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寶寶經常吐泡泡,是肺炎還是正常現象?

2021-02-13 育兒課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位寶媽在群裡問:「我家寶寶這幾天一直吐泡泡,正常嗎?」另外有位媽媽回應她說:「不會是得了肺炎了吧!我兒子原來就是一直吐泡泡,到醫院檢查說是肺炎。可是折騰壞了!寶媽還是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作為新晉寶媽,孩子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她們都會草木皆兵。那麼,當寶寶出現吐泡泡的情況時,我們該如何判斷他是不是得了肺炎呢?別著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觀察。

1、呼吸急促

寶寶的肺容量非常小,正常情況下,呼吸的速率比正常成年人的要稍微高一些。但是,如果寶寶的呼吸次數高於60次/分鐘,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寶寶的肺葉尖端出現了感染。

2、發燒  

我們知道,發燒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反應,準確來講是某種疾病的前兆。寶寶患肺炎的話,發燒也是一種表現特徵。新生兒發燒的症狀不是很強烈,大多為39℃以下的低燒。

3、咳嗽,咽喉部出現痰鳴音

寶寶出現咳嗽的症狀,很容易讓爸爸媽媽將其與肺炎聯繫到一起。咳嗽是因為人體的上呼吸道受到了細菌的感染,引起了炎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加重,炎症就會逐漸蔓延到下呼吸道,最終形成肺炎。

但是,有些新生兒的咳嗽反射差,即使得了肺炎也不會出現咳嗽的情況,這很容易被爸爸媽媽忽視。所以,家長在做判斷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觀察。

4、其他症狀

如果寶寶患有肺炎,除了上述幾種表現以外,還經常會表現出精神不振、煩躁、食慾減退等。新生兒還經常會出現嗆奶、吐奶、腹瀉等情況。

當然,吐泡泡也是判斷寶寶是否患有肺炎的一項表現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實際上,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所以在患病時的表現也不盡相同,爸爸媽媽要理智對待,根據自家寶寶的情況來判別,不可一味偏信某些言論。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小年齡賁門失弛緩症在兒科醫院治癒,已自行進食無嘔吐
    12月17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病房內,明星小病號「琪琪」術後已經可以連續3天自行進食,目前奶量正逐步增加中,已超過病前攝入量,且無嘔吐。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和中山醫院專家強強聯手,為一名患有賁門失弛緩症的11個月大的女嬰「琪琪」,成功實施了經口內鏡下賁門環形肌切開手術(POEM),讓女嬰告別了長達半年多無法正常進食的病症,整個手術過程僅20分鐘。這名女嬰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實施此類手術的最小患兒。
  •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餵奶出現大小奶怎麼辦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3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正確哺乳不會影響乳房的形態」,這句話經常遭到媽媽們的強烈反對.
  •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咽喉發炎要不要用抗生素?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4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
  • 乳清蛋白:奶粉衝調起泡泡的「元兇」!
    經常有家長困惑,給寶寶衝奶粉的時候,起了很多泡泡,懷疑是不是有質量問題,擔心泡泡是什麼等等。
  •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過敏了,哪些抗組胺藥相對安全?
    注意還要與慢性鼻炎相區別,慢性鼻炎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指導下正規使用鼻噴用激素(用量很少副作用小)。此外,如今食物過敏確實比以往要多見,但是,事實上也只有2%的成年人和5-8%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食物過敏者。
  • 科普篇:兒童肺炎的症狀及常見治療方法
    腦脊液除壓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稱為中毒性腦病。其他症狀三:消化系統症狀 :肺炎患兒食慾下降、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嘔吐物為咖啡色或便血,腸鳴音消失,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痺及中毒性肝炎。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併發症,後果會更嚴重,所以不論是寶寶還成人,得了肺炎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的用藥治療,最好不要在家胡亂用藥。下面說說肺炎的常見治療方法:
  • 學習筆記: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診治與防控建議
    1、肺炎鏈球菌是3個月以下寶寶細菌性腦膜炎最常見病原;2、 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典型腦脊液表現:葡萄糖降低、蛋白濃度升高、白細胞總數升高並以中性粒細胞為主;3、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為病毒,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
  • 傳說中濟南最好的兒科醫生,戳這裡!
    >>這三位是公認的民間兒科高手 鄧奇林 鄧奇林的奇霖診所最先在歷下區大潤發附近,後來搬到了羊頭峪附近,2011年9月診所搬到了黃臺南路60-13號至今。馮益真認為,經常輸液會降低孩子自身抵抗力。針對當下一些醫生習慣給病人開新藥、貴藥的現象,馮益真更不贊成,他說:「藥不分貴賤,能治病的藥就是好藥。」
  • 醫生,能稍微負責一點嗎?寶寶的一生都是在你們手中啊!
    剛出手術室被告知,寶寶取出來身上是紫的,還有點抽搐,便被轉到兒科住院。家人都急壞啦,寶爸來不急看寶寶一眼就趕緊跑到一樓繳費。因為我是剖腹產,第三天才看到寶寶。只有自己做了媽媽,才有那種感覺,看到那麼一個可愛的小生命,才感覺是那麼的神奇!婆婆說:責任醫生楊*說寶寶在檢查各方面都是正常的,反應也很好,就是吃奶量很少,說觀察一天,再去人民醫院做個CT,檢查下頭部。
  • 東莞醫生護士為寶寶眾籌「人奶」,寶媽們接力「捐奶」
    由於是早產兒,小羽出生後即出現驚厥、呼吸衰竭、貧血、肺炎等多種疾病,病情複雜。隨後,被轉到東莞市某醫院進一步治療,在該院診斷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目前醫療技術無法治癒,患兒出院返回家中。11月8日晚上9點多,小羽因吃奶時突發嗆奶再次被送到仁康醫院搶救。
  • 不放市場,讓兒科醫生通宵門診也沒用!
    據悉復旦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上海幾家兒童專科醫院排隊時間普遍在3-4小時。無奈之下,有的兒科醫院選擇了延長門診時間,甚至把掛號時間延長到了23:00。可以想像兒科醫生們的夜間門診要坐到幾點!這些患兒大多以什麼疾病為主呢?據悉主要以感冒發燒、呼吸道疾病居多。
  • 天津一醫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集體病倒!
    >「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上不確實,特此通知,請理解見諒!」 請就近就診其他醫院兒科門診,謝謝配合!(消息已經核實,確認屬實。)美羽寶兒:趕緊下雪,病毒少一些,病人就少,醫生可以多休息一下了欣欣小逗的日常生活:兒科在大醫院裡都是一個最不掙錢,但最累的科室,而且中國兒科醫生奇缺小閆同學愛丫丫:元旦剛帶娃去過海河的兒科,以前一直是找王主任給娃看病
  • 寶寶長牙居然這麼痛苦,別急,手把手教你緩解辦法!
    要知道,寶寶出於好奇拉耳朵玩是很正常的,但也有可能是耳朵感染的症狀。如果你不確定寶寶拉耳朵是因為在長牙,還是因為耳朵感染,就打電話問兒科醫生。耳朵感染不治療會很嚴重,耳朵感染的其他症狀還包括發燒、感冒或者在拉耳朵、躺下、喝水時顯得很煩躁。如果寶寶的臉頰或者皮膚比較紅潤或者摸起來很暖,有可能是因為出牙引起的輕微發熱。
  • 好消息 | 人民醫院新開兒科中醫門診,下周開診!
    據了解,這個中醫門診設在門診二樓的兒科診區,很適合孩子就診。近期,兒科中醫門診的出診醫生是沈丹萍中醫師。這位中醫師不簡單:是中醫研究生畢業,還是遠近聞名的杭州「宣氏兒科」的師承者。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 寶寶拼命搖頭,這是什麼毛病?
    新手媽媽對小孩的一舉一動的無比緊張,寶寶抓耳朵就懷疑是中耳炎,一點溼疹就擔心是皮癬,咳嗽兩聲就擔心會肺炎,甚至搖搖頭也擔心是癲癇或者缺鈣
  • 兒科急診故事 | 嬰兒急性喉炎危在旦夕,婦幼兒科使其轉危為安
    9月25日凌晨一點,渭南城區一出生僅6個月的嬰兒,因患急性喉炎、Ⅲ度喉梗阻而聲嘶、氣憋、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經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兒科急診應急搶救後轉危為安。據患兒媽媽回憶:「9月25日凌晨,熟睡中的女兒然出現憋氣和陣發性哭鬧、呼吸急促、口唇發紫並伴有犬吠樣咳嗽等症狀,當時全家人都被嚇壞了,但作為醫務人員(患兒媽媽在城區一所醫院工作)的敏感,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開車帶娃來到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急診就診。」值班醫生寧萍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呼救:「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們家孩子喘不上來氣了!」
  • 孕婦5個月一直吐,連黃綠膽汁都吐出來...醫生:這說法太坑了
    孕期前三個月反應相對強烈,會有嘔吐的情況較為正常
  • 兒科醫生:「神童」寶寶的九大特徵
    4、說話比較早4、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發出簡單的音節,12個月左右的寶寶能開始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詞,18個月的時候可以說些詞語。要是他們在家長講故事、交談的時候對詞語、書籍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興趣,甚至可以在14個月前說出連貫的短句,這些都可能是天才寶寶的早期跡象。
  • 「黑臉」醫生醒來後首現身:剛醒時經常做噩夢
    1.胡醫生的狀態如何?由於治療的時間很長,胡醫生有一些心理障礙,會不停地和查房醫生說話。目前,我們對胡醫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包括身體康復和心理康復,病情在一點點好起來。李樹生:很多重症病人都有內分泌功能的障礙,例如由於激素水平不正常,很多病人臉色看上去比較灰暗。綜合專家會診的意見,他們臉色發黑主要和前期接受的同一種藥物治療有一定關係。他們所使用的藥物在說明書中就指出,藥物會導致臉部和頭、頸部的色素沉著。節目中,易凡醫生介紹了自己目前的恢復情況。↓↓↓3.易醫生何時可以出院?
  • 家長注意:兒童肺炎支原體2016年高發!!!
    摘要:首都兒研所1月27日公布了北京地區兒童肺炎支原體發病情況監測報告。重症感染者會引起神經、心血管多系統併發症,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確診:對於呼吸道感染患兒,可以做肺炎支原體特異性病原、抗體和核酸的監測、基因等實驗室檢查來確診。若一個月內出現2-3次呼吸道感染即可做確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