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這些防寒保暖的方法別輕信!都是假的……

2021-02-12 上海崇明

熱量不可能憑空產生,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真正自己發熱的材料。其實大多數纖維都有「吸溼放熱」的功能,區別在於造價不同,放熱效果也不一樣。

決定皮下脂肪厚度的是能量攝入和消耗的比例,當攝入大於消耗時,脂肪就會增多,反之減少。低溫會刺激身體代謝率增高,也包含脂肪代謝,寒冷且能量供應充足時確實會促進脂肪合成,但脂肪代謝速度未必減慢。

所謂的「火氣旺」只是年輕人新陳代謝率較高而已,寒冷會對身體尤其是骨關節產生刺激,如果不注意腿和腳的保暖,會增加骨關節炎和風溼等疾病的發生率。

加溼器使用不當有可能導致呼吸道疾病,但這不是加溼器的錯,而是使用不當所致。若加溼器吸附和滋生細菌、病毒後未被及時清潔,或加溼器中水質不好,人體吸入含菌的水霧就會引發呼吸道疾病。

單純依靠吃補品來增強免疫力抗寒並不可行,補品攝入過多會增加身體負擔甚至影響肝腎功能。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是均衡飲食,適度鍛鍊,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喝酒不僅不能暖身,還容易感冒。酒精刺激毛細血管擴張,使血液循環加快,人體感到溫暖,但這是短暫性發熱。酒後人體熱量消耗增加,會導致體溫下降,讓人更加寒冷。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m

相關焦點

  • 冬季凍出五種病!防寒保暖有方法
    而且寒冷的冬季總是會凍出病來,下面跟小編了解下凍出的六種疾病,那麼冬天該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呢?  人的正常內部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倘若下降到35度,低溫症的症狀就開始出現。一開始人還能保持清醒,並通過寒戰來升高體溫。然而當體溫下降到33度,人就可能失去部分記憶。體溫28度時,大多數人會失去意識並因此而嗆水。
  • 【重要提醒】超強寒潮來臨,這些防寒保暖小知識要記牢!
    冬季防寒保暖並不困難,比如戴圍巾帽子、穿羽絨服、使用取暖器材、吃一些食物禦寒等等,除了這些方法你還知道有哪些防寒小常識呢?    1、洗臉次數別太多    在冬天,應該儘量減少洗臉的次數。洗臉時也不要使用過熱的水,水溫過高一方面會直接灼傷皮膚,另一方面也會把臉上的油脂衝洗乾淨,就起不到保護皮膚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膚乾裂。
  • 順長物業提示廣大業主:注意防寒保暖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不信謠 不傳謠 預計,今明兩天(11月24日至25日),北京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早晚氣溫低,體感寒冷明顯,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氣象部門提醒,今明兩天北京以晴到多雲天氣為主,適宜開窗通風和戶外活動,但空氣乾燥,需勤補水保溼,注意用火用電安全;早晚氣溫低,體感寒冷,注意防寒保暖。冬季乾燥嘴唇易起皮 幾點保溼小常識你需要知道冬季悄然而至,到了冬天,棉衣、棉鞋、圍巾、手套等保暖利器就派上用場了。
  • 冬季皮膚癢 這些止癢方法千萬別做
    冬季大風寒冷,人體很容易缺水引起皮膚乾燥,而皮膚乾燥又極容易導致皮膚瘙癢。
  • 冬季騎車須知:要風度更要溫度
    實際上因為溫度降低的關係,騎車有很多地方就與平常不同,今天特別列舉6個冬天騎車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各位騎士能夠注意到這些小細節,讓冬季騎車也變得更加安全!   首先,冬天騎車更要以防風為主軸,尤其騎車時體感溫度會比實際溫度來的更低,所以要特別注意防風保暖。另外,末梢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雙手容易凍僵,更會影響車輛的操作,手套更是必備,而且建議長手套能將衣服袖口包覆避免冷風灌入,保暖效果更好。當然如果你的車輛有加溫把手或加溫坐墊,就別吝嗇地把它開啟吧!
  • 天氣冷了,佛山醫生提醒:防寒保暖別忘防「耳聾」
    天氣寒冷,請注意防寒保暖,並注意室內通風,慎防一氧化碳中毒。今年63歲的廖叔身體一直不錯,也每天堅持運動。然而近段時間,他卻突然發現自己右側的耳朵出現了耳聾聽不清的狀況。「剛開始一邊耳朵有點耳鳴、發悶,然後感覺有點聽不清了。」一向聽力沒有任何問題的廖叔剛開始並沒有往耳聾的方向考慮。「那天早上天氣有點冷,而且風也挺大,以為是吹風后受涼感冒影響所致。」
  • 【五和醫養堂】今年冬天格外冷,最實用的保暖方法有這3個!
    冬日的寒流常常讓人縮手縮腳、瑟瑟發抖,很多人就想方設法取暖——蜷著身子,被子蒙頭呼呼大睡;室內開空調,門窗卻緊閉;為了抵禦寒冷,裡面穿著保暖內衣、毛衣毛褲
  • 天氣寒冷,腳部發冷怎麼辦,五個腳部保暖方法幫大忙
    隨著寒潮的來襲,天氣也越來越冷,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冬季保暖要先從腳部開始。
  • 河東區園林植物防寒工作穩步推進
    為保護河東區園林綠化養護成果,提升冬季城市景觀水平,確保各類綠化苗木植物安全過冬,河東區城管委統一安排、細緻部署,按照《天津市園林植物防寒工作導則》、《天津市綠化條例》、《天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導則》規定,積極開展植物冬季防寒、防風工作。
  • 從冬至吃餃子說起,談談冬季身體保健
    因為冬季北方蔬菜水果不是很豐富,而餃子中可以包好幾種食材,對健康很有好處。冬至吃餃子選擇什麼餡兒比較好?餃子餡多種多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很多人會選擇羊肉餡的。理由是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溫養臟腑的作用。的確,在大冬天應適當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如韭菜、大蔥、牛羊肉等動物類食物,有助於溫陽保暖,利於養生。
  • 這8個部位要注意保暖!
    人體有8個部位非常怕冷,在日漸寒冷的天氣裡,要格外注意保暖哦!  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往往不足。最好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疏通經絡的作用。
  • 防寒「神器」隱患大!不少騎電動車、摩託車的人都在用【覆車之戒】
    雖然防寒,卻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點擊下方觀看視頻↓↓】近日,在安溪縣城區的一條道路上,一輛行駛的摩託車突然失控,左右搖擺了幾下,重重摔倒在地。雖然駕駛員佩戴了頭盔,還是頭破血流。安溪縣交警大隊茶都中隊民警 王鵬森:根據我們的調查,該摩託車行駛至事故路段時,摩託車的駕駛員膝蓋頂住「擋風被」,「擋風被」又連著車把,致使車輛轉動出現問題,導致該事故發生。無獨有偶,在另一路段,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交通事故。
  • 【冬季話養腎】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冬日養腎防寒。養腎防寒,冬季是藏匿精氣的時節,立冬過後,天地閉塞,陽潛陰施,陰邪寒氣容易凝滯收引,導致人體陽氣虛弱,氣機、血運不暢,從而引發舊疾。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因此,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
  • 養生|冬季泡腳,保暖又養生,但要注意五大禁忌
    今年天氣格外冷,好多人為了保暖,選擇用熱水泡腳,可起到促進保暖的作用,不僅對於增強血液循環很有效果,還有一定的養生效果。
  • 冬季泡腳別亂來 方法用對了才能起效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習慣晚上泡腳養生。因為白天在外奔波了一天,加上冬季天氣冷,不少人喜歡用熱水泡腳,想通過此方式消除身體疲勞,同時幫助自己暖身。但是要記住的是,冬季泡腳可不是隨便泡一泡,就能夠對身體起到保健作用。想要起到好的養生效果,必須學會正確泡腳。那麼冬季該如何正確泡腳呢?
  • 這樣的氣溫差該如何防寒呢?
    日本的氣候分布北日本——北海道開始到東北地區北日本,是冬季日本最為寒冷的地區。氣溫很低,冷的時間也很長。尤其是北海道,進入十一月中下旬後,最高的溫度也是零下,而且經常會下雪。一到下雪天,道路就會變得非常滑。所以冬季想去北日本旅行的童鞋們,要穿防滑的靴子哦。
  • 冬季手腳冰涼 保暖養生需注意三點
    冬季許多人飽受手腳冰涼之苦,中醫上認為,陽氣不足容易導致手腳冰涼,其中,女性冬季手腳冰涼的情況較多。
  • 斂陰護陽,冬季養生重在「藏」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冬季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則翌日精力充沛。上班族要儘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易誘發心梗、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
  • 冬季手腳冰涼、容易感冒?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嘉賓主持李然,屬於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
  • 【仲景養生】冬季心腦血管病易復發 愈風寧心片防治正當時
    進入冬季之後氣溫驟降,冷酷逼人,人們穿上了保暖衣、褲,羽絨服、棉靴等禦寒「裝備」,但就這些也不足以使平時怕冷的人達到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