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抖音吐槽回國太難了,中英夾雜發感慨:「我想回中國!」

2021-03-01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近日,一位久居中國的澳大利亞大叔吐槽「回國後太難了」的一段視頻在抖音平臺迅速刷屏,已獲得211萬點讚,11萬評論。

 

視頻中,這位ID為「萌叔大衛老師」的大叔,在陽光燦爛的澳洲海灘上,生無可戀地說,「特別想回中國! 中國人真的很lucky!」

他說自己感受到了強烈的「逆向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

大叔講英文的過程中,中文不斷「亂入」,一口一個地道的「我靠」,逗樂了不少網友。

他說:

「I’m very used to the Chinese lifestyle. I came to Australia, it's very…不方便。」

拿交通出行來說,大叔表示,在中國如果不想開車,你還可以騎共享單車、搭乘公共運輸。

「If you don’t drive a car (in China), you don’t do a lot of things, you just ride a bike. You can get anywhere, there’re subways. Everything.」

但是在澳大利亞,「啥都沒有,如果你沒有車,你就死了……」

大叔順帶還吐槽了澳洲打車軟體Uber的價格,「我的媽呀,一公裡差不多20澳幣(約等於97元人民幣)。」

他吐槽完交通,又吐槽起澳洲銀行的人工服務:在澳洲去一趟銀行辦個事需要一個多小時,在中國呢?

「It’s like dedede beng. Goodbye! It’s so quick.」

接著,大叔又想到了外賣。在中國,晚上和媳婦兒餓了就點美團和餓了麼。

但是在澳洲,要想吃東西你必須要去趟超市,「或許你就餓死在了去超市的路上」。

「You have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or you 就 si 了.」

視頻的結尾,大叔忍不住感慨:生活在澳洲這樣的國家特別不容易,尤其是像我這樣在中國待久的人。

「It’s really, really difficult to live in a country like Australia, especially after you』ve spent so much time in China. I really, really miss China.」

根據這位澳洲大叔的社交媒體信息,他來中國已經10多年了,目前在內蒙古擔任英語老師,除了偶爾發布關於英語學習的內容,他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感想。

這一則視頻發布後立刻火了,不少網友調侃:一句「我靠」太有靈魂了。

但同時,視頻也招來了一些質疑,有網友表示萌叔不應該貶低自己的國家,「捧一踩一」來體現中國的好,對此大叔又錄製了一段視頻,回應質疑。

A lot of people misunderstood the last video I made; they thought I was attacking my country. I was not. It’s just people didn’t understand me.

在澄清視頻中,大叔說自己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後,突然又回到澳大利亞,兩邊完全不同的生活節奏讓他很不適應,這點不應該成為人們攻擊自己的理由。

「It’s just different. China is built for convenience while Australia is less populated and well-known for its relaxed lifestyle. And I』ve spent over 10 years in a highly dense, populous country. So suddenly coming back from China to Australia, of course I would have some kind of reverse culture shock.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populated :有人口居住的

dense:密度高的,稠密的

populous :人口稠密的

大叔表示自己愛澳大利亞,也愛中國,「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

「I love both places, both countries are my home. I love my country, Australia is a beautiful place but so is China. And I really miss China.」

 

說到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大家都覺得,只有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才會感受到文化差異。其實對於在國外待久了的人來說,回國一樣會感受到文化差異,這就是@萌叔大衛老師所說的「逆向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uffered by some people when they return home after a number of years overseas. This can result in unexpected difficulty in readjusting to the culture and values of the home country, now that the previously familiar has become unfamiliar.

逆向文化衝擊是一個人在海外漂泊許久,返回家鄉時所遭遇的情緒和心理上的雙重苦惱。因為之前熟悉的一切已經變得陌生,人們在重新適應祖國文化和價值觀時會感到出乎意料的困難。

和@萌叔大衛老師一樣,很多在中國待過的外國人都遇到過類似的"逆向文化衝擊"。博客Beijing Expat Guide的博主回國後,對中國便宜又好用的公共運輸工具念念不忘:

Life is dominated by cars (well, in the US it usually is). There’s no cheap and goo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o you always have to borrow or rent a car or ask for a ride.

在美國,生活通常被汽車主導。沒有便宜又好用的公共運輸工具,因此總得借車、租車或搭別人的車。

同時,她對家鄉慢節奏的生活也不適應了:

And then this feeling you can’t quite put your finger on. Compared to Beijing, life seems so boring. Everyone seems so settled. It seems nothing has changed at home, except for you. And now you don’t feel like you fit in anymore.

還有一種無法名狀的感覺,與北京相比,這裡的生活似乎很無聊,每個人似乎都很安逸。好像家裡什麼都沒變,除了你。於是你覺得自己變得格格不入了。

在eChinacities網站上,美國人Cynthia Lopez回國後無比想念禁槍的中國:

The number of mass shootings in the US has quickly escalated in the recent years. Worrying about gun safety is not a concern I have in China—guns are illegal in China. Due to America’s deeply embedded gun culture and the NRA’s influence, guns will probably never be illegal in the States.

近年來,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愈演愈烈。而在中國,我完全不必擔心槍枝安全的問題,中國是禁槍的。由於美國根深蒂固的槍枝文化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影響,槍枝在美國可能永遠不會被禁。

老外回到美國餐廳點餐,忘不了吃米飯

對於網友SDteven來說,最直觀的逆向文化衝擊在於,他以前覺得家鄉不錯的中餐館,現在吃起來很垃圾 :

That Chinese restaurant food that I thought was great tasted like it was cooked last week, frozen, thawed and frozen and thawed before being overcooked again…

我以前覺得很好吃的中餐館,現在吃起來感覺像是上周做的菜,冷凍解凍好幾次,然後又熱了一遍端上桌……

如今,有越來越多「懂中國」的外國人致力於傳播中國故事,打破外國人對中國的偏見,或者中國人對外國的偏見。

比如中國第一個做街頭採訪的外國人自媒體「歪果仁研究協會」,在微博上擁有338萬的粉絲。

歪果仁研究協會的主持人高佑思和星悅

It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studies what "chemical reactions" can occur when foreigners encounter Chines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China to foreign youth and familiarizes them with foreigners.

在歪果仁研究協會上線的每期短視頻中,人們都會看到不同的外國主持人拿著話筒在街頭隨機採訪外國人。採訪話題無不是中國人所熟悉和熱議的,從中式英語、淘寶、中國零食,到中國綜藝、國貨、表情包等。

 

像文章開頭提到的抖音網紅澳洲大叔一樣,這些外國博主在中國生活已久,開始在中國擁有夢想並且選擇留在中國,他們「中國夢」的生根發芽也將為中國發展甚至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編輯:左卓

實習生:崔鶯馨

來源:21世紀英文報 新周刊  eChinacities.com

相關焦點

  • 太難了!老外回國後想念中國外賣,中英文吐槽:very不方便
    最近,網上有個久居中國的外國人在回國之後發了一段吐槽視頻,可把網友們笑壞了。
  • 老外中英文混雜大喊:my god,我想回中國!
    來源:觀察者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
  • 「OMG,我想回中國!」網紅老外的神吐槽火了!中英文混雜,笑翻了200多萬網友
    在抖音和微博上都有接近200萬的粉絲數。幾天前,他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的視頻,表示回去之後生活很不方便,中英文混雜笑翻了一眾網友,#外國人回國後太難了#這一話題還因此登上了熱搜。其實除了萌叔大衛老師之外,在中國還有很多網紅老外。
  • 【私摘】講話中英夾雜的人,是語死早還是裝逼犯?
    這種情況下,雖然講話者的初衷不是在有意刁難對方或者是在炫耀自己的文化資本,但也是出於建構適合自己表達的語境,強求對方接受。因此對於並沒有期待在這種語境下進行對話的一方,他們會感覺到「中英夾雜」特別突兀,即便不過四六級都能聽得懂的「plan」是什麼意思。
  • 這個「老外」火了!英文裡摻中文大喊:我想回中國!
    編者按: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全文共887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30秒。這段視頻中,@萌叔大衛老師 分享了自己在澳大利亞的近況,稱可能是在中國待久了,回到澳大利亞後總有一種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I came to Australia,it's very不方便,you know,如果你在中國不想開車,You can ride a bike,take subway,但是在這兒,啥都沒有,如果你沒有車,你就死了
  • 外國網紅:我只要大喊「我愛中國」,便有腦殘中國人給我點讚!
    對中國這種「歇斯底裡」的喜愛,再加上他浮誇的眼神和手勢,讓人產生強烈的不適,他真的愛中國嗎?還是只是想紅?我不想過多爭論。事實上,不光我這麼想,伏拉夫的視頻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反感。她在回摩爾多瓦期間,仍不忘在抖音高呼「我想回去」「看到亞洲人像遇到老鄉」「我明明是個重慶人」,引得粉絲在評論區深情呼喚早日歸隊,不要再當 「中國派去摩爾多瓦的臥底」。
  • 美網民自白:中國女人傍的老外大都是失敗者丨洋跟貼
    ,稱中國女友催著要跟他回美國生活,但令其犯難的是,他在美國並不成功,甚至難以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不知道該如何應付。@MobiusTrip(英國):你這是預設所有的老外娶到中國老婆後都得帶她們回國?我老婆就沒有離開中國的意思,所以我們繼續留在這裡工作生活。
  • 中英語言提升小組:「Psychopath English」
    好吧,一綜合,我們就用大部分的英語夾雜著零丁的漢語進行交流。你別說,雙方語言都突飛猛進啊,比如今早我還和他探討了十九大的逆天翻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 and your mission can be accomplished.
  • 老外吐槽微信朋友圈:一言不合就自拍,滿屏雞湯微商辣眼睛....
    文|Wang HanFrom 環球時報英文版微信號:gtmetroshanghai很多老外來到中國後,最離不開的APP就是微信了。這個軟體不僅可以讓他們免費發信息、語音、視頻,還可以讓他們「零語言障礙」地掃碼付款、叫車、叫外賣。但最近某些老外表示,微信「朋友圈」裡的一些內容,讓他們看了分分鐘想屏蔽……
  • 當著老外的面吐槽她,結果這老外聽得懂中文啊……
    所以,有一天,有對中國夫婦來到我的櫃檯,然後我用英語問了他們一些事項,比如(要買的)包包啦,如果有獎勵卡(怎麼優惠)啦,諸如此類的東西。好吧……然後我就開始把他們買的東西輸入帳單,這時候這個中國女人就開始用中文對她老公說:「告訴她不要搞壞香蕉!」不過這時我啥也沒說。然後她又用普通話說道:「告訴這個蠢妹子,快一點!」我朝她笑了笑,假裝不知道她在說啥。
  • 我今年回不來了!12306的題目實在太難了,腫麼辦!」
    ❤ 「媽,我今年不回家了!12306的題目實在太難了!」  話說話說,又到年底了,一年一度的搶火車票時間了,仿佛隔著屏幕都能看見各位的蜂擁而至。    等我刷新到我能做的題,我就可以買票了。  嗯,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不錯,但是小編還是想說:少年,你太天真了!  畫質模糊,構圖缺陷,這些咱就不吐槽了,最重要的是12306的題型可不帶重樣的。據統計,12306的圖形碼數量已經多達581種,用戶將有機會嘗試336980道不同驗證碼題目的機會。  隨手舉慄子,請點擊圖中最帥的人。
  • 中國菜單謎一般的英語翻譯,真是難為老外了……
    旅居國外,看到國外的那些中國菜單上迷一樣的英文翻譯,有一種忍不住吐槽的衝動,看完也真是覺得,中國菜也是難為老外了!!
  • 「裸體派對」有什麼可吐槽的?我覺得很好啊! 歪果仁讀中國
    但今天,一枚加拿大漢紙要來懟她了……他為什麼不同意Juli對「裸體派對」的吐槽?他想表達的又是什麼呢?一起來圍觀下——最近,在Global Times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上海VIP老外派對的赤裸真相》。作者說她去參加了一個在上海老外的VIP私人宴會,還碰到了一個……嗯……比較那啥的組織者。講真,看到這篇文章時,我是相當羨慕嫉妒恨的。
  • 幽默:偉大的中文(讓老外崩潰!)
    笑暈了,你也來讀一遍試試一美女興致勃勃地問醫生:「我想增大上圍,但是增大上圍後會有什麼效果?」到了飯店落座,中國朋友說:「對不起,我去方便一下。」那老外沒明白,「方便」是哪裡?哦,老外意會了。席間,中國朋友對老外說:「我下次到美國,希望你能幫忙提供些方便。」老外納悶了:他去美國,讓我提供些廁所幹嘛?
  • 老外自述:在中國考駕照的經歷
    最近,我決定申請中國駕照。因為我在美國已經有駕照了,所以現在只要通過計算機裡有關交通規則的考試就行。我想這還不是輕而易舉麼!Driving and car ownership have taken off in China. Last year, the country added nearly 18 million drivers.
  • 抖音:男神也是「照騙」?前有費啟鳴後有許晉哲,網友:幻滅
    不過近期卻有網友爆料稱,抖音的「照騙」也是遍地走。三分靠長相,七分靠打扮,原本對這句話不太認同的我,直到在抖音上看到那化妝前後判若兩人的逆天化妝術後,我徹底信了。都說中國的美顏技術堪比韓國的整容技術,這個長發的小姐姐化妝技術和拍照技術實在了得。
  • 當場傻眼,多名中國留學生花數萬買機票回國,卻被遣返回美,還列入黑名單?
    近日,疫情所致加上川普的限令,北美到中國的直飛機票可以說是一票難求了。為了能夠成功回國,小夥伴們們使出渾身解數,想盡辦法求得回國之路。經過網友們的總結髮現:比起直飛回國,中轉第三國,甚至第四、第五國回國的成功率更高。也就是說,如果選擇中轉,先購買最後一段「五個一」政策內回國的機票,然後再想辦法到轉機目的地。
  • 恨國黨耀武揚威,遭外國拋棄後想回國,中國網友大呼:滾回去!
    楊舒平,一個「跪族」中的網紅,你可能對她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但提到2017年的時候,馬裡蘭大學的一場畢業典禮上,那句「美國空氣香甜,中國空氣汙濁會令我生病」,畫面感是不是就來了?在面對有人問她為什麼來馬裡蘭大學的時候,她說:「新鮮的空氣,五年前當我踏下從中國飛來的飛機,我一共準備了五個口罩我剛要拿出一個戴上,但當我呼吸到第一口美國的空氣時,我就把口罩收起來了。」
  • 對比完2019中英放假安排,想回國!
    廢話不多說,正好英國2019年的放假安排也早就公布了,今天就給大家把中英明年可以合法浪的日子都總結一下,收好不謝!  2019年中國節假日安排元旦: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放假調休,共3天。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春節:2月4日至10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 是不是你的心聲:「我太難了」用日語怎麼說?
    「我太難了」是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