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鞍鋼勞動模範、朝陽鋼鐵能源動力廠發電工區發電機工序長武立軍來到了生產現場。
「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四,我們創新工作室都要開例會,研究近期的創新工作,所以我得早點檢查完。」
說著話,武立軍來到了他的「寶貝」——3臺25MW發電機組前。「這3臺機組是工區最重要的設備,肩負著為焦化、燒結、燃氣等變電所供電的重任,不管多忙我都要抽出時間來看看。」
武立軍側耳傾聽發電機的運轉聲音,並逐一觀察分布在發電機集電環上的四組碳刷。並把手放在發電機外殼上摸了摸,「這樣既可以感知發電機的溫度是否過高,也能感覺到發電機在運轉過程中的振動有無異常。」他說,而查看碳刷的工作狀態更是檢查的重點,一旦碳刷出現跳動等接觸不良現象,就會在碳刷與集電環間產生火花,俗稱「打火」,會造成碳刷、刷架乃至發電機集電環燒損。
為消除這一問題,武立軍結合多年的從業經驗,總結提煉出了「『均流法』快速處理髮電機碳刷打火故障」先進操作法,用數字式直流鉗形電流表和電子測溫儀,查找出電流輸入相對較小的碳刷和溫度較高的碳刷,運用「均流法」對這些碳刷進行技術處理,達到電流在碳刷上均勻分布的目的,消除「打火」現象。
「這種方法不僅延長了碳刷的使用壽命,而且縮短了故障處理時間,更重要的是適用於所有帶碳刷的發電機、電動機處理類似故障,推廣價值較高。」武立軍說。
「設備運行有問題嗎?」檢查完後,武立軍又來到控制室。
寬敞的控制室內,操作臺上整齊地排列著12臺顯示器,上面顯示著發電機的所有參數,幾名運行人員正認真監視著數據,隨時調整參數,保證機組在最佳狀態運行。
武立軍走到屏幕前查看了一番,然後又來到發電機溫度計旁邊仔細檢查發電機出入口的冷卻效果。
一圈檢查下來,已經臨近中午,武立軍趕緊返回休息室,準備下午要召開的職工創新工作室例會的相關材料。
13點20分,武立軍準時出現在了武立軍創新工作室。
「旭濤,冷卻系統改造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現在空調已經到位了,這兩天就準備安裝了。」
武立軍特意詢問了發電小組負責人王旭濤「高壓給水泵變頻器室冷卻系統改造」項目的進展情況。
「今年我們一共確立了22個創新項目,冷卻系統改造是其中的一個重點項目。」武立軍說。
發電工區的3臺鍋爐給水泵高壓變頻器,在運行時均達到了滿負荷狀態。高壓變頻器主要靠自帶的風扇進行冷卻,效果較差,加之變頻器室內有4臺凝結水泵低壓變頻器,造成變頻器室溫度高,夏季時尤為嚴重。此外,變頻器室外面是鍋爐運轉間,粉塵較大,縮短了變頻器電器元件使用壽命,易引發功率單元誤報警造成跳閘。
對此,武立軍創新工作室的發電小組進行了立項攻關。通過改善室內環境、改變變頻器冷卻系統循環方式,解決功率單元頻繁損壞的問題,預計年創效60餘萬元。
等夏天就能看到初步效果了,跳閘的現象肯定會減少,到時候設備運行將會更加順暢。」武立軍信心十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