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畏寒怕冷,該怎麼辦?

2021-02-12 五和堂醫養

近來降溫,很多朋友開始關注到溫度變化,冷是真冷,不過每個人似乎對冷的感覺不一樣:溫度初降,有人瑟瑟發抖,有人短袖依舊。

通俗點說,有人怕冷,有人不怕。這種「怕冷」現象,在中醫理念中,則有專用名詞解釋——「畏寒」。中醫論「寒」,有辨證、有具體症狀,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有關「寒」的三種情況:

畏寒,是指在身體受到外在寒邪侵襲,或自身陽虛陰盛或機體機能失調所造成。通俗點說,感覺到冷,加了衣服後不冷了,就是「畏寒」。畏寒實則反映的還是人體自身的失調,給邪氣可乘之機,讓邪氣易於入室,素體陰陽不和,所謂「陽虛則外寒」是也。

中醫解析「惡寒」,是常見的外感表症,即凡患者自覺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能緩解的,稱為惡寒。

寒戰,是一種具體的症狀名,解析為「形寒做顫抖狀」。通俗點說,就是冷的發抖。如瘧疾的先寒後熱,其中的「寒」,就多指寒戰。

惡寒與寒戰皆為「症狀名」,可見若是出現這兩種情況,多數時候都需要及時就醫了。相對而言,畏寒與人的「素質本弱」有關,看似沒有明顯的急需處理的症狀,但實際上反映了身體的虧虛。

中醫認為:先天不足,稟賦虛弱;房室不節,腎氣虧損;勞倦過度,耗損正氣,形氣受傷;七情過極,損傷臟腑,久而不復;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不能化生精微,氣血虧虛,內不能和調於五臟,外不能灑陳於六腑,漸至表裡俱虛;起居失常,勞逸失度,損神傷形,耗氣傷血;外感六淫,遷延失治,表邪入裡,損傷臟腑,久則正氣耗傷,久而不復;大病之後,失於調養。總不外先天與後天兩方面因素。那麼,冬天畏寒該怎麼辦呢?

鐵劑可以有效的補充鐵元素,提高血紅蛋白的濃度,血液中的攜氧量增多,組織能量代謝旺盛,就能產生熱量來抵禦寒冷。

所謂「寒從腳下起」,腳部寒則全身寒,機體抵抗力下降,病邪便乘虛而入。所以我們晚上睡前養成泡腳的習慣,中醫稱睡前一盆湯。

運動可以加速全身血液循環,加速體內熱量的釋放。冬季才剛剛開始,畏寒怕冷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時也要注意飲食,提高禦寒能力。

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畏寒反映了身體的一些虧損,也許在生活中沒有明顯的病症,卻真實地反 映出身體的狀態。怕冷的朋友們,冬季該補就補起來。也祝福所有朋友,都能溫暖過冬。

振東集團多年研發200款功能保健食品,只爭全國第一。誠邀有理想、有追求的精英加盟,共同打造第二個上市公司,可做原始股東。了解更多招聘信息,點擊下方視頻。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冬季畏寒,怎麼辦?三種常用食物幫您度過一個完美冬天
    很多朋友都特別的怕冷,在寒冷的冬季,大家變得更加的畏寒,冬日畏寒到底該怎麼辦呢?
  • 冬天手腳怕冷怎麼辦?
    冬天手腳怕冷怎麼辦1.睡前泡腳睡前用熱水局部泡手、腳,不但可以促進末梢的循環,還有幫助睡眠的作用。泡腳可以放入生薑、紅花等其他中藥材。女性如果經常出現冬天腳怕冷,可以用一個水桶裡面裝入熱水+米酒+薑片(熱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泡腳。
  • 冬天吃什麼不怕冷?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怕冷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1.缺鐵的人由於血紅素較少,影響了血液的攜氧能力,導致組織能量代謝發生了障礙,人會因產生的熱量不足而感到異常寒冷。2.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時,血液循環減慢,產熱不足,就會比較怕冷。3.血壓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環不足,人體組織同樣得不到足夠的氧和能量,也會畏寒。
  • 天冷畏寒怎麼辦?6大省城專家有妙方.
    這麼怕冷,可能是因為體虛。畏寒多是身體受到外界寒邪侵襲,或自身陽虛陰盛,或機體機能失調所造成。《素問·調經論》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進一步說明虛症容易使寒邪入侵人體,久之反客為主,產生內寒。怕冷的主要群體為女性、年老體弱、各種手術後的病人,尤其到了冬令時節,他們的症狀更為顯著。很多人出現手腳冰涼、畏寒、畏冷經常感到頭暈、倦怠、乏力、氣虛。
  • 寒性體質的人冬天該怎麼辦?
    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缺鈣,會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奶製品、豆製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許多女性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即使在有暖氣的房間裡,也常常手腳冰涼,鐵的攝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怕冷的女性可適當多攝入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等。
  • 冬季多寒溼 畏寒該怎麼辦
    溼邪有寒溼和溼熱兩種:冬季多寒溼,人的唿吸系統最畏寒,兒童則因為免疫系統還不成熟,在溫差變化比較大、溼度比較大的時候,更容易得唿吸道感染病,再加上溼邪的纏綿難愈的特徵,所以病程會比較長。溼熱,是熱與溼同時侵犯人體,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
  • 【養生保健】林國華:怕冷的女人老得快
    怕冷的女人老得快「冷美人」要留心肝腎,多吃羊肉、雞肉、桂圓、當歸等溫補食品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副主任 林國華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主任林國華表示,怕冷的女人常因肝腎功能失調,所以較一般正常女性容易衰老,故有「怕冷的女人老得更加快」之說。女性怕冷,緣於陽虛和陰盛林國華教授說,女性怕冷的現象,中醫認為:「陽虛則寒」,「陰盛則寒」。所謂「陽虛則寒」,是指當陽氣虛損時,氣血就不能溫煦臟腑和四肢末端,很多手足冰涼的病人都是由此而來。
  •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這4個壞習慣,會讓你越來越怕冷!
    末梢循環偏差冬天氣溫的降低,導致血管收縮,當血液循環的能力降低後,指尖和腳尖等末梢神經循環能力降低,阻礙血液循環系統的運行。陽氣不足如果在保暖衣物充足的情況下,手腳仍然冰涼,就應該是體內陽氣不足造成的。
  • 艾灸3穴,整個冬天不再冷!
    天冷了只能被「寒冷」支配艾灸3穴,整個冬天不再冷!
  • 冬天進補宜多食此湯,不僅畏寒得到改善,來年春天無病痛
    冬天適合家人喝此湯,出乎意料的鮮,營養豐富,暖身又暖胃。大雪即將到來,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而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溫度也隨之變得更冷了,我們不僅要隨著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添衣物,這時更需要冬天進補了,俗話說得好「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所以,千萬不能錯過這個進補的好時機。
  • 陽池穴:讓你冬天不再怕冷
    陽池穴,經穴名。出《 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別名:別陽。「陽池穴」。「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
  • 羊肉三吃:餵飽肚子不怕冷
    ⎊ 冬天吃咩咩咩,我不怕不怕冷 ⎊最近上海一直很冷,鍋妹一直期待著哪一天氣溫能回升一些。直到今天翻開日曆,發現還有兩天就是立冬!又胖又怕冷的鍋妹,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想要冬天抗寒不發胖,就必須在飲食上下功夫。多吃紅色食物,諸如西紅柿、紅薯、胡蘿蔔、山楂、紅棗等,能有效的提高免疫能力,進而抵禦風寒。當然,說到抗寒食物,不得不提的就是羊肉。
  • 原來是體內缺了它,想要補氣養血、滋陰潤燥,冬天就這麼吃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有這些問題:面色淡白或萎黃掉發,頭髮乾枯、生長慢
  • 冬天手凍傷了發癢怎麼辦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關注冬天來臨,要格外重視手部皮膚的護理,冬天手凍傷了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健康】冬季總是腳臭怎麼辦?
    核心提示:冬季鞋襪都比較厚,容易出汗,汗液揮發不好就容易產生臭味,腳臭的問題困擾了很多人。  女性怕冷,往往冬天一到就趕緊換上雪地靴來保暖,暖和是暖和了,腳臭也隨之而找上門,就算普通的保暖鞋襪,也似乎有股子餿味兒,明明沒有腳氣,為什麼還是會腳臭呢?
  • 不怕冷的秘密竟然是瑜伽和冥想…
    還有人以冬天為藉口不練瑜伽Wim Hof
  • 感冒衝劑到底該不該喝?
    如何判斷感冒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最常見的類型就是風寒和風熱,風寒感冒,怕冷重,發熱輕,無汗,頭身疼痛較重,流清涕,咽癢,咳白稀痰,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適合服用感冒清熱顆粒、通宣理肺口服液等。風熱感冒,發熱重,怕冷輕,有汗,頭身疼痛較輕,流濃涕,咽痛,咳黃黏痰,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適合服用柴銀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此時服用感冒衝劑可能會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