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網紅老外@萌叔大衛老師引起了不少關注!
他是澳大利亞人,來中國10多年了,目前是一名英語老師,但平時也會在一些平臺上發布英語乾貨和在中國的日常。
在抖音和微博上都有接近200萬的粉絲數。
幾天前,他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的視頻,表示回去之後生活很不方便,中英文混雜笑翻了一眾網友,#外國人回國後太難了#這一話題還因此登上了熱搜。
他在視頻裡說,自己在中國待久了後,回到家鄉澳大利亞會有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uffered by some people when they return home after a number of years overseas. This can result in unexpected difficulty in readjusting to the culture and values of the home country, now that the previously familiar has become unfamiliar.逆向文化衝擊是指,一些人在海外居住數年後,返回家鄉時所遭受的情感和心理困擾。由於以前熟悉的事物現在變得陌生,因此這可能會導致難以適應家鄉的文化和價值觀。首先就是澳大利亞哪哪都不方便,沒車就哪也去不了。
「I came to Australia,it's very不方便,you know,如果你在中國不想開車,You can ride a bike,take subway,但是在這兒,啥都沒有,如果你沒有車,你就死了,沒有滴滴,you can't go anywhere.」沒車那就打車吧,但是計程車的起步價更是高得驚人!
「這兒的uber,我的媽呀,一公裡差不多20澳幣,合人民幣100多,WoKao……」除了車的問題,澳大利亞的銀行也不太方便,去一次要一個多小時。
於是大衛老師表示:「我特別特別想念中國...」,緊接著又說起了中國的送餐業務。
「在中國,晚上我跟我媳婦兒餓了,we just 點美團或者餓了麼or something,這兒?Wokao,啥都沒有,you have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or 你just死了……」最後總結起來就是:「澳大利亞很漂亮,但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很不方便,很貴,特別是對像我這樣在中國待了很久的人。你們中國人真的很幸運,my god,我真希望快點回去。」
視頻末尾他還表示,「有人會說中國不自由,但「free country(自由的國家)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究竟包含什麼樣的內容?對我來說,我只關注方便和輕鬆。」
截至目前,這段視頻已經收穫了210萬點讚,10多萬的評論和轉發。↓
來源:@萌叔大衛老師
不少網友表示:「第一次見外國人中英文混雜的」、那句Wokao太有靈魂了」、「兒化音真溜」。
但在這個視頻火了之後,也有網友認為,他是故意在視頻裡貶低澳洲,以此博關注。
對此,他在微博發布了視頻進行回應,並發文表示:我愛澳洲,但澳洲生活方便方面不如中國這是事實,我也愛中國(我的第二故鄉)。
其實除了萌叔大衛老師之外,在中國還有很多網紅老外。
我們能想到最早的所謂網紅老外,應該就是上過春晚、會講相聲、會做主持、操著一口正宗北京話的大山了。
而現在,越來越多老外加入了網紅行列,這些老外們既能表演、又會說段子,而且他們一口帶著點兒口音的中文,更是圈了不少粉。
他們主要活躍在短視頻等平臺,而且內容也多是他們在中國的日常,講述文化的差異等等。
比如這個中國的「洋女婿」--託馬斯·德克森,但在中國,人們都叫他阿福。
31-year-old Afu Thomas hails from the Rhineland and entertains millions of Chinese fans every week with his short video. In less than a year, he's become an internet superstar.31歲的阿福·託馬斯(Afu Thomas)來自萊茵蘭,他每周都更新短視頻,為中國數百萬的粉絲帶來歡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就成了網絡巨星。The German comedian sends up Chinese stereotypes, speaking the local dialect fluently. Tens of millions of users click on his videos. What began as a lark for an exchange student has turned into a good living. 這位德國喜劇演員操著流利的地方口音,談及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數以千萬計的用戶觀看視頻。對於一個交換生來說,一開始只是為了搞笑,現在卻儼然變成了一份不錯的生存之道。在短視頻裡,他會聊德國和中國的差異,也會聊兩國有趣好玩的東西,內容涉及美食、旅遊、健康、家庭生活等各類話題。
「阿福」在微博、B站等社交平臺上都有大批粉絲。
也因為他的影響力,他還上過不少綜藝節目,比如《天天向上》《金星秀》等等。
阿福的妻子是上海人,因此他除了普通話,還會模仿上海阿姨的上海話,這讓網友們想到了另一個網紅--Papi醬。
而「阿福」也曾表示,自己之前製作視頻時,靈感來源於中國的Papi醬。「我想我可能是男版papi醬,還有德國版papi醬。」
但除了搞笑,阿福還立志成為中德文化的橋梁,在2017年德國漢堡G20峰會前夕,他發布了一段視頻。
視頻裡,他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了一封信,敦促她的政府儘快學習中國,建立無現金社會,表示行動支付的時代應該到來了。
而最近,網紅老外已經不再是單個人進行創作了。
英大注意到,有這樣一個老外的團隊非常受歡迎,叫做「歪果仁研究協會」,而主要創辦者是一名北大畢業生--以色列人高佑思(Raz Galor)。
但視頻的拍攝過程也很艱難。一般來說,要成功街採50人,才能選出既好玩又有信息量的10位,剪輯成短片。
但是,街採的拒絕率很高,想要採訪到50人,他們至少要找150人,而這樣的視頻,他們一周要出2-3個。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老外們也有了很多表現的機會,甚至能走向正式的舞臺。
比如幾個電視臺推出的以外國人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世界青年說》《非正式會談》等。
在這些節目裡,外國人們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能給我們展現不同文化的差異,同時各種搞笑的段子也會讓觀眾捧腹大笑。
但是,現在網紅老外們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當「有趣」的老外視頻越來越多,只有拍出實實在在有價值的視頻,實現從「有趣」到「深度」的轉變,才能留住粉絲們。
~~~
你對網紅老外們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
編輯:阿毛
英日韓、多語種、考研留學.
滬江網校優質課程 免費領取
↑長按識別免費領取↑
想不想提升外語水平
就看你自己的了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