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神童」寶寶的九大特徵

2021-02-11 樂多母嬰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許多家長都希望能夠養出一個「小天才」,雖然說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賦,但是也不乏那些有99%天賦的「小神童」存在。孩子究竟聰不聰明,細心的家長其實可以從生活的點滴來發現。

1、記憶力超群

超高的記憶力意味著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拔群,如果你的小孩能在一兩歲的時候很快地記住臥室是睡覺的地方,廚房是吃飯的地方,稍微大一點後,能記住只去過一次的路線,一個不起眼的地名,數十天前午飯吃過什麼菜,甚至是路過時看到的一塊路牌,這樣敏銳的記憶力或許就意味著智力發育十分健全。

2、專心致志

古語有云:性痴則其志凝。如果你的小孩對某一項愛好能夠特別專注的去學習,長期下來必然能夠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3、喜歡獨處

有些具有天賦的小寶寶,能夠在自己的世界裡找到快樂,他們會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從玩具、拼圖裡找到對這個世界新的認知,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自娛自樂。

4、說話比較早

4、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發出簡單的音節,12個月左右的寶寶能開始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詞,18個月的時候可以說些詞語。

要是他們在家長講故事、交談的時候對詞語、書籍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興趣,甚至可以在14個月前說出連貫的短句,這些都可能是天才寶寶的早期跡象。

5、想像力豐富

如果家中小孩喜歡編故事、和假想出來的朋友玩耍,或者編造一些相對複雜的情況,那麼就不要制止他們做法,因為也許一個小天才正在萌芽。

6、會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面臨了一些難題,他不會輕言放棄,反而會找到新的、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許會有出人意料的方式。一個聰明的孩子經常能有一些「鬼點子」,並且能夠比同齡人更早地找到辦法。

7、遇事冷靜

一般來講,遇到問題大家會下意識找那些沉穩冷靜的人來尋求幫助,他們遇到事情不會手忙腳亂,而是條理清晰地分析每一步該如何做,這樣才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那些出事後不慌不忙、善於情緒管理的孩子,都會是比較聰明的小孩。

8、好奇寶寶

如果你的孩子熱衷於探尋身邊的世界,常常有「十萬個為什麼」來詢問你,而且這些問題可能不太好解決,那麼這個孩子很可能十分聰敏。但要準備好給出詳細的答案,並提供充足證明,這樣才能真正說服他們。

小孩的好奇心要儘量滿足,不要試圖抑制他們,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會難住一個成年人,但這是他們思索學習的一個過程。

9、對環境敏感

小孩出生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觀察周圍的環境,或者說是感知身邊的人、物變化,他們會對聲音和動作做出快速的反應。

如果小寶寶對周遭環境的變化有高度的敏感,就意味著感知水平的提高。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你家娃可能是天才」,孩子有這3點「神童特徵」
    說到神童,部分爸爸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感慨——為什麼我家孩子不是神童呢?其實要分辨自家孩子是否具有超常的聰明才智,可以根據以下標準進行判斷。
  •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咽喉發炎要不要用抗生素?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4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
  •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餵奶出現大小奶怎麼辦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3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正確哺乳不會影響乳房的形態」,這句話經常遭到媽媽們的強烈反對.
  •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過敏了,哪些抗組胺藥相對安全?
    注意還要與慢性鼻炎相區別,慢性鼻炎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指導下正規使用鼻噴用激素(用量很少副作用小)。此外,如今食物過敏確實比以往要多見,但是,事實上也只有2%的成年人和5-8%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食物過敏者。
  • 醫生,能稍微負責一點嗎?寶寶的一生都是在你們手中啊!
    剛出手術室被告知,寶寶取出來身上是紫的,還有點抽搐,便被轉到兒科住院。家人都急壞啦,寶爸來不急看寶寶一眼就趕緊跑到一樓繳費。因為我是剖腹產,第三天才看到寶寶。只有自己做了媽媽,才有那種感覺,看到那麼一個可愛的小生命,才感覺是那麼的神奇!婆婆說:責任醫生楊*說寶寶在檢查各方面都是正常的,反應也很好,就是吃奶量很少,說觀察一天,再去人民醫院做個CT,檢查下頭部。
  • 兒科急診故事 | 嬰兒急性喉炎危在旦夕,婦幼兒科使其轉危為安
    9月25日凌晨一點,渭南城區一出生僅6個月的嬰兒,因患急性喉炎、Ⅲ度喉梗阻而聲嘶、氣憋、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經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兒科急診應急搶救後轉危為安。據患兒媽媽回憶:「9月25日凌晨,熟睡中的女兒然出現憋氣和陣發性哭鬧、呼吸急促、口唇發紫並伴有犬吠樣咳嗽等症狀,當時全家人都被嚇壞了,但作為醫務人員(患兒媽媽在城區一所醫院工作)的敏感,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開車帶娃來到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急診就診。」值班醫生寧萍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呼救:「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們家孩子喘不上來氣了!」
  • 不放市場,讓兒科醫生通宵門診也沒用!
    據悉復旦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上海幾家兒童專科醫院排隊時間普遍在3-4小時。無奈之下,有的兒科醫院選擇了延長門診時間,甚至把掛號時間延長到了23:00。可以想像兒科醫生們的夜間門診要坐到幾點!這些患兒大多以什麼疾病為主呢?據悉主要以感冒發燒、呼吸道疾病居多。
  • 兒科醫生:寶寶經常吐泡泡,是肺炎還是正常現象?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位寶媽在群裡問:「我家寶寶這幾天一直吐泡泡,正常嗎?」另外有位媽媽回應她說:「不會是得了肺炎了吧!
  • 東莞醫生護士為寶寶眾籌「人奶」,寶媽們接力「捐奶」
    兒科醫生馬上對孩子進行搶救,病情穩定後護送到新生兒科進一步治療。」仁康醫院兒科護士長張曉雪說。兒科醫生張軍娥和黃金平首先為小羽到處尋找特製的奶粉,卻發現這種特製的奶粉很難買到,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北京經銷商有這種奶粉售賣,卻說寄過來需要一段時間。可是,小羽等不了。
  • 天津一醫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集體病倒!
    >「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上不確實,特此通知,請理解見諒!」 請就近就診其他醫院兒科門診,謝謝配合!(消息已經核實,確認屬實。)美羽寶兒:趕緊下雪,病毒少一些,病人就少,醫生可以多休息一下了欣欣小逗的日常生活:兒科在大醫院裡都是一個最不掙錢,但最累的科室,而且中國兒科醫生奇缺小閆同學愛丫丫:元旦剛帶娃去過海河的兒科,以前一直是找王主任給娃看病
  • 警惕:懷唐氏寶寶的胎動特徵是這樣的!
    唐氏兒在肚子裡的表現特徵為:1.孕婦經常有無故陰道流血狀況;2.胎動出現時間較晚,一般都是20周以後,孕媽才感覺到有胎動;3.胎動少、胎動無力、力度不強;4.彩超檢查顯示面部時,眼間距較寬;5.頭大、雙徑頂數據過大,四肢卻發育緩慢;6.臍血流數值(檢查中的S/D)異常偏大
  • 【號外】盤江總醫院兒科門診搬家了,好萌好漂亮!!!
    戳這裡,加關注哦~「哇,獨角獸、小海豚、大臉貓,媽媽快抱我摸一下……」「快看,醫生阿姨給我手上貼了個迪士尼公主
  • Prodigy:神童背後的神童
    RICKY RHODES FOR THE NEW YORK TIMES關鍵詞:prodigy /ˈprɒdɪdʒi/ 神童、天才1962年,年僅7歲的馬友友在卡耐基音樂廳與著名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同臺演出,臺下坐著甘迺迪夫婦和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等一眾貴賓。
  • 今天上午,市中醫院兒科醫生顧自忙碌,把老人「晾」了2個多小時……
    記者隨即趕到圖片所示的市中醫院兒科門診處。正值流感高峰期,兒科門診人滿為患。她一早就看到兩位老人坐在這兒科門診外的凳子上,老奶奶捂著肚子,看上去有些難受。他們就默默地坐著,也不說話,只是時不時地望向徐健所在的門診,就這樣坐了2個多小時。直到有同事受徐健委託過來帶老人去檢查,她才知道老人竟然就是徐健的母親。
  • 醫院也瘋狂,兒科病房來了「小丑醫生」
    今天的兒科病房,因為一群「可愛朋友們」的到來而變得突然熱鬧起來,病房裡孩子們雀躍了,家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讓原本有些孤寂的病房瞬間溫暖了起來···「小丑醫生」是國際性志願者服務組織,可以緩解患者對疾病的焦慮、恐懼等各種心理障礙,是醫患關係的「潤滑劑」,是醫務人員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
  • 中國醫生在日本看兒科,然後她被震驚了
    感觸三:小孩看病一般只去小診所不去大醫院在中國,小孩打個噴嚏,家長們便緊張兮兮,不動就帶著小孩往大醫院跑,而大醫院也不管是急重病還是小兒科,一律照收不誤,動財源滾滾。然而,日本的綜合性大醫院除急診外,一般不接受沒有基層醫生出具介紹信的患兒。這就保證了99%以上的初診是在小診所完成的。
  • 小兒頭痛:兒科醫生須告訴家長的
    許多兒科醫師通過仔細詢問症狀或體檢確診頭痛。讓年幼兒童描述其頭痛性質較為困難。一些兒科醫師讓兒童畫一張圖描繪頭痛,以幫助確定頭痛類型。 何時應引起重視如果兒童頭痛症狀不尋常、症狀惡化或者發作更頻繁,則家長應該帶其就診。
  • 鵝口瘡:家裡天天消毒,寶寶嘴裡竟然長了白毛
    -End-文章轉載自兒科醫生孔令凱  (ID:peds-datebase) 這裡是兒科醫師孔令凱的圖文集散地。 為具有死磕精神的兒科醫生和具有鑽研精神的家長提供最嚴謹並且接地氣的科普文章。看完文章,你就是小專家。
  • 來自法國的小女孩,對我們兒科醫生護士說」謝謝
    艾美莉在家已經腹瀉嘔吐3天,滴水未沾、粒米未進2天了,而妹妹從今天開始也拉肚子,然後他們才開始著急,所以送姐妹倆來醫院看看。接待艾美莉的護士馬上想到艾美莉可能因腹瀉脫水了,她一邊安慰家長,一邊馬上為艾美莉作初步檢查,判斷有中度脫水,立即通知醫生就診。醫生查看過艾美莉後,為艾美莉開出大便標本及血標本檢查,根據經驗判斷艾美莉有中-重度脫水,並為她開出補液、監護等治療方案。
  • 還未出生腸子就粘成一團,滄州醫生隔著媽媽肚皮給胎兒做手術
    懷孕本來是件開心事,但東光這個寶寶讓媽媽高興之餘,也非常揪心。原來,寶寶未出生時就有個「大肚子」,腸子粘成一團,被確診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