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雞肉是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國民食材,在所有肉類消費佔比中超過四成,主打雞肉料理的餐飲店鋪遍布東京的大街小巷。據統計,日本民眾每年人均消費雞肉接近14公斤,是牛肉的兩倍以上。價格低廉一直是其暢銷的主要原因,但眼下這個冬天,雞肉卻不再便宜了。
由於海外物流不暢、進口雞肉減少,加之禽流感導致日本國內肉源收緊,自去年12月上旬起,日本雞肉行情開始小步快跑,目前日本市場上雞腿肉的批發價格已達到每公斤近50元人民幣,是豬肉價格的1.4倍,同比上漲15%。東京多家超市中的雞胸、雞肝等生鮮肉類,以及雞肉丸子等加工食品的售價都有不同程度上漲。
除價格上漲外,一家食品連鎖企業的經營者告訴記者,由於日本民眾有冬季吃火鍋進補的習慣,眼下本該是雞肉類商品的促銷旺季。但他每次進貨時實際能提到的雞肉數量較往年銳減四成。不但促銷難以進行,許多主打雞肉製品的餐飲店鋪面臨較大的漲價與進貨壓力。
日本某食品連鎖企業經營者 秋葉弘道:現在進貨時,向雞肉廠發10箱的訂單,最多能給6箱。最近日本各地禽流感疫情此起彼伏,貨源本來就不穩定,加上雞肉銷路緊俏,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的話,接下來雞肉價格可能還要進一步上漲。據統計,近期快餐行業對雞肉產品紛紛降價促銷,其背後主要原因就在於市場白條雞價格持續下跌,甚至現在已經跌回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在北京一家大型生鮮超市,今年春節以後,肉雞產品的價格一直處於緩慢下降之中,即便是偶爾出現回暖,整體價格總體保持偏弱運行。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肉雞產品價格較低並且生長周期較短,成為豬肉的補充。
肉雞市場價格波動與其生產供應緊密相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禽肉產量同比增加6.8%,肉雞產能一直維持高位。記者了解到,今年除疫情較為嚴重2-4月,多數時間下國內毛雞出欄呈持續增加狀態,1-7月國內白羽肉雞出欄量27.86億隻,同比增加14%。此外,今年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消費量縮減,國內肉雞市場需求回落。供應增加、需求回落,今年國內肉雞市場火熱行情不再。據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非洲豬瘟和豬周期的影響,我國的豬肉價格一路瘋漲,短期內從平時的十幾元一斤漲到了三十幾元一斤。因為生豬產能沒有完全恢復,雞肉的低價一直維持到了今年。近期,由於海外物流不暢、進口雞肉減少,加之禽流感導致日本國內肉源收緊,自去年12月上旬起,東京多家超市中的雞胸、雞肝等生鮮肉類,以及雞肉丸子等加工食品的售價都有不同程度上漲。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屠宰及肉類加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群體迅速壯大,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同時隨著春節的臨近,各種肉類,食品價格勢必會出現小幅上調,因此,短期內肉價將保持高位,下調至少得等到三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