明的美麗面貌。
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每一個享受科技發展紅利的人,也應該有一份基本的責任感和公德,只有這樣,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能真正成為文明城市的註腳和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