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90歲華人前輩出版英文自傳,斷言川普不會有好下場!

2021-02-15 魁北客傳媒

這位前輩名叫姜宏民,居住在愛德華王子島,53年前,他和加拿大結緣。

那是1967年,正在美國寫博士論文的臺灣留學生薑宏民收到了愛德華王子島威爾斯王子學院心理學系的聘書。那時的愛島和今天大不一樣,與大陸相連的大橋還不存在,島上也沒有幾戶華人。姜先生起初仍有返回美國的打算。但是種種因緣之下,他們在小島上定居下來。半個多世紀過去,姜家也從一對年輕夫婦的小巢變成一個有三個女兒、數個孫輩和重孫輩的大家庭。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姜先生的外孫為一份作業問起曾外祖父母的名字。他因此打算花上一個周末給孩子們寫一個簡單的家譜。但是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他被自己的家族史深深吸引:客家人的長途遷徙,臺灣北埔客家聚落的變遷,祖父母輩的傳奇故事……於是一個周末變成了無數個周末,一棵簡筆家族樹朝著一本家族史的方向發展。但是這本家族史因姜先生撰寫《愛島華人史》被長時間擱置,再撿起來已是十年後。此時他的注意力已從家族史轉向自身:「我是誰?一個臺灣孩子是如何在愛島紮根的?是什麼讓我成為今天的樣子?」他的專業本是心理學研究,這一次,他把自己當成了研究對象。姜先生並不急於完成自傳。他本來做事就有些完美主義,又深受道家」無為而治「的影響。這本書寫寫停停,無數次修改,寫到17萬字又刪掉一半。一轉眼又過去了十幾年。最終是他這兩年的心臟問題讓他意識到時間開始緊迫起來,不能再拖。今年4月份,自傳《Home Is Where the Water Is / 依水之戀》終於出版。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總有幾個關鍵時刻,在這種時刻作出的選擇對後來的生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姜先生說,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關鍵時刻是離家去美國讀書。當時臺灣尚未開放,出國留學所費周折和大陸七、八十年代類似。姜家是北埔大族,他大學畢業後本可以在臺北過舒適的日子,父母也反對他離開臺灣。但是他不喜歡臺灣當時壓抑的社會環境,下決心要去國外開始新生活。姜先生的第二個人生十字路口是在迷茫時遇到了後來的恩師、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人馬斯洛(Abraham Maslow)。那時他已經選定心理學作為自己的專業,但是並不喜歡整日在動物身上做實驗。一次偶然讀到馬斯洛的著作,他立刻知道自己找到了導師和未來的研究方向。編者註:馬斯洛是美國心理學家,以需求層次理論著名。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這一理論,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其不僅是動機理論,同時也是一種人性論和價值論。
如果馬斯洛沒有在1970年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姜先生也許不會在愛島留下來。他當時已經答應導師返回美國參與一個研究項目。與馬斯洛的交往在《依水之戀》中佔據大量篇幅。姜先生認為,遇到這位恩師是他一生的幸運。過去十年來,愛島的華人移民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姜先生所在的省會夏洛特敦市。他鼓勵年輕一代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即使失敗了也比沒有嘗試過要好。」 而且,他深信付出努力總會得到回報。這句話看似雞湯,但從一個90歲的老人口中說出來,小編覺得那是到了「看山還是山」的境界了。他認為自己無疑是幸運的。但是,只有自己準備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在幸運女神經過時你才能認出她來。姜先生出生於1931年,在青少年時代經歷過地震,戰亂,日據時期,疾病和獨裁統治。他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將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奉為做人做事的準則。在接受加廣採訪時,姜先生發表了一點沒有寫進書裡的時政感想。他認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正是老子告誡我們要警惕的那一類人。「川普傲慢、自私,厭惡女性。他拒絕相信自己會犯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肯道歉。在強人的外表下,他是個沒有安全感、而且不快樂的人。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會有好結局。」

相關焦點

  • 圖:在日華人企業家出版日文自傳 反映中國百年歷史
    圖:在日華人企業家出版日文自傳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成龍自傳出英文版 公開年輕時嫖賭荒唐舊事
    --著名影星成龍曾在3年前出版中文自傳英國《每日郵報》11月29日報導稱,他在這次出版的自傳中公開了這麼多年來的人生歷程,有光榮史也有荒唐的年輕時期。《還沒長大就老了》的英文翻譯版本,而中文版已經在2015年4月出版。
  • 日本演員矢野浩二出版中文自傳講述中國"逐夢"經歷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強力靜 白旭)從初闖中國時一句中文都不會的「北漂」,到用帶著日本口音的普通話主持脫口秀節目,再到近日出版中文自傳,日本演員矢野浩二用自己的努力見證著他來到中國追逐夢想的歷程。  矢野浩二是在中國發展的日本男藝人,也是中國觀眾較為熟悉的日本藝人之一。
  • 加拿大華人店員不會英語,白人女顧客竟罵:滾回中國!
    加拿大多倫多豐泰超市,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白人女子不斷對店員叫囂:「不說英文,就滾回中國!這裡是加拿大,法律規定你們必須會說英文!」
  • 成龍出英文版自傳,承認對待女人和小孩完全是混蛋
    享譽世界的功夫巨星成龍大哥在三年前(2015年)出版了自己的中文版自傳《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
  • 加拿大政黨領袖暗指「華人不學英語搞分裂」!網友奮力回懟!
    有多少人覺得就算不學英語,也可以生活在加拿大?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所在的加拿大城市,華人群體龐大麼?你知道北美最大的華人社區,是哪幾個嗎?「列治文市議會曾鼓勵商業標識上要有至少50%的英文。」「列治文市在加拿大,不是在中國。大家為什麼不站出來為白人『少數群體』爭取權利呢?」「他們不會融合在一起的。多元文化主義的弊端就是,會讓那些不是特別渴望融入新文化的人,有了不這麼做的藉口。」「他們應該要學會去說英語,不應該令當地人感到沮喪。」
  • 許地山之女出版自傳《我是落花生的女兒》
    [導讀]許燕吉是民國著名學者、作家許地山的女兒,五年級上冊課文《落花生》即是許地山所作,「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吧。』……」《我是落花生的女兒》是許燕吉的自傳,講述自己80年曲折人生,反映了中國近代一批知識分子顛沛流離的命運軌跡,為讀者了解20世紀中國史提供了一個獨特而清晰的截面。許燕吉自傳:講述80年曲折人生許燕吉是民國著名學者、作家許地山的女兒,生於1933年1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課文《落花生》即是許地山所作,「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
  • 英文媒體看不下去了!發起請願:把華人當二等公民 杜魯多必須道歉!
    點擊文章上方「溫哥華中文網」藍色字體後關注訂閱,即可收到相關最新資訊【環球中文網 cbeiji.com訊 本網綜述】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本周接受著名雜誌《麥克琳》(Maclean's Magazine)專訪時關於對華裔女孩申小雨被害一案首次作出回應事件繼續發酵,英文媒體 The
  • 社會|十年籤證方便「假觀光真賣淫」 華人女性暴增!不會英文僱接線生,計件工資...
    一般"假觀光,真賣淫"的華人女子都在craiglist 或backpack網站上,自行刊登廣告招攬客人,不通英語的她們往往以按件計酬方式,委託「"專業接線生"接電話安排生意。。。然而部分持觀光籤證到美國和加拿大的華人女性,成為遊走各城市"流鶯個體戶"的數量也悄悄迅速成長。專業律師提醒,持觀光籤證打工,不僅違反籤證發放原意,一旦賣淫被捕,恐將導致終身無法入境美國和加拿大,甚至被遣送出境。律師 Kevin P.
  • 人間真情:一個不說英文的華人老太 與一群白人青年的忘年之交
    溫哥華紀錄片導演扎普拉克(Martyna Czaplak),最近正在拍攝一部名叫《A-yi》的影片,講述一個頭髮灰白、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華人老太,與一群年輕的白人搖滾樂手打成一片的真實故事。由於她不會說英文,這幫年輕人一直無法與她交流,多年來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她從何而來。直到幾年後,才知道她叫李銀順(Li Yinshun),移民自中國廣東,只會說粵語和臺山話,她和家人就住在附近的政府出租公寓內。他們之間的互動始於2015年春天,當塔克開始在後院栽種植物兩年之後,有一天李銀順突然拎著一袋蔬菜種子出現了。
  • 華人到加拿大改英文名為融入?你移民後還保留拼音名嗎?
    華人到加國改英文名為融入?! 你移民後還保留拼音名嗎?本文轉載自多倫多生活(itorontolife)許多華人朋友在入籍時,可能選擇把身份信息都改成了英文名,或者在工作中為了同事叫名字方便,也改了個英文名。小編想與大家分享這幾位加拿大移民改掉原本名字成英文名後的一些思考。在荷蘭留學期間,荷蘭大學生Thinh Nguyen(阮)被稱為Andy。
  • 【大爆冷門】溫哥華時間 11:35 川普正式當選美國總統! 加拿大護照現在變得很值錢
    RMD滿園記的榴槤芒果冰刷著朋友圈,一直看大家在發消息什麼川普稱霸天下一下子又希拉蕊反超還有人罵之前政治評論員信誓旦旦說什麼希拉蕊當選機率90%而作為加拿大公民的單身狗們現在開始變得很搶手有沒有!想變公民還不簡單來啊,嫁給我哈哈哈哈哈請到旁邊拿號碼牌看來川普瘋狂的各種想法都有可能要實現了墨西哥邊境將會有一道牆華裔在美國將被排擠穆斯林禁止進入美國全美國全面禁止移民。。。。。
  • 加拿大華人婆婆一點英語也不會,卻和老外成為了好朋友!
    很多華人移民、特別是年齡稍大的人來加拿大後,多少年來都在本族裔的圈子裡轉,很少有本地的朋友,
  • 加拿大華人阿姨一句英語不會,竟靠種菜和本地搖滾樂手成為摯友!
    很多華人移民、特別是年齡稍大的人來加拿大後,多少年來都在本族裔的圈子裡轉,很少有本地的朋友——原因也很簡單:英語不好。
  • 「拯救美國」行動,也沒能拯救拼死掙扎的川普,美軍下場定勝負
    美國2020年大選至今,可謂是風波不斷,拜登當選出人意料,川普落選之後的所作所為,也給本就緊張的世界局勢帶來了更多不可控的變化。今年1月6號,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新一屆總統人選,不滿此結果的川普不斷煽動其支持者,導致發生美國國會淪陷這種震驚世界的大事。而川普因在社交軟體上的不正當發文,被推特臉書聯手封殺,國會時隔207年再次淪陷,真的已經激怒了軍隊組織,美軍決定親自下場定勝負。
  • 90中國人被騙6000萬,五年內不能入境加拿大!列治文公司攤上事了!
    想要通過中介公司移民加拿大?這事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近日列治文一家華人移民公司遭到起訴,原告方是90名移民加拿大被拒的申請人,這90人損失約1190萬加元,而且五年內不能再次申請移民或訪問加拿大。據CBC報導,這家名為寧波浙侖海外移民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侖公司)的中國移民中介,對總部位於列治文的美國加拿大國際投資集團(USA-Canada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c.,以下簡稱UCII)提起了集體訴訟,約90名來自中國的移民申請人為了移民加拿大合計支付了約6000萬人民幣(近1190萬加幣)後因項目造假移民被拒。
  • 英文媒體:示威遊行的華人,請停止歧視穆斯林
    2月18日,更有各大城市華人聚集在國會山,要求總理小杜魯多向亞裔和全體加拿大人道歉,掀起抗議新高潮。然而,這幾次示威活動並沒有得到英文媒體的任何回應,只有Huffington Post在今天登出一篇評論文章,作者是多倫多華人及東南亞法律援助中心(Metro Toronto Chinese & Southeast Asian Legal Clinic)的律師Vince Wong,他認為,華人社區的一系列抗議活動屬於典型的「伊斯蘭恐懼症」。
  • 華人聯手,推翻了川普的微信禁令!
    近日有消息稱,甲骨文和沃爾瑪公司已經與字節跳動達成了協議,兩者獲得TikTok20%的股份,而字節跳動仍擁有公司的控股權,不轉移算法和技術。折騰了好幾個月的TikTok之爭,似乎要見最終分曉了。誰知,到了昨天晚上,風雲突變。
  • 川普性侵52歲女作家
    昨天,兩名女性公開舉報:川普性侵了她。兩名受害者好友作證稱:唐納·川普曾在上世紀90年代,強姦了時年52歲的《ELLE》雜誌專欄作家簡·卡羅爾(E. Jean Carroll)。卡羅爾現年75歲,是第16位指控川普有不當性行為的女性。據了解,兩位證人是在《紐約時報》播客《每日》上首次公開談論了這起性侵案。「這些創傷會伴隨你,」主持人馬丁對她的朋友說,「除了聽,我不知道該做什麼。」
  • 加拿大華人圈爆驚天大案 90名中國人千萬加元打水漂
    近日,一家中國移民服務公司針對總部在加拿大列治文的另一家公司提起了集體訴訟,該公司的很多中國客戶進行投資移民失敗,現在他們要求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