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時間的研議,華人聚居的阿罕布拉市日前通過「可負擔住房條例」(affordable housing ordinance)五戶及以上新建案成本將會上升,阿市近十年來最大新建案之一「The Village」將首當其衝受影響。
對於通過新條例,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
「可負擔住房條例」將於12月7日開始實施,要求五戶及六戶規模新建案,需向市府繳納一筆額外費用,用於援助市內其他可負擔住房項目。
儘管條例已經二讀獲最終通過,但該筆費用的具體金額仍未出爐。
市議員Jeff Maloney表示阿市可供開發的土地很有限,未來的開發案將以五、六戶等規模較小的為主。
一旦額外費用定得過高,將使部分開發商因獲利下降而裹足不前,這會影響阿市未來的發展。
據阿市提供的合同顯示Keyser Marston Associates顧問公司將負責調研並給出金額建議,而且這項調研必須在四周內完成。
額外費用的具體金額,很可能在10月26日的市議會出爐。
除了五、六戶的小建案,條例對七戶及以上的新建案亦有規定。
要求建案中必須包含15%的可負擔住房,其中9%提供給低收入者(Lower income)、6%給中等收入(Moderate income)族群,收入劃分標準將參考洛杉磯縣數據。
對於無法在建案中提供15%可負擔住房的建商,則需要向市府繳納與開發15%可負擔房屋相匹配的資金,用於援助市內的其他可負擔房屋項目。
或是在阿市境內另尋土地,開發同等規模的可負擔住房。
「The Village」建案位於Fremont大道與Mission路交匯處,共有1061戶。
根據開發商向市府提交的建案規劃,目前僅提供約10%的租賃用可負擔住房,且對象是中等收入的人群,沒有達到「可負擔住房條例」的要求。
倘若「The Village」建案在「可負擔住房條例」獲得市議會通過前,在市計劃委員會獲通過,則不必遵守新條例的規定。
不過「The Village」因為受到周邊居民的強烈反對,至今仍在研議階段,下一次公聽會將在10月5日舉行。
「可負擔住房條例」2020年2月由阿市計劃委員會提出並在數次研議後9月呈交市議會討論與投票。
雖然獲得市議員全票贊成,但過程一波三折。
討論的關鍵點集中在額外費用的建案規模起徵點,最早的版本是十戶及以上新建案起徵,後更改為五戶。
這意味著阿市境內未來許多新建案都將受新條例的影響,也讓部分有意投資阿市地產的建商感到憂心。
對於部分居民來說則是好消息。
在阿市租房居住的民眾不少,有人指出政府早該出手調控房價,而不是只靠供求關係。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