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直面劫持者,致敬每一個勇敢善良的個體 | 新京報快評

2021-03-03 新京報評論

這個社會能夠運轉下去,除了公正的制度與良善的法律外,也必須依靠那些具備良好德性的個體。

▲昆明警方通報劫持人質案詳情:嫌疑人致傷7人後劫持人質 1人搶救無效死亡。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伍裡川

據新京報報導,1月22日17時許,一名男子在雲南省昆明市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門口持刀致傷7人後,劫持1名人質。犯罪嫌疑人被警方當場擊斃,事件致7人受傷,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事件的處置中,一名藍衣女記者的勇敢表現,獲得廣泛稱讚——在疑犯與警方對峙的過程中,該記者在距犯罪嫌疑人不足3米的地方與其交涉,安撫其情緒,為特警擊斃犯罪嫌疑人贏得了時間和機會。

 

不管現場具體的場景如何,這位記者當時的勇敢,無疑是值得稱讚的。一位剛剛拿到記者證的記者,在現場卻一度被一些人認為是談判專家,這或許是局外人對其能力的最好肯定。某種程度上,她的表現,和這個行業互致榮光。

 

▲藍衣女記者跪在臺階上面對劫持者。圖/新京報網。

當然,那一刻,她並非在從事傳統意義上的記者工作。其在現場進入了準談判專家的角色,還交出了一份堪稱成功的談判成果。這是機緣造就的一場角色演繹,而最核心的動力是一個人的勇氣與善良。

 

事實上,這位記者當時完全可以以「我是新人」為由放棄「出頭」,如果她保持沉默,相信沒有人會推她上前。畢竟在那種情況下,若冒然上前,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隨時都有可能會受到傷害。況且,「趨利避害」是人性本能,從這個意義上去說,任何人都沒有理由把一位「局外人」推到最前方。

 

但在此事中,該記者卻做出了相反的決定。這個決定現在看起來或許沒有想像得那麼艱難,但若將其放置於當時的場景中,無疑是極需要勇氣的。

 

學者羅翔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說,「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具體到此事中去看,這位記者的勇敢,無疑也顯得更加珍貴。

 

這場劫持事件中,發生死傷的慘劇令人悲戚,但該記者與那名主動要求替換被挾持受害者的警察,以及始終被犯罪嫌疑人刀抵脖子卻勇敢地對警察說「不要過來」的男孩,無疑令公眾動容。

 

要知道,這個社會能夠運轉下去,除了公正的制度與良善的法律外,也必須依靠那些具備良好德性的個體。對於每一個普通的個體而言,那些人類平日裡深藏於內心的美好德性,會在某一個關鍵時刻,發揮出巨大的能量。而這,也促使我們更加珍惜和厚待那些勇敢的人。

 

回到此事中去看,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據新京報報導,直到傳來槍響,該記者一直在前面和劫持者交涉。在那一刻,她就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所有的讚譽與致敬。

 

當然,面對擊斃嫌犯的血腥現場,該記者並未受過專業的訓練,或許難免會有不適之處。有關方面也需儘快對女記者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此外,對當事記者的真實身份,有關方面也要加強保護,不宜過度宣傳,注意保護當事人隱私,莫因過度宣傳而導致其隱私洩露,並因此給當事人帶來麻煩。這也是對待勇敢之人的最優解。

□伍裡川(媒體人)

編輯:陸玖  實習生:施可兒  校對:吳興發


推薦閱讀:

「要不要跟風吹捧老師」不該再成為一個問題 | 新京報快評

破解「西藏冒險王」死亡疑雲,靠縝密證據而非腦補猜測| 新京報快評

用「戀愛論」回應教師性侵案,學校更難遮羞| 新京報快評

尷尬!拜登就任首日,就被白宮發言人說成了「歐巴馬」 | 京釀館

志願者與物業「互懟」:及時溝通方能利於協力抗疫 | 新京報快評

相關焦點

  • 歹徒持刀劫持人質,這位女記者卻勇敢走上前!
    據媒體報導,雲南記協副秘書長葉茸介紹,劫持過程中,雲南廣電一名女記者為穩定嫌犯情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據介紹,該記者當日剛剛領到記者證,劫匪要求見記者,只給十分鐘時間,這名女記者便上前,一直與嫌犯交流,緩和其情緒,幫助特警創造了擊斃嫌犯的機會。
  • 文藝戰「疫」 | 京歌《勇敢的人 勇敢的心》致敬所有勇敢逆行的人們
    基於這一想法,張林枝創作了《勇敢的人 勇敢的心》這一作品:「疫情面前,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再度出山,就像一顆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時刻出現在公眾面前,這種國士的擔當讓人欽佩。沒有一顆為國家、為人民置生死於度外的勇者之心,是做不到這樣的。我就是想用這一作品致敬鍾南山院士,致敬所有疫情防控一線的勇士們。」創作完成後,張老師便把作品分享在朋友圈,得到眾多朋友點讚、轉發。
  • 【關注】知名女記者為愛遠嫁草原,卻遭受家暴凌虐,帶3個孩子逃離……
    馬金瑜,1978年出生在新疆,2000年進入媒體圈,曾在新京報,南方人物周刊,南方都市報等新聞媒體當了14年記者,獲過亞洲新聞獎等媒體大獎。  2010年,女記者馬金瑜在一次採訪中遇到了蜂農扎西,47天後,她嫁到了青海貴德縣。
  • 父子連續35年國慶同地合影,留存美好本身就挺美好 | 新京報快評
    而在此節點上拍出的人與物,也能反映其時的個體精氣神與社會風貌。拿這本父子相冊來說,照片內是一個家庭的美好存證,照片外則是一個國家巨變的局域映射。王氏父子身後的高樓平地起景象,還有後來出現的廣告牌,都是社會發展的掠影。到頭來,他們的這本有「歷史感」的相冊,勢必被公眾拿來跟宏大背景「打包」解讀。事實上,國家發展與「走心相冊」背後的家庭美滿圖景之間,的確也有著深層次的關聯。
  • 五一勞動節:致敬每一個生活努力的人!
    他們用雙肩扛起責任,用汗水致敬職責,用良心回饋社會,用努力裝點世界,……他們的名字各不相同,他們工作的崗位各有千秋。他們是教師,醫生,警察,環衛工人……他們兢兢業業、努力奉獻,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和肯定。
  • 女孩狂奔踩點上班:不必苛責,也無需鼓勵| 新京報快評
    □言立方(公務員)編輯:馬小龍  校對:李立軍推薦閱讀:又曝用腳洗菜,別讓食堂後廚成為「骯髒的角落」| 新京報快評高校與快遞起糾紛,別輕易扣「黑惡勢力」帽子裹挾輿論 | 新京報快評考第一後招聘被取消,「面試不規範」代價別讓考生承擔 | 新京報快評4歲女童被傷,獲了社會捐助就該失去醫療賠償
  • 新京報女記者發飆:去你媽的理想,姐要賺錢去了!
    大四時候,來到新京報,被人豔羨——那簡直是全北京最能實現自己新聞理想的地方,沒有歌功頌德,只負責報導真相。從業8年以來, 得到諸多認可,從未泯滅良知。可是,我選擇徹底離開。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我對記者所處的大環境,寒心至極,後會無期。我沒那麼堅強,不想當什麼英雄,只想 快樂地生活。說幾件對我觸動挺大的事兒。一個是2012年王俊峰報導的煙臺蘋果事件。
  • 明確時事新聞著作權,向「新聞搬運工」說不 | 新京報快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沈彬「時事新聞」的著作權得到明確了。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這部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時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訂。修改後,原法中「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改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
  • 站長「不考慮」自來水可燃原因,這樣的工作作風很「水」 | 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李萬友 據媒體報導,對於近日網絡上關注度較高的「遼寧盤錦一村民家中自來水可燃」事件,盤錦市大窪區已經組成追責問責工作組,下設兩個調查小組,對這一事件中存在的不履行職責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和責任追究,並制定追責問責工作方案。涉事自來水服務站站長鄭某超已被停職,接受組織審查。
  • 又曝用腳洗菜,別讓食堂後廚成為「骯髒的角落」| 新京報快評
    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文 | 馬滌明近日,一則「武漢東湖學院食堂員工用腳洗菜」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據新京報報導,湖北武漢東湖學院發布通報稱,已辭退用腳洗菜、撿地上香腸的食堂工作人員,約談了相關負責人,終止了食堂「品味軒」窗口的服務活動,對相關管理人員作出停職處理。
  • 男子32年後被改判無罪,精神賠償或可溯及過往 |新京報快評
    ▲2018年6月,耿萬喜向新京報記者展示申訴材料。圖/新京報網   文 | 吳元中據報導,因涉嫌詐騙罪,今年69歲的江蘇鹽城老人耿萬喜曾在1986年被法院判刑5年。 □吳元中(法律工作者)編輯:李冰冰  校對:張彥君推薦閱讀:「你很有女人味」,司法所長騷擾「緩刑犯」豈止「油膩」 |新京報快評女童打吊瓶參觀衡中:要求孩子「帶病努力」是種病|新京報快評中學通告現「低層次家庭」:「有教無類」了解一下?
  • 杭州女子離奇失蹤,網紅蜂擁直播沒有基本同理心|新京報快評
    □與歸(媒體人)編輯:胡博陽     校對:趙琳推薦閱讀:10年陽光帳本,推動國家良治善治|新京報社論德國拒絕「站隊」美國,體現一個歐洲大國的理性認知|新京報快評用過期麵包做漢堡,「加盟模式」不是漢堡王甩鍋理由|新京報快評社區書記在岸上「下水救人」?
  • 姦淫女童7次,「投案自首」站得住腳嗎 | 新京報快評
    「現實版樊勝美」父母、弟弟被人肉:網暴帶不來正義 | 新京報快評美股「逼空大戰」:「韭菜戰鐮刀」背後是美國金融秩序危機 | 新京報專欄「馬桶正對灶臺」:別讓農村「尬廁」傷了民心 | 新京報快評來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囤年貨啦!
  • | 新京報快評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
  • 「山寨明星」們,你們知道什麼叫商業欺詐嗎|新京報快評
    編輯: 與歸  實習生 魏顯勇 王琳  校對: 陸愛英推薦:兒童需要更高標準的醫療保障丨新京報社論將性侵定為猥褻?男童不該被法律「歧視」白雲都沒薅過的駱駝毛有人薅了讓電價下調來得更猛烈些吧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 這種辦事作風才是「謎」 | 新京報快評
    □馬滌明(職員)編輯:孟然   校對:李立軍推薦閱讀:中國GDP率先正增長,外媒的「表情」很複雜 | 京釀館「4S店先砸壞再維修」,監管不能「掉線」 | 新京報快評律師稱委託人罪無可恕,這是辯護還是「補刀」?
  • | 新京報快評
    □李萬友(公務員)編輯:馬小龍    校對:劉軍推薦閱讀:「假酒不一定質量不合格」:法律不能因「假貨不劣」而輕縱 | 新京報快評別讓異樣眼光衝淡了小學「月經提示牌」的暖色 | 新京報快評教練逼學生 「便池水洗臉」,別讓體育成體罰 | 新京報快評證人是司機但不會開車
  • 別拿計程車「四捨五入」不當亂收費 | 新京報快評
    □舒聖祥(媒體人)編輯:陳靜  校對:李立軍推薦閱讀:女員工在家辦公被勒頸致死,算工傷嗎| 新京報專欄開學了!願每一朵浪花都奔湧向前 | 新京報快評探索18年的行賄人黑名單制度,為何仍未「成年」|新京報快評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人才評價「唯學歷」痼疾當除 |新京報快評「讓美國保持偉大」,如今拜登用這個網站專門「黑」川普  |京釀館
  • 致敬釀酒人,致敬最美勞動者
    ····  這是酣客公社陪伴你的第1390篇文章  ····五一勞動節屬於每一個辛勤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