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32年後被改判無罪,精神賠償或可溯及過往 |新京報快評

2021-02-11 新京報評論

不能因為侵害人身自由的行為不適用《國家賠償法》,就使得精神受侵害的行為也不適用。

▲2018年6月,耿萬喜向新京報記者展示申訴材料。圖/新京報網

   文 | 吳元中


據報導,因涉嫌詐騙罪,今年69歲的江蘇鹽城老人耿萬喜曾在1986年被法院判刑5年。經32年不懈申訴,2018年6月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最終撤銷原判,改判無罪。在其提起國家賠償後,江蘇鹽城中院於今年4月30日駁回了他的申請,理由是他的情形不適用《國家賠償法》。

耿萬喜1986年4月28日被逮捕羈押,1990年9月3日就被假釋、解除羈押,《國家賠償法》於1995年1月1日才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溯及力和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受案範圍問題的批覆》也規定,《國家賠償法》不溯及既往。也就是說,這類案件發生在1994年12月31日之前的,依照以前的有關規定處理,不適用《國家賠償法》。因此,法院駁回其賠償請求不無道理。

其律師認為,2018年6月最高法才改判耿萬喜無罪,侵權行為一直持續到改判之時。這是把侵權時長和錯誤糾正歷時混為一談。

正如實施毆打是指相應的侵權行為,而不是侵權人不予認錯或賠償就屬於持續毆打一樣,不能因為錯案一直沒有糾正,就認為坐牢等侵犯其人身自由權的狀態就一直在持續著。

「改判前侵權一直持續說」固然站不住腳,但身為錯案受害者的耿萬喜,就不該得到相關賠償?答案是「不然」。

雖然剝奪人身自由的狀態在《國家賠償法》實施前早已終結,但因錯案狀態一直持續,耿萬喜一直處於被冤枉狀態,這持續給他造成的精神傷害是毋庸置疑的。

也就是說,精神損害並不會隨著羈押狀態的解除而終止,而是會一直持續到令他釋然,即到2018年撤銷錯誤判決、宣布他無罪的時候。所以,在精神賠償方面,宜按照批覆規定或法律精神合理確定賠償金額,而不能因為侵害人身自由的行為不適用該法,使得精神受侵害的行為也不適用。

在該案中,因一個錯誤判決,耿萬喜不僅受到牢獄之災,還被單位除名,整個命運也被改變。鑑於此,該給予的合法賠償也不能不給,或少給。
 

□吳元中(法律工作者)

編輯:李冰冰  校對:張彥君

推薦閱讀:

「你很有女人味」,司法所長騷擾「緩刑犯」豈止「油膩」 |新京報快評

女童打吊瓶參觀衡中:要求孩子「帶病努力」是種病|新京報快評

中學通告現「低層次家庭」:「有教無類」了解一下?|新京報快評

1歐元1套房,義大利「教父」家鄉為經濟出招了 |京釀館

AI已控制猴腦,控制人腦首先得過倫理這關|新京報專欄


相關焦點

  • 改判了,無罪!但已過去26年!
    同年10月27日,時年26歲的張玉環被認定為涉案嫌疑人,被警方收容調查。4日16時許,江西高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殺童案,宣告張玉環無罪。1993年,江西張家村兩男童被殺案,後張玉環被認定為兇手判處死緩,2019年江西高院決定再審。截至目前,張玉環已被羈押9778天。
  • 《國家賠償法》典型案例:強姦致死案
    對於冤錯案件受害人而言,能夠及時充分獲得賠償尤為重要。張輝、張高平沒有從事違法或犯罪行為,無故被判有罪並被長期羈押,人民法院堅持有錯必糾再審改判無罪後,依法及時啟動國家賠償,讓人民群眾相信,正義不會缺席,也不會遲到。
  • 聶樹斌家屬索賠1200萬元精神賠償,在中國能判多少
    文/社論 12月2日,最高法院再審改判21年前被執行死刑的聶樹斌無罪。12月14日,聶樹斌家屬委託律師,向河北省高院提出總額為1391萬元的國家賠償申請。在7項賠償請求事項中,請求法院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200萬元最為引人注目。這項申請再次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對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我們有一個認識過程。
  • 宿松男子與姨妹發生關係並強迫口交 被咬生殖器後殺人
  • 被羈押15年後重獲自由,張志超將獲332萬國家賠償
    10月19日,記者從張志超案代理律師、北京市大禹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遜處獲悉,被羈押15年後重獲自由的張志超將於明天(10月20日)領取約332萬國家賠償。李遜介紹,張志超所獲得的約332萬國家賠償,包括張志超被羈押5449天的人身自由賠償金為188.9萬元和精神損害賠償141.6萬餘元。
  • 無罪!16年前投毒殺人案再審,當事人被當庭釋放
    吳春紅改判無罪。吳春紅的再審辯護人李長青律師告訴記者,吳春紅聽完判決後,泣不成聲。此外,吳春紅的兒子吳雲磊對記者表示,今日將接父親回家,後續將會申請國家賠償。▲河南16年前投毒殺人案再審宣判 吳春紅改判無罪當庭釋放。2004年11月15日,河南民權縣周崗村電工王戰勝的兩個兒子,先後中毒,3歲的小兒子王成(化名),搶救無效死亡。經鑑定,兩人均因「毒鼠強」中毒。
  • 【甘肅】慶陽:涉命案被錯誤羈押379天 男子20年後獲國家賠償8萬餘元
    聯繫微信:zhw1170076490    男子王某某曾經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收審1年多,被無罪釋放後請求刑事賠償,審理案件的慶陽地區中級法院做出不予賠償的決定書。2014年12月23日,省高院指令慶陽中院重審該案。2015年7月16日,案件在慶陽中院進行了公開質證。
  • 張玉環案27年後改判無罪 家庭聚餐背景圖是一張十字架「愛」
    文 | 沈一被羈押26年9個月後,江西張玉環殺害2名幼童案終於落下帷幕。
  • 臺灣男子弒母狂砍37刀,一審無期二審無罪,當庭放了!
    臺灣桃園市34歲的男子梁崇銘拿菜刀37刀砍死母親,手段兇殘、震驚社會,一審桃園地方法院依殺害直系親屬罪判無期徒刑,今天(20日)二審改判無罪,當庭釋放。左鄰右舍憂心:害怕。梁崇銘。圖源:香港「聯合新聞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梁崇銘和其母親同住在中壢區某社區,2018年10月17日晚上6點多,因故和母親發生衝突,他竟衝進廚房拿菜刀猛砍其母頭部、雙臂及身體多處,共狂砍37刀,梁母倒地死亡,梁又用刀斬首母親、砍下左腕,最後將頭顱從陽臺外拋至所住小區的中庭。
  • 張志超獲332萬元國家賠償,同案者稱其現在南方打工
    張志超2020年1月1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志超強姦再審一案公開宣判,宣告張志超無罪。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臨沂中院充分聽取了張超及其委託代理律師的意見,雙方進行多次協商,就賠償相關事項達成一致,臨沂中院依法作出賠償決定。賠償金綜合考慮了張超被限制人身自由及精神損害的具體情況、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 評論 英國《獨立報》:念斌改判無罪引發司法改革希望
    福建念斌投毒案宣判念斌無罪。參考消息網8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在一起令一些法律評論員希望推動中國改革其司法制度的案件中,一名被判殺害兩名兒童的男子花了8年時間,推翻了對他的死刑判決。據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24日報導,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推翻了2006年平潭縣謀殺案中對念斌的死刑宣判,38歲的念斌被無罪釋放。法院認為此案證據不足,但並未處理他關於警方嚴刑逼供後他承認投毒導致判刑的說法。8月23日,中國社交媒體廣泛刊登了念斌獲釋後高興的照片。但由於被害人家屬對此判決感到憤怒,他不得不躲藏起來。
  • 37刀砍死母親,這個逆子被判無罪當庭釋放…鄰居喊害怕!
    ,20日二審改判無罪,當庭釋放。,但梁的姐姐作證稱弟弟並無精神疾病,羈押探視時弟弟也坦言當天沒有喝酒。一審認為,梁不知對母親感恩,還用極兇殘的方式砍殺生母,惡性重大,他初中時就經常逃學打架,成年後還因詐欺、恐嚇入獄,品行欠佳。但梁的兩個姐姐都表示「希望不要判死刑」。桃園地方法院適用相關法律中「精神障礙」條款減刑,判處梁無期徒刑。
  • 姦淫女童7次,「投案自首」站得住腳嗎 | 新京報快評
    本案被告人利用教養關係,對不滿十二歲女童多次實施姦淫,情節惡劣,是否因為有了自首情節就可從輕處罰,值得討論。▲各國如何懲治「性侵未成年」?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文|金澤剛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起強姦案的審判結果。2020年8月至10月期間,成都1名六旬男子利用教養關係,對不滿十二歲女童姦淫7次。
  • 福建14年前殺人分屍案改判無罪 他如今妻離子散
    經過十多年申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7年7月28日啟動再審。經過一天的庭審,10名辯護人均做無罪辯護,出庭檢察員也認為本案證據存在問題。不足以認定。法庭宣布擇期宣判。9月12日上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宣判,再審改判繆新華等五人無罪。身陷囹圄14年,他終於重獲自由。
  • 明確時事新聞著作權,向「新聞搬運工」說不 | 新京報快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沈彬「時事新聞」的著作權得到明確了。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這部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時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訂。修改後,原法中「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改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
  • 我國某地警察抗議槍殺警察嫌犯被改判無罪
    話說2002年1月5日,臺灣省臺中警察蘇憲丕等人接到了報案,前往豐原「十三姨卡拉OK」處理酒客槍擊包廂毀損案。蘇憲丕等警員進入包廂的時候,沒料到喝酒的人中有叫羅武雄、鄭性澤的根本就不服從警察管理,居然還掏出了槍同警察開展了槍戰!那個酒客羅武雄中二槍,一命嗚呼!而警察蘇憲丕中三槍,也不幸身亡。
  • 臺灣男子凌晨弒母,8種「兇器」曝光......
    一名52歲的母親被患有思覺失調症(早期不正常精神狀態)的兒子李某毆打致死,警方在現場找到水果刀、剪刀、鐵錘、菜刀(檳榔刀)等8種兇器,嫌犯案後立即被捕。圖源:中時新聞網 報導稱,李某無業,其父為臺電服務,平日生活全靠母親打理,父母對他相當寵愛,兒子想吃什麼,就算遠在臺南市區,也會買給他吃,不料因為兒子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含辛茹苦30年一夕間化雲煙,自己也枉死在兒子之手,不禁讓人唏噓。 島內此前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弒母慘劇。
  • 女孩狂奔踩點上班:不必苛責,也無需鼓勵| 新京報快評
    □言立方(公務員)編輯:馬小龍  校對:李立軍推薦閱讀:又曝用腳洗菜,別讓食堂後廚成為「骯髒的角落」| 新京報快評高校與快遞起糾紛,別輕易扣「黑惡勢力」帽子裹挾輿論 | 新京報快評考第一後招聘被取消,「面試不規範」代價別讓考生承擔 | 新京報快評4歲女童被傷,獲了社會捐助就該失去醫療賠償
  • 父子連續35年國慶同地合影,留存美好本身就挺美好 | 新京報快評
    瀋陽一對父子就挺有心:從1985年開始,每年國慶節期間,他們都會在瀋陽中山廣場拍一張照片作為留念,至今已堅持了35年,年已64歲的父親王彥說會「拍100年」。那些頗具時間跨度的合影照片傳上網後,他們瞬間火了。美好的事物,總能撥動人們的心弦。
  • 刺死臺灣鐵路警察李承翰兇嫌因「精神疾病」被判無罪,李父怒斥「太離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媒4月30日報導,臺灣鐵路警察李承翰去年在執勤時被鄭姓男子持刀刺死,嘉義地方法院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