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吃什麼,怎麼吃以及怎麼吃好一直是我們日常所討論的,對於任何人來說吃飽或者是有的吃才是最基本的需求。
的確如此,尤其在我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個類別,從平民百姓到企業家等等,人家都會十分注意飲食的需求,在網上甚至還流傳著哪個國家有泛濫的物種無法解決,可以交給我們來吃這樣引人發笑的說法。
在飲食文化如此豐厚的我國,當然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的,我們國家速來以禮儀之邦著稱,飲食文化自然也不會脫離禮儀,在飯桌上,從碗到筷子,從菜到人都有著方寸之間的把握。
就比如如何擺放筷子,筷子應該擺放在碗的哪裡,在待客時菜應該做些什麼,或者是在待客的時候應該準備什麼,都有著十分的講究,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樣一條俗語,是關於待客的時候應該擺什麼菜?
這句俗語就是: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俗語中的三盤菜不是指具體的某三盤菜,重點在於這三字上面,也就是說在待客的時候不能只擺三盤菜。
你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認為是不是擺三盤菜不夠多,不夠客氣,不夠體面,應該多做幾盤,這樣才能顯示對客人的尊重,其實並不是這樣。這裡不讓大家擺三盤菜其實另有原因。
這裡的三是與我國古代的一種三俗文化有關,這三俗文化一般都用於祭祀中,而祭祀與禮儀在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而在另一方面是相互矛盾的。
我國古代在祭祀中三一般都是在祭拜祖先或者是神仙會用到的,一般這裡的三指的是三牲,也就是豬牛羊,都是在祭拜祖先的時候,或者是求佛拜神的時候才會用到這三樣東西,而家中來了客人還是用三盤菜招待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分歧,所以說大家都會規避掉用三盤菜來招待客人,這也是對客人的一種尊重。
其實在現在看來這種文化可以說是有一些迷信了,兩個人情誼深厚時,可以不去計較這些小事,反而是招待客人的時候,也就是不熟的人的時候才會注意這些細節,而且對方也不一定知道,但是我們在心中也要注意這些禮儀。
雖然已經沒有古代那麼重視,但它真正的價值在於要我們重視民俗文化,而不是用來警示我們什麼,的確如此,隨著時代的變遷,許許多多的無形的精神財富已經被我們所忽視。
雖然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仍然應該重視起來,不要讓這些真正的精粹流失掉。那麼不知道各位讀者又知道些什麼關於禮儀的俗語呢?歡迎評論,並與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禮儀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