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擺拍納粹敬禮被捕,德國小題大做了嗎?| 新京報快評

2021-03-05 新京報評論

根據1994年5月德國通過並生效的《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使用納粹敬禮姿勢屬於違法行為。在德國社會,「去納粹化」是非常普遍且十分較真的,展示納粹元素則是為社會道德、公義所不容的。

▲德國國會大廈

文/陶短房

據報導,日前兩名中國中年遊客在德國國會大廈前,因擺拍納粹敬禮被警方逮捕,被責令繳納500歐元保釋金後才暫被釋放。

對此有些國人頗不理解:何以擺個姿勢、拍個照,就如此不寬容?

其實,在任何國家,言行都是有限度的,最大的限度就是不違法、不反人類。

納粹把德國和許多國家拖入二戰深淵,給德國和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戰後德國政府、人民認真反思了戰爭責任,深刻檢討和努力肅清納粹流毒,並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諒解。可以說,在德國社會,「去納粹化」是非常普遍且十分較真的,展示納粹元素則是為社會道德、公義所不容的。

而且,痛定思痛,戰後德國朝野對納粹元素採取了「矯枉過正」的不寬容態度,即便「疑似」也不輕易寬容。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此前,就曾有當地洗衣粉廠商使用「88」品牌,因被認為與納粹「希特勒萬歲」簡稱重合而被責令更換品牌。這次,兩位遊客即便自稱「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客觀上的確模仿了納粹禮,「擺拍地」更是具有二戰「地標」意義的德國國會大廈,就很難說人家神經過敏。

在德國,模仿納粹敬禮本就是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

根據1994年5月德國通過並生效的《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使用納粹標誌、口號和敬禮姿勢,使用具有納粹象徵意義的標記符號、標語和徽章,宣傳納粹思想、美化納粹戰犯、懸掛納粹旗幟、呼喚納粹口號等都屬於違法行為。而公開場合宣傳、不承認或淡化納粹屠殺猶太人者則可能被以「煽動罪」起訴,最高可判刑5年。

當年,英國「人氣明星」哈裡王子曾在化裝派對上穿納粹軍服,還對他人稱納粹軍服「設計得很有特點」,儘管言行發生在德國之外,仍受到德國朝野憤怒聲討。與《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兩相對照,那兩位在德國國會大廈門前擺拍納粹敬禮的中國遊客,顯然已觸犯了德國的法律。

還應認識到,德國人的較真,並非僅僅是外人強加的一種義務,更應是曾飽受外敵侵略和種族歧視之苦的中國,其每個成員心中時時高懸的一盞警燈。

二戰中納粹主導的軸心國為中國帶來戰亂、殺戮和屈辱,納粹所提倡的「優等民族論」更將中國打入另冊。若非反法西斯陣線各國浴血奮戰,打敗納粹,包括兩位遊客的先輩在內的中國人,很可能步那些飽受納粹戰爭毀滅性打擊民族的後塵。

因此,對納粹及其魅影敬而遠之,是每一個人必須堅守的。

編輯:與歸   實習生:純潔 吳敏   校對:郭利琴

推薦閱讀:

「吃飯憑罩杯打折」,知不知道「Low」字咋拼

能強制執行就別再調解!對老賴這麼溫柔幹嘛

名人不滿手稿被人拍賣,這鍋拍賣網站該背不

解鎖「北漂」購房難題,就看共有產權房了?

中國父母捨得投資教育,是因為他們從來都相信「教育改變命運」

「第一案」落錘:反壟斷無禁區,電價也不例外 | 社論

男童「尿停」電梯後墜傷,他是「熊孩子」嗎? | 新京報快評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行納粹禮被捕 是德國小題大做了嗎?
    (圖片來自:Reuters)據柏林警察稱,兩名中國遊客皆為男性,年齡分別為36歲以及49歲。首先注意到這兩位中國遊客的是兩名保安人員,隨後這兩位保安人員通知了警方。巡警到達後發現,兩名遊客正在以德國國會大廈為背景,互相拍攝行納粹禮的照片。隨後,巡警以「使用違憲組織標誌罪」拘捕了這兩名遊客。根據法官命令,中國遊客在繳納了500歐元後獲得了保釋。目前,兩人已經被暫時釋放。此新聞一出,立刻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眾多網友驚呼:為何在德國擺個Pose,拍個照片,就能引來警察,還被拘捕,德國是不是有點太小題大做了?其實不然。
  • 關注 | 中國兩遊客在德國被捕 只因為擺了這樣的pose拍照……
    ▌本文來源:環球網、央視新聞綜合當地時間8月5日上午,兩名中國遊客因為在德國國會大廈前行納粹禮而遭到德國警方逮捕
  • 【提醒】中國遊客在德擺納粹手勢被罰 使館提醒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針對日前兩名中國遊客因涉嫌在德國柏林國會大廈前「擺拍」納粹手勢被處罰金並面臨刑事指控一事,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領事部主任周安平參贊7日提醒,
  • 兩中國人在柏林擺拍納粹手勢被捕 原因何在?
    據德國柏林警察局網站通報,當地時間8月5日上午,有兩名來自中國,分別為36歲和49歲的男性遊客,因在德國議會大廈前拍照時,擺出了納粹手勢而被逮捕。這兩名中國遊客在各自向警方繳納500歐元後獲得保釋,暫時獲準離開警局,但仍將面臨針對他們的刑事指控。德國議會大廈。
  • 中國遊客在德國行納粹禮,闖下大禍難脫身!
    8月5日上午,柏林市中心的國會大廈前,兩名中國遊客被警方拘捕。
  • 這居然不是擺拍
    10月1日,有網友表示,在重慶萬盛奧陶紀主題樂園內,遊客體驗高空網紅遊樂項目——極限飛躍時,安全繩索疑似突然脫落。該園區宣傳部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視頻中的情況不是真實發生的,而是景區的營銷手段,實為博取眼球而進行的擺拍。
  • 兩中國人在德被捕 只因擺了這樣的pose拍照......
    據英國《衛報》8月6日報導,兩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民議會大廈門口行納粹禮並用智慧型手機為彼此拍照,而遭德國警方逮捕。
  • 正開視頻會,美國教授比了個納粹手勢!
    據《紐約郵報》、《賓夕法尼亞日報》報導,在6日的一次美國全國考古線上會議上,在與一名發言者發生短暫爭執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名教授使用了納粹短語和敬禮的手勢,該行為引起眾怒。報導還提到,該教授隨後稱後悔自己的言論,且不支持納粹主義。《紐約郵報》報導截圖該事件的當事人是教授人類學的羅伯特·舒勒。報導稱,舒勒還是賓夕法尼亞博物館歷史考古部門的副館長。
  • 德國清算納粹「死亡機器」:「螺絲釘」也要被追責
    這位現年87歲的匈牙利老太太很小就開始學習德語,對她來說,德語是作曲家的語言,德國人卻在二戰中奪去她親人的生命。她是個猶太人。1944年4月29日,18歲的愛娃和父母、妹妹一起,被人從匈牙利家中拖出來,送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只有她活了下來。2013年9月的一天,一名德國律師坐在她身邊的沙發上,聽她講述幾十年前在奧斯維辛的那段往事。
  • 杭州女子離奇失蹤,網紅蜂擁直播沒有基本同理心|新京報快評
    然而,卻不想引來了不少自媒體主播,事發小區的保安直呼,「他們硬是要拍,攔都攔不住。」事發小區的居民也反映,確實有不少人來小區裡拍短視頻:「很多人來的,對著事發樓幢一陣猛拍,也搞不懂這有什麼好拍的。人家家裡出了事,他們一點也不懂尊重。」這位居民說得好,發生了這樣的事,首先就要落在「尊重」上。
  • 新納粹崛起!德國右翼軍人慾殺左翼政客 默克爾難民政策背鍋?
    德國目前對新納粹到底怎麼看?會不會有新希特勒產生的土壤?這件事真是細思極恐!
  • 你知道原因嗎?
    XX       兩名中國遊客近日在德國行納粹禮被捕。按照德國法律,行納粹禮是觸犯刑法的行為,而且這種法規不僅限於德國。1998年修訂的《德國刑法典》第86條第一款規定,傳播或為用於傳播而製作、儲存、進出口以及公開或在集會中使用德國憲法法院認定的違憲政黨或組織標誌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款。這些宣傳品包括旗幟、徽章、制服、標語口號、問候禮等等。
  • 女孩狂奔踩點上班:不必苛責,也無需鼓勵| 新京報快評
    為此,同事特意提前到公司,將其跑步上班的畫面拍了下來。 員工一路狂奔踩點上班,同事專門提前上班,在窗臺上拍視頻。這樣溫馨和諧的職場畫風,無疑令某些疲於應對宮心計的「職場人」既羨慕又嫉妒。 誠如一些網友所說:「生活不就應該是這樣嘛,可愛的員工,好玩的老闆,還有調皮的同事們。」
  • 德國新天鵝堡:中國遊客人數世界第一
    :11月22號的德國《星期天報》用了整整一版來報導這一重要消息:新天鵝堡的中國遊客數超過了日本遊客,成為世界第一。如今,新天鵝堡旁邊的小村莊已經變成了招待遊客們的旅遊度假村。據報導,2010年時這裡的中國遊客還只有不到一萬四千人,而2014年,這一數字則已經四萬五千人,四年時間翻了三倍。這速度,真是叫德國旅遊業驚呆了!
  • 「山寨明星」們,你們知道什麼叫商業欺詐嗎|新京報快評
    小城市泛濫的山寨明星,本身就是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一塊嚴重短板。真要讓明星本尊一個一個去起訴,可能還面臨訴訟成本大、時間久、賠償額不高的問題,而且能否勝訴也難說。一些智慧財產權的執法部門執法,往往只針對侵犯商標權、盜版、盜印等傳統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民事維權,力不從心;行政執法,鞭長莫及,這就形成了「破窗效應」,讓山寨明星以及無良商家有恃無恐。
  • 姦淫女童7次,「投案自首」站得住腳嗎 | 新京報快評
    文|金澤剛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起強姦案的審判結果。2020年8月至10月期間,成都1名六旬男子利用教養關係,對不滿十二歲女童姦淫7次。女童父母帶其去醫院檢查後,主治醫生向公安報案。當日該男子投案,法院認定其有自首行為,故酌情從輕處罰,被判七年十個月。 從強姦案件的具體實踐情況來看,七年十個月的有期徒刑並不輕。
  • 德國這雙標玩的可真6
    言論自由?德國足協副主席這番話著實是好笑,難道他忘了前段時間兩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民議會大廈門口行納粹禮而遭德國警方逮捕的事情了嗎?德國國民議會大廈據筆者了解,德國「對仇恨言論及與希特勒和納粹相關的標誌符號有著嚴格的法律約束「。德國刑法典86條第1款第4項規定,用於「復闢納粹組織」的宣傳品,也被禁止持有與傳播。
  • 納粹標識和希特勒人偶公開擺放
    遵紀守法的小編今天(12月29日)下午,有市民向我們反映:在徐匯區飛洲國際廣場內的一家玩偶店的櫥窗裡,擺放著一組希特勒等德國納粹軍人的玩偶據商鋪老闆陸先生介紹:他們會挑選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做成人偶並搭配文字。
  • 明確時事新聞著作權,向「新聞搬運工」說不 | 新京報快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沈彬「時事新聞」的著作權得到明確了。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這部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時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訂。修改後,原法中「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改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
  • 禁片:納粹電影的隱秘遺存
    穆勒生於德國戰敗20年後,令他擔憂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對納粹歷史漠不關心,同時右翼民族主義在歐洲崛起。他在柏林接受電話採訪說,籌備《禁片》前,他製作了紀錄片《哈蘭:在<猶太人蘇斯>的陰影裡》(Harlan: In the Shadow of Jew Süss),這是一部圍繞納粹德國知名導演威特·哈蘭(Veit Harlan)的紀錄片,講述了哈蘭的家族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