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亭
當年的水埠頭,船來船往,人頭熙攘。「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徽商,也是沿這條水路,輾轉前往揚州,蘇州,杭州等地做生意,而如今,這裡變成了附近居民洗菜浣衣,孩童們抓魚釣蝦的地方。古老的碼頭就靜立在時光裡,一如緩緩流動的橫江水,沒有悲喜···
漁亭很有名的漁亭糕,以前幾乎家家都會做,徽州人出門,包袱裡也會帶些家鄉的漁亭糕作為乾糧。現在很少有人自己做了,因為工藝複雜又費時
我們進的是鎮上唯一一家出售漁亭糕的超市了,阿姨告訴我之前央視某欄目找到過她,打算拍漁亭糕的紀錄片,她兒子在小區內租了房子作為食品廠,做一些傳統糕點之類的,於是好奇寶寶我也就順藤摸瓜地找到了那裡·······
漁亭老街。之前的幾條街,正街裡街下街等兩邊商鋪鱗次櫛比,食品店、當鋪、照相館理髮店等等,現在已改造成居民住宅,只能從門頭招牌上遙想當年的盛景····
小巷裡放學歸來的娃娃們
下街裡的一家老理髮店,第一次見到這種復古的理髮椅,電動剃頭刀······店裡的老師傅說起古鎮的當年,語氣中不免帶有自豪,「這裡當年可是被稱為小上海呢!」又指指前面一家新派徽式建築,「那家人,當年是這裡的大地主啊,文革的時候去了美國,把房子賣給了政府,結果現在被他們搞成這個樣子,那當年,大紅牆大門頭,氣派的很!」
在老街呆了很久,細細感受這裡的滄桑變化,我舉起手機拍那些老房子的照片,住在那裡的大姐問我「這個好看嗎?」我笑笑,「好看,也耐看」
快傍晚的時候騎著小電驢四處逛逛,竟意外邂逅了這裡廢棄的小小火車站。彼時夕陽西下,彎彎長長的火車軌道,最適合拍夕陽落日的大片了
文章整理來源;紫塞旅遊網 頭條號紫塞風韻 版權歸原作者所以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可快速添加小編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