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
2013年年初,有許多強檔臺灣電影企圖搶攻春節檔票房大餅,強敵環伺下,有一部電影默默地以口碑效應吸引人氣,最終拿下3500萬(約500萬人民幣)票房佳績,成為當年度賀歲電影賣座第二名;好作品除了賣座更值得被肯定,女主角郭書瑤一舉拿下第50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以景美女中拔河隊為題材的勵志電影《志氣》。
《志氣》改編自景美女中拔河隊真人真事,內容講述拔河隊於2010年勇奪義大利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的背後動人故事。
來自鄉下的春英,獨自一人離鄉背井到臺北就學,如同大部分拔河隊同學,春英來自單親和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但這群孩子相當樂觀,面對課業及拔河訓練時,也比一般人更努力。隊上有嚴厲的郭教練和熱心溫柔的吳老師,拔河隊有如一個大家庭,春英除了體能上的挑戰,還要面對升學成績壓力,與如同家人的學姐及同學們,一同面對彼此的困境,克服重重困難及挑戰。
拔河,是臺灣孩子在學生時期都曾做過的運動,但不像籃球或躲避球等主流運動,拔河往往是運動會或節慶才會出現的「表演型運動」,讓人難以想像長期以拔河為訓練的生活是如何辛苦。景美女中拔河隊曾連續6年拿下臺灣錦標賽高中女子組冠軍,並於2010年及2012年拿下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成為新臺灣之光。
當臺灣媒體關注於拔河隊的榮耀與光芒時,導演張柏瑞卻注意到另一件事:為了這次比賽,這些高中小女生犧牲外表集體增重,平均每個人都增重了7.5公斤。她們的努力換來比賽資格,也憑著這股毅力一路過關斬將,拿下世界冠軍。張柏瑞認為這樣正向的力量應該被記錄下來,起心動念完成了《志氣》電影劇本。
為了真實呈現美女中拔河隊的生活及訓練情景,全劇都在景美女中實境拍攝,並找來真正的隊員入鏡。這些孩子們雖然不是專業演員,表演卻令人驚豔。
整部電影以春英加入拔河隊後,面臨的挫折與挑戰為主軸,而導演巧妙地呈現出隊員間的情感,讓電影不會流於個人主義。隊員之間各有感人的小故事,劇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橋段,是隊員們為了增重,在正餐之外,還相互餵食麵包、泡麵,甚至吃到吐,但仍要鼓勵彼此繼續吃下去,這也是將拔河隊的生活小細節原汁原味的呈現。導演張柏瑞曾說,劇中有80%的情節是真實的。
真實呈現的還有臺灣的升學主義。雖然「唯有讀書高」的民情不像過去那麼明顯,但仍是教育的主流政策,也因此當體育活動需要經費時,往往會以各種理由百般刁難。《志氣》透過少數校內師長對體育保送生的偏見,及校內對拔河隊經費及存廢問題的攻防戰,來突顯這個問題。
導演張柏瑞曾說:「《志氣》這部片,不是在強調她們多可憐,而是要講她們多努力。」這群女孩用她們的堅持與毅力與對手比賽拔河,也與自己的未來拔河,訓練的過程中有汗水和淚水,但人生又何償不是這樣;在人生的道路上,這群女孩成為彼此的支柱,她們一步一腳印,用力拉出屬於她們的一片天,向全世界證明她們的志氣!
※圖片來源:志氣FB
歡迎關注我們
掃描下方二維條形碼,即可訂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