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在舉家團圓的同時,也不免比平時多吃幾口、多喝兩杯,這不是說「每逢佳節胖三斤」嘛!可是吃多了不消化,腹脹、腹痛、口臭、臭屁連連,甚至看到食物都倒胃口,該怎麼辦呢?別著急,這些中藥和成藥可以幫您!
一、中藥篇:
1.山楂:山楂可謂是老少鹹宜的水果,不僅美味,而且色澤靚麗,大家喜愛的冰糖葫蘆就是山楂做的,更重要的是還有不錯的食療價值。山楂長於健胃消食,還可以活血化瘀止痛,尤其擅長於消化肉食。春節期間吃肉較多,不妨嚼幾顆山楂或者用山楂幹泡點水喝,去膩開胃。不過平時胃酸過多,經常噯氣、反酸水的,建議少吃山楂。
2.麥芽:很多人以為麥芽是小麥苗,其實不然。麥芽是用發芽的大麥曬乾後做的,具有消積化食、疏肝解鬱的功效,尤其擅長消麵食。春節期間吃麵食或者芋頭、番薯、土豆之類較多,出現腹脹、噯氣、放屁多,不妨試一下麥芽,或者單用炒大麥泡茶亦可,不但消積化食,還具有濃鬱的焦香味,口感亦不錯。
3.雞內金:雞內金又稱為「雞屯皮」,具有消積化食、利膽排石的功效,尤其適合於小兒使用,將炒過的雞內金研成粉末做煎餅或者放在粥裡面送服。
4.陳皮:陳皮具有消積化食、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無論是麵食還是肉食都可以化,同時還可以行氣止痛,尤其適合於伴有口臭、腹脹的。同時陳皮是一種常用的調料,在粵菜中被稱為「粵菜皇后」,好的陳皮素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的說法。
5.白蘿蔔/蘿蔔子:白蘿蔔/蘿蔔子具有消積化食、行氣導滯、化痰、通便的功效。適合於飲 食過多出現臭屁連連、大便不暢的。同時還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適合節日期間菸酒不離口的人群使用。
以上藥物,除了陳皮、白蘿蔔之外,其它的在使用前建議均先放鍋裡炒焦或炒黃,中醫傳統上有「焦香健脾」的理論,炒焦再用健脾消積的效果更佳。
二、中成藥篇
1.健胃消食片:由陳皮、麥芽、山楂、山藥、太子參等藥物組成,前面三種藥物長於消化各種積食,後面兩種藥物長於健脾。整體藥物配伍比較平和,適合於食積輕症,也適合小兒使用。
2.保和丸:由神曲、山楂、陳皮、萊菔子(就是蘿蔔子)、連翹、茯苓、法半夏等組成,除了化痰之外,尚可以解表、清熱、通便,適合於食積化熱,出現口乾口苦、噯氣酸腐、小便黃、大便臭、便秘使用。此外尚可清熱解表,適合於食積感冒使用,尤其是小孩子的夾積外感。
3.枳實導滯丸:由大黃、 枳實、神曲、茯苓、黃芩、黃連、白朮、 澤瀉等藥物組成,清熱通便之力更強,適合於食積化熱嚴重,表現為發熱、口乾口苦、腹脹腹痛、噁心嘔吐、便秘、大便臭穢者服用。
4.四磨湯:由人參、烏藥、檳榔、沉香等藥物組成,除了消積健脾之外,尚可行氣止痛,適合於氣滯明顯,表現為腹脹、腹部竄痛、噯氣、打嗝頻繁者。
看完正哥的科普,您會辨證選用這些藥物了嗎?再次祝大家新年愉快!身體倍棒,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