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臺對杭州普遍存在的壽司料理店違法出售生食海產品現象進行了曝光。記者調查發現,杭州大部分的壽司店並不具備經營生食海產品的條件,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它們罔顧國家法律規定,置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於不顧,而我們的市場監管部門監管缺位,給無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
國家對三文魚、刺參等生食海產品的加工,有非常嚴格的硬體要求。如必須設置單獨的刺身操作間,要有專人操作、室溫在25攝氏度以下、要有消毒紫外燈、用經過專門濾芯過濾的水來衝洗、加工後至食用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等等。而這些條件,一般的外帶壽司店根本就不可能具備。業內人士告訴我們,外帶壽司店一般投資額只有十幾萬元,營業面積在10到30平米,設備簡陋,最多配備三名工作人員作為收銀、廚師和外賣送貨員,遠遠無法達到生食海產品經營的單間操作、專人操作的要求。
杭州濱俯外帶壽司店經理李鑌說:「杭州可能除了大的料理店,其它所有的店都存在這個問題,不發這個證。小的街面的店,我不敢說百分之一百麼,百分之九十九,因為我都去了解過的。說實在杭州的所有的壽司店都在打這個擦邊球,比如說批一個飲品店啊或者批一個其它的證件。」
不符合基本的硬體條件自然就辦不出合法的經營手續,但在利益的誘惑下,這些壽司料理店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杭州街頭,並開始從事生食海產品的製售。採訪中的三郎壽司杭州中山北路店雖然有較大的營業面積,但也僅有一間廚房,刺參、壽司和其它食物都由兩名廚師在這裡完成。
「那為什麼批不出來您還在做呢?」面對記者的提問,經理蘇肖濤表示,這就是個非常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店裡需要生存下去,這種經營成本會讓我們非常非常侷促。日本料理店是有這種資質的,但是我們是沒法從事餐飲這一塊的,我們只能從事小吃這一塊,因為是個路邊店。除非你讓我進入商場,但是進入商場這個費用我自己承擔不起來的。
調查發現,杭州大量的壽司料理店要麼在無證經營,要麼在超範圍經營。監管部門難道對此不知情嗎?三郎壽司杭州中山北路店經理蘇肖濤一語道破玄機:(他們是會來看的,也看到你們在做生鮮?)他們不會在用餐時間過來的,平時來檢查衛生。(就是你們具體在經營什麼他們不會來查?)不是不會來查,他們沒有來看這個東西。
杭州下城區朝暉市場監管所副所長梁京接受採訪時給出解釋:「我們日常的工作也就是以抽查式的檢查為主的。我們也從來沒接到過相關的舉報啊投訴啊,沒人舉報麼我們就沒有一家一家去巡查,不是百分之一百普查,我們的檢查是一直抽查式的。(那這一家就是沒抽查到?)哎那只能這麼理解,沒抽查到。」
市場監管部門給出的另一種解釋是,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工商部門剛剛和食藥監、質監進行了合併,在餐飲方面專業人員配備不足,導致在檢查中發現不了問題。杭州市拱墅區米市巷大關市場監管所副所長高雙清說:「力量不夠呢是個普遍現象,不是哪個所的問題。以前我們是工商、食藥、質檢都分開的,那食藥麼人更少。拱墅區麼全區只有三十多個人。現在合併以後,我們工商、食藥加起來也就十來個,到每一個街道也就三個人。所以工作量是很大,特別是食品藥品這一塊。」
對此,熱心市民老王認為:他們這個話是不對的,工商他是市場的主管單位,他有權有義務對這些損害老百姓身體健康的飲食店進行嚴格的查處。如果是他們現在這套流程,群眾有舉報你去查,群眾沒舉報你就不查了?現在我們可不可以自己主動出擊,工作如果把被動變為主動,或者把主動能動性調出來,那麼我想老百姓是會拍手稱快的。
據了解,就反映出的問題,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已緊急下發文件,要求各區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壽司料理店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督察處處長蔣榮祥表示,對反應的這些情況,就是壽司和料理店啦,開展專項整治。有沒有執照,有沒有超範圍經營,還有一個食材來源是不是明啦,還有個就是有沒有非法添加。包括全杭州嘛,各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