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編了解,有關貝葉檔案的保護對策包括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搶救性保護和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預防性保護。
搶救性保護:
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搶救性保護的對象主要是已經存在嚴重損壞,具有一定的保護時效,急需搶救的傣族貝葉檔案,其主要分為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兩個方面。
搶救性保護的管理層面是指根據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具體情況,採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制訂個性化搶救方案,對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搶救進行總體設計和規劃建立瀕危傣族貝葉檔案搶救信息庫;利用現代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建立基礎資料資料庫、專家資料庫和搶救檔案信息資料庫;建立搶救檔案,明確搶救主要內容,制訂搶救方法與技術標準,將先進共用關鍵技術和普遍認可的保護方法轉化為技術標準。
搶救性保護的技術層面是指根據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狀況,實施針對性的個性化保護措施,其主要包括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治理、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修復和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數位化。
預防性保護:
瀕危傣族貝葉檔案的預防性保護是指通過環境控制,特殊管理的實施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使瀕危傣族貝葉檔案處於一個良性保存環境,避免原有損壞的惡化,降低繼續損壞的可能,進而延長其保存壽命。其主要分為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和社會層面三個方面。
預防性保護的技術層面是指控制庫房溫溼度、光照、空氣汙染物、有害生物等,改善其保護條件,進而將其保存在較為理想和穩定的狀態。
預防性保護的管理層面是指對傣族貝葉檔案採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進而減少傣族貝葉檔案損壞的機率,達到保護的目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建立法規體系,制定保護技術標準規範,建立特藏室,實行異質異地備份保管。
預防性保護的社會層面是指通過社會大環境改善傣族貝葉檔案的保護狀況,提高其抵抗老化和損壞的能力,進而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社會意識,保護傳承貝葉製作技藝,推進基礎保護研究,加強國際學術技術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