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體哪裡最怕冷?這8個部位要注意保暖!

2021-02-13 人民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ID:jjrbwx)

  昨日23時25分迎來了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進入小雪節氣後,強冷空氣活動更頻繁,而北方多地也迎來了今冬首次大面積暴雪。僅在北京,城區的最大積雪厚度就達15-20釐米,最低氣溫也跌至-2℃。降雪結束後,冷空氣來襲,各地將遭遇強降溫。你知道嗎?人體有8個部位非常怕冷,在日漸寒冷的天氣裡,要格外注意保暖哦!

  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往往不足。最好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疏通經絡的作用。

  腰部是腎之腑,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男性會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女性則容易月經紊亂,出現痛經等。天冷時一定要穿中長外衣,不要讓腰部裸露。平時可用雙手搓腰: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每天早晚各做50次,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頭部是身體的主宰,一旦受寒,會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等症狀。頭部還是最不善於留住熱量的部位,天越冷越要給頭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蓋住前額的。此外,每天清晨用梳子多梳幾次頭髮,使頭皮微熱,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通暢。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處,這使它格外嬌貴。一旦受寒,頸椎病、咽炎等病就會接踵而至。冬天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最好都穿有領子的衣服,外出一定要戴圍巾,以免脖子受涼。

  膝部受涼會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保護膝關節的關鍵是保暖防寒,戴上護膝或選擇膝部加厚的秋褲,注意運動不要過量,雨雪天更不能讓膝關節受涼、受潮。

  耳朵的熱量很容易散發,再加上皮膚薄,容易長凍瘡。建議大家外出時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如戴上耳罩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

  鼻黏膜一旦接觸冷空氣,會導致黏液分泌減少,鼻子的「屏風」作用變差,進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因此外出別忘了戴上口罩。當然,還可以每天按摩鼻翼: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搓熱後,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能增強鼻部血液循環,提高耐寒能力。

  背為陽中之陽,如忽視背部保暖,容易受風寒入侵,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氣好的時候,別忘了給後背來個「日光浴」,熱流會讓全身舒服。新聞深一度

來源綜合生命時報、中國天氣網

本期編輯:胡洪江、蔣波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怕冷穿太多反而易受寒!保暖抗寒秘訣:這6部位千萬冷不得!
    冬天大家開始拿出冬季厚實保暖的衣服,衣物也多穿好幾重。雖然在臺灣冬季的氣溫沒有到非常寒冷,氣象局日前也預測今年可能又是暖冬,氣溫相對偏暖,不過臺灣天氣實在難捉摸,尤其一旦溫差超出身體調節機制的負荷,很容易讓健康跟著出狀況。不過,衣服穿多不如穿巧,了解身體一些需要特別注意保暖的部位,重點保暖,才能更有效地抗寒。
  • 冬季手腳冰涼 保暖養生需注意三點
    那麼,寒冷天氣保暖養生需注意哪些呢?1、冬季溫補需內調。寒冷的冬季,注意要飲食均衡,適當多吃點牛羊肉等肉類食物可補陽氣,另外,韭菜、大蒜、洋蔥也有助於增長陽氣,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具有補腎的功能。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四肢冰涼要怎麼保暖 試下敲大腿
    身體也變得十分的怕冷,只要冷風吹過就容易打冷顫。長期四肢冰涼可不是好事,會損傷身體健康的。因此要及時做好保暖準備,那麼該怎麼保暖四肢呢?這幾個中醫養生小技巧,保暖效果很是不錯,可以了解一下。生活中不少女人都有出現下半身體寒的問題,記住了這樣的情況多半與下半身的血液流通不夠通暢有極大的關係。
  • 降溫8℃+大風預警!立冬來了,注意保暖多穿
    ☆溫補為主,不盲補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 健康養生丨秋冬關節疼痛發癢?試試這招
    你知道我們身上哪裡最怕冷嗎?不是頭部,也不是腹部,而是膝蓋!
  • 4個保暖方法,讓身體如暖爐!
    最近降溫了,冬衣都拿出來穿上了,但是還是覺得冷,特別下雨又颳風的時候,身體從骨子裡畏寒,覺得冷,就差沒有出門把被窩披身上了。對於天生就手腳容易冰冷的妹子來說,一到晚上就更加難受,因為晚上睡覺腳都是冷的。如何能夠緩解這種狀態呢?
  • 天冷了降溫了關心朋友的說說句子 天冷了注意保暖加衣表情動態圖片
    1、天冷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溫暖;領子叫關懷;袖子叫體貼;扣子叫思念;讓這件外套緊緊伴著你渡過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4、天地寒,夜漫長,冬來寒冷風中揚;早也忙,晚也忙,在忙也要表衷腸;早上床,晚起床,天冷記得加衣裳;多運動,不著涼,身體健康萬年長。快樂過冬哦!
  • 冬天露腳踝竟然有這麼大的健康隱患!
    但醫學專家告誡,在追求時尚的同時,你的身體已經埋下了健康隱患。首先,腳踝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承重關節,由於該部位皮下脂肪薄弱,所以保暖性能較差,冬季寒冷,如果把腳踝裸露出來,容易發生凍瘡,出現局部青紫、瘙癢、潰爛等現象。
  • 天冷了關心朋友的說說話語 天冷了注意保暖加衣表情動態圖片
    1、天冷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溫暖;領子叫關懷;袖子叫體貼;扣子叫思念;讓這件外套緊緊伴著你渡過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2、也許是因為清風,單薄的我有了些許涼意;也許是因為天氣,思念的我總把你掛記,也許是因為想你,也許是因為念你,發個信息告訴你,天冷注意保身體。3、最近天氣老耍酷,不是降溫就下霧。
  • 養生|冬季泡腳,保暖又養生,但要注意五大禁忌
    一、泡腳的功效泡腳可以清潔腳部,保證腳部衛生,對於緩解腳部的肌肉酸痛很有幫助,因為通過泡腳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腳部疲勞。每天晚上泡腳,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經絡,緩解身體的疲勞,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有助於提升自身抵抗力,預防疾病產生。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用熱水泡腳10~15分鐘,除了可以保暖,還對於緩解精神疲勞、改善睡眠很有幫助。
  • 冬天天冷注意保暖早安簡訊表情包發朋友
    如果你不幸不小心打了個噴嚏,請記得,那一定是我在想你哦!告別寒冷妙方: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對著一個不認識的美女說,我得了怪病,需要找個人靠在一起才能緩解,然後就一直在她身上蹭,過一會就暖和了,百試百靈,絕對有效,要是被打,概不報銷。要想身體好,保暖要做好!要想身體不感冒,注意添衣是關鍵!天涼了,希望朋友有我的祝福加上你的保暖,依然健康快樂常在!注意,注意!今天天氣降溫,需多穿衣服,多喝水。
  • 怕冷的人試試這道四色雞湯溫補藥膳
    中醫認為,烏雞性溫,可以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枸杞有溫和的補腎作用;百合滋陰潤肺;黃芪益氣滋陰兼溫腎。製作時還可加入少許黨參,更具補氣溫陽的功效。身體虛弱、疲勞乏力、怕冷的人可用這道藥膳來補益身體。       老年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尤其適宜,因為烏雞湯有助補充雌激素。但是,有小葉增生和子宮肌瘤的女性不宜過多食用。
  • 【96.8健康】開啟身體自帶的8個「小暖氣兒」,再冷咱也不怕~
    這大冷天,出個門,除了縮脖端腔,還得一邊呵氣一邊搓耳朵!別笑,你也是這造型!
  • 天冷了早上好圖片,2020冬天早上好表情,降溫了注意保暖問候語
    如果你不幸不小心打了個噴嚏,請記得,那一定是我在想你哦!注意,注意!今天天氣降溫,需多穿衣服,多喝水。我的提示沒有華麗的詞語,只是提醒大家多添衣多喝水。祝大家身體健康。天氣涼了,爸爸媽媽,你們在家要注意身體,不要勞累,吃喝得當,經常出來曬曬太陽。你們身體安康是孩兒最牽掛的事,願你們一切安好。要想身體好,保暖要做好!要想身體不感冒,注意添衣是關鍵!
  • 這所中學禁止學生冬季卷褲腿露腳踝|關注
    一到冬天呀,這「露腳踝」這種所謂的時尚就在校園內流行起來。個別愛美的同學將褲腿捲起來,開啟露腳踝模式。上身穿得很厚實,下身卻露著腳踝。有些同學認為,腳踝是下半身最瘦的地方,露出腳踝既能顯腿長,還能在視覺上「減掉」十幾斤(小媒君「年少輕狂」時也是這樣想的)。近日,河南開封市宇華實驗高中就用打油詩的方式禁止學生在校期間「卷褲腿,露腳踝」。
  • 冬天畏寒怕冷,該怎麼辦?
    通俗點說,有人怕冷,有人不怕。這種「怕冷」現象,在中醫理念中,則有專用名詞解釋——「畏寒」。中醫論「寒」,有辨證、有具體症狀,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有關「寒」的三種情況:畏寒,是指在身體受到外在寒邪侵襲,或自身陽虛陰盛或機體機能失調所造成。通俗點說,感覺到冷,加了衣服後不冷了,就是「畏寒」。
  • 身體瘦肉、血氣不足的女性在冬季吃什麼最補?
    這也許是體質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出現這樣的情況更多的是與這2為怕冷女性的身體情況有關。她們看起來就很瘦弱,總有些弱不禁風的感覺,類似這樣的人身體裡的脂肪少,禦寒能力弱。體內血氣不足的女性在一般情況下都比她人要怕冷。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在同樣的室溫下,會感覺更冷一些。 那怎麼辦?其實身體瘦弱、血氣不足的女性還是比較多的,在飲食上是否有些建議可改善呢?
  • 「吃貨」要注意:這8種常見肉最好別吃!
    適用人群:雞肉肉質細膩,對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等症狀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烹調方法:為了保持其低脂肪的優點,最好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相反,香酥雞、辣子雞、炸雞等經過油炸,不僅損失營養成分,熱量也比較高,不利健康。2.
  • 陽氣不振,體寒擾人:寒虛的身體,用對3個方法能「暖」回來
    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症狀,常見因素有不愛運動、不注意保暖、飲食不調等等,手腳冰涼、易感冒、疲勞乏力、舌苔發白、腹瀉、下肢水腫、女性月經不調、夜尿多等是體寒主要的症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女性更是體寒的常見人群,因此,我們要學會調理身體,讓身體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