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用20%甘露醇125ml或250ml,15~30分鐘快速滴完。根據患者病情可每日2~4次,滴注後10~20分顱內壓開始下降,2~3小時達高峰,可持續6~8小時。但輸注甘露醇我們也需注意:
因甘露醇是高滲性脫水劑,其滲透壓為1098mOsm/L,而人體正常滲透壓為280~310mOsm/L,在注射液滲透壓≥600mOsm/L時,建議採用中心靜脈通路。所以我們在為患者輸注甘露醇時應向患者及家屬建議使用中心靜脈通路,由於各種原因患者及家屬拒接使用時,我們再考慮經外周靜脈通路輸注。
在經外周靜脈輸注時應儘可能選擇上肢粗而直且避開關節及靜脈竇的靜脈,儘可能一次性穿刺成果,減少在同一部位反覆多次穿刺;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使用康惠爾水膠體透明體固定留置針;輸注甘露醇過程時儘量將溫度控制在30~37℃,以接近人體溫度,減少因過冷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管痙攣;也可以在輸注部位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藥物對局部血管的刺激,這樣均可減少靜脈炎的發生率。但因甘露醇維持作用時間短,常需要一天多次間隔輸入,而且是快速輸入,所以在輸注過程中應加強巡視,重視患者對輸液部位的主訴,及時發現異常並積極的處理。
當穿刺部位出現靜脈炎時,應立即拔出留置針,可用新鮮土豆切成2~5mm薄片外敷在靜脈炎處或50%硫酸鎂局部溼敷,也可兩者交替使用,範圍均大於靜脈炎部位,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在進行外敷時,可用保鮮膜覆蓋,減少水分及藥業的蒸發。或靜脈炎局部塗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天3次,直至靜脈炎消退。靜脈炎的預後漫長,嚴重者靜脈不通,逐步機化,形成閉鎖型靜脈炎,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在輸注此類高滲透壓藥物時,應儘量選擇中心靜脈通路,如不能選擇中心靜脈通路,需使用外周靜脈通路時,應特別關注輸注部位血管情況,及時發現異常並積極處理,防範與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甘露醇屬過飽和溶液,在低溫條件下易析出結晶,故在使用時應提前檢查其性質,若有結晶應予加溫使其結晶完全溶解,待恢復常溫後再使用。應特別注意甘露醇結晶物也可引起靜脈炎的發生。其次,甘露醇易單獨滴注,不宜加入其它溶質而使甘露醇發生鹽析反應。
甘露醇與利尿劑(如:呋塞米)同時使用時,降低顱內壓效果會更好,但由於排尿速率的增加,減少了尿液與腎小管上皮細胞接觸的時間,使幾乎所有電解質的重吸收減少,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應監測電解質情況,注重患者主訴,避免發生電解質紊亂。
甘露醇還有一個少見的不良反應,注射太快時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縮和減少腦血流量。所以在輸注甘露醇時有些患者會出現一過性頭痛、眩暈、畏寒和視物模糊等。當患者在輸注甘露醇時告訴我們感覺頭疼更劇烈,否認治療效果時,我們可以向患者解釋,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積極的配合我們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