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能夠運轉下去,除了公正的制度與良善的法律外,也必須依靠那些具備良好德性的個體。
▲昆明警方通報劫持人質案詳情:嫌疑人致傷7人後劫持人質 1人搶救無效死亡。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伍裡川
據新京報報導,1月22日17時許,一名男子在雲南省昆明市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門口持刀致傷7人後,劫持1名人質。犯罪嫌疑人被警方當場擊斃,事件致7人受傷,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事件的處置中,一名藍衣女記者的勇敢表現,獲得廣泛稱讚——在疑犯與警方對峙的過程中,該記者在距犯罪嫌疑人不足3米的地方與其交涉,安撫其情緒,為特警擊斃犯罪嫌疑人贏得了時間和機會。
不管現場具體的場景如何,這位記者當時的勇敢,無疑是值得稱讚的。一位剛剛拿到記者證的記者,在現場卻一度被一些人認為是談判專家,這或許是局外人對其能力的最好肯定。某種程度上,她的表現,和這個行業互致榮光。
▲藍衣女記者跪在臺階上面對劫持者。圖/新京報網。
當然,那一刻,她並非在從事傳統意義上的記者工作。其在現場進入了準談判專家的角色,還交出了一份堪稱成功的談判成果。這是機緣造就的一場角色演繹,而最核心的動力是一個人的勇氣與善良。
事實上,這位記者當時完全可以以「我是新人」為由放棄「出頭」,如果她保持沉默,相信沒有人會推她上前。畢竟在那種情況下,若冒然上前,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隨時都有可能會受到傷害。況且,「趨利避害」是人性本能,從這個意義上去說,任何人都沒有理由把一位「局外人」推到最前方。
但在此事中,該記者卻做出了相反的決定。這個決定現在看起來或許沒有想像得那麼艱難,但若將其放置於當時的場景中,無疑是極需要勇氣的。
學者羅翔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說,「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具體到此事中去看,這位記者的勇敢,無疑也顯得更加珍貴。
這場劫持事件中,發生死傷的慘劇令人悲戚,但該記者與那名主動要求替換被挾持受害者的警察,以及始終被犯罪嫌疑人刀抵脖子卻勇敢地對警察說「不要過來」的男孩,無疑令公眾動容。
要知道,這個社會能夠運轉下去,除了公正的制度與良善的法律外,也必須依靠那些具備良好德性的個體。對於每一個普通的個體而言,那些人類平日裡深藏於內心的美好德性,會在某一個關鍵時刻,發揮出巨大的能量。而這,也促使我們更加珍惜和厚待那些勇敢的人。
回到此事中去看,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據新京報報導,直到傳來槍響,該記者一直在前面和劫持者交涉。在那一刻,她就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所有的讚譽與致敬。
當然,面對擊斃嫌犯的血腥現場,該記者並未受過專業的訓練,或許難免會有不適之處。有關方面也需儘快對女記者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此外,對當事記者的真實身份,有關方面也要加強保護,不宜過度宣傳,注意保護當事人隱私,莫因過度宣傳而導致其隱私洩露,並因此給當事人帶來麻煩。這也是對待勇敢之人的最優解。
□伍裡川(媒體人)
編輯:陸玖 實習生:施可兒 校對:吳興發
推薦閱讀:
「要不要跟風吹捧老師」不該再成為一個問題 | 新京報快評
破解「西藏冒險王」死亡疑雲,靠縝密證據而非腦補猜測| 新京報快評
用「戀愛論」回應教師性侵案,學校更難遮羞| 新京報快評
尷尬!拜登就任首日,就被白宮發言人說成了「歐巴馬」 | 京釀館
志願者與物業「互懟」:及時溝通方能利於協力抗疫 | 新京報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