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凍出五種病!防寒保暖有方法

2021-02-12 國人健康在線

冬天氣候寒冷,是各種疾病的好發季節。而且寒冷的冬季總是會凍出病來,下面跟小編了解下凍出的六種疾病,那麼冬天該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呢?


  人的正常內部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倘若下降到35度,低溫症的症狀就開始出現。一開始人還能保持清醒,並通過寒戰來升高體溫。然而當體溫下降到33度,人就可能失去部分記憶。體溫28度時,大多數人會失去意識並因此而嗆水。體溫低於21度,四肢的血管紛紛收縮,血液回流,血壓急升,心臟病可能因此發作,距離死亡也就不遠了。


  冬天的時候穿少了,每次受到冷風吹腿都會疼,晚上骨頭裡疼的厲害,睡不著覺。產生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可能是以前腿腳受過風寒溼等侵襲,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免疫力逐漸低下,一遇冷風誘發所致。另外也可能是身體腎陽虧虛引起,陽虛身體就會肢冷怕冷。

  寒冷是誘發關節炎和風溼因子的一個強大的外在因素,不可忽視,請大家注意。


  如果冬天穿著單薄又長時間在室外吹寒風,臉部受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面癱。

  預防面癱主要從減少寒風刺激入手。開車、睡覺不要長時間開窗戶吹冷風,戶外要戴好圍脖,口罩裹住面部。如果發生面癱,應及時到專業醫院接受抗病毒、激素、神經營養藥等對症治療。


  凍瘡常見於冬季,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覆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復發。

  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溼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痺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溼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溼、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生。


  體表溫度的降低會導致鼻黏膜中的毛細血管收縮,隨後血管供血量減少,免疫細胞數量也會下降,進入鼻腔的病毒會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細胞。

  雖然低溫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但是卻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讓那些已經感染病毒卻沒有明顯症狀的人病情加重。因為受凍而導致的感冒往往不容易治療,且治好後也容易反覆發作。


  為了防寒,大家往往裡三層外三層地添加衣服,把自己裹得緊緊的,高領毛衣、小馬甲、厚棉衣,總之,能禦寒的東西都用上了,以為這樣才能保暖,其實,穿得多了,人體自身體溫調節機能會下降,反而容易發燒感冒。同時,衣物過緊,人體血液循環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反而不利於保暖。


  要選擇輕而保暖的羽絨服或者能抵擋寒風的皮衣,裡面可以穿一件稍寬鬆的柔軟毛衫,但不要讓領口太緊,否則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


  另外,有些市民為了擋風,愛把圍巾圍在嘴上,或著戴上口罩,把鼻子和嘴都藏起來。其實,圍巾如果圍在嘴上,當人在呼吸的時,細小的羊毛纖維和細菌就會被吸入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

  如果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鍊,對冷空氣的處理功能被人為地減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所以,戴圍巾要把嘴巴和鼻子露出來以保持呼吸暢通;如果不是空氣汙染嚴重,儘量別戴口罩。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重要提醒】超強寒潮來臨,這些防寒保暖小知識要記牢!
    冬季防寒保暖並不困難,比如戴圍巾帽子、穿羽絨服、使用取暖器材、吃一些食物禦寒等等,除了這些方法你還知道有哪些防寒小常識呢?    1、洗臉次數別太多    在冬天,應該儘量減少洗臉的次數。洗臉時也不要使用過熱的水,水溫過高一方面會直接灼傷皮膚,另一方面也會把臉上的油脂衝洗乾淨,就起不到保護皮膚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膚乾裂。
  • 【五和醫養堂】今年冬天格外冷,最實用的保暖方法有這3個!
    冬日的寒流常常讓人縮手縮腳、瑟瑟發抖,很多人就想方設法取暖——蜷著身子,被子蒙頭呼呼大睡;室內開空調,門窗卻緊閉;為了抵禦寒冷,裡面穿著保暖內衣、毛衣毛褲
  • 順長物業提示廣大業主:注意防寒保暖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不信謠 不傳謠 預計,今明兩天(11月24日至25日),北京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早晚氣溫低,體感寒冷明顯,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氣象部門提醒,今明兩天北京以晴到多雲天氣為主,適宜開窗通風和戶外活動,但空氣乾燥,需勤補水保溼,注意用火用電安全;早晚氣溫低,體感寒冷,注意防寒保暖。冬季乾燥嘴唇易起皮 幾點保溼小常識你需要知道冬季悄然而至,到了冬天,棉衣、棉鞋、圍巾、手套等保暖利器就派上用場了。
  • 冬季,這些防寒保暖的方法別輕信!都是假的……
    決定皮下脂肪厚度的是能量攝入和消耗的比例,當攝入大於消耗時,脂肪就會增多,反之減少。所謂的「火氣旺」只是年輕人新陳代謝率較高而已,寒冷會對身體尤其是骨關節產生刺激,如果不注意腿和腳的保暖,會增加骨關節炎和風溼等疾病的發生率。
  • 天氣寒冷,腳部發冷怎麼辦,五個腳部保暖方法幫大忙
    隨著寒潮的來襲,天氣也越來越冷,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冬季保暖要先從腳部開始。
  • 常識|日本的冬天到底有多冷?這樣的氣溫差該如何防寒呢?
    日本的氣候分布北日本——北海道開始到東北地區北日本,是冬季日本最為寒冷的地區。氣溫很低,冷的時間也很長。尤其是北海道,進入十一月中下旬後,最高的溫度也是零下,而且經常會下雪。一到下雪天,道路就會變得非常滑。所以冬季想去北日本旅行的童鞋們,要穿防滑的靴子哦。
  • 河東區園林植物防寒工作穩步推進
    為保護河東區園林綠化養護成果,提升冬季城市景觀水平,確保各類綠化苗木植物安全過冬,河東區城管委統一安排、細緻部署,按照《天津市園林植物防寒工作導則》、《天津市綠化條例》、《天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導則》規定,積極開展植物冬季防寒、防風工作。
  • 【冬季話養腎】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冬日養腎防寒。養腎防寒,冬季是藏匿精氣的時節,立冬過後,天地閉塞,陽潛陰施,陰邪寒氣容易凝滯收引,導致人體陽氣虛弱,氣機、血運不暢,從而引發舊疾。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因此,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
  • 養生|冬季泡腳,保暖又養生,但要注意五大禁忌
    今年天氣格外冷,好多人為了保暖,選擇用熱水泡腳,可起到促進保暖的作用,不僅對於增強血液循環很有效果,還有一定的養生效果。
  • 冬季養生三要點 起居飲食運動有學問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季自立冬日起至立春前一日止,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生活起居、飲食調養、運動鍛鍊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一、生活起居
  • 從冬至吃餃子說起,談談冬季身體保健
    因為冬季北方蔬菜水果不是很豐富,而餃子中可以包好幾種食材,對健康很有好處。冬至吃餃子選擇什麼餡兒比較好?餃子餡多種多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很多人會選擇羊肉餡的。理由是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溫養臟腑的作用。的確,在大冬天應適當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如韭菜、大蔥、牛羊肉等動物類食物,有助於溫陽保暖,利於養生。
  • 斂陰護陽,冬季養生重在「藏」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冬季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則翌日精力充沛。上班族要儘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易誘發心梗、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
  • 冬季手腳冰涼、容易感冒?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嘉賓主持李然,屬於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
  • 冬季騎車須知:要風度更要溫度
    實際上因為溫度降低的關係,騎車有很多地方就與平常不同,今天特別列舉6個冬天騎車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各位騎士能夠注意到這些小細節,讓冬季騎車也變得更加安全!   首先,冬天騎車更要以防風為主軸,尤其騎車時體感溫度會比實際溫度來的更低,所以要特別注意防風保暖。另外,末梢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雙手容易凍僵,更會影響車輛的操作,手套更是必備,而且建議長手套能將衣服袖口包覆避免冷風灌入,保暖效果更好。當然如果你的車輛有加溫把手或加溫坐墊,就別吝嗇地把它開啟吧!
  • 【健康護理苑】冬季養生五招,每招都值得好好珍藏!
    冬季頭疼通常是受寒引起的。具體來說又分幾種情況,如果是後腦勺痛,是膀胱經受寒;如果是前額痛,說明是陽明胃經受寒;巔頂痛,則是肝經受寒。有些人一到冬天就咳嗽,還伴隨著怕冷,咳出很多白痰,被醫生診斷為肺氣腫或老慢支,多為中老年人。有些人冬天特別容易哮喘,就是那種聳肩式的哮喘,吸氣吸不夠,所以吸好幾次,這種哮喘屬於腎的問題,叫腎不納氣。
  • 天氣冷了,佛山醫生提醒:防寒保暖別忘防「耳聾」
    天氣寒冷,請注意防寒保暖,並注意室內通風,慎防一氧化碳中毒。今年63歲的廖叔身體一直不錯,也每天堅持運動。然而近段時間,他卻突然發現自己右側的耳朵出現了耳聾聽不清的狀況。「剛開始一邊耳朵有點耳鳴、發悶,然後感覺有點聽不清了。」一向聽力沒有任何問題的廖叔剛開始並沒有往耳聾的方向考慮。「那天早上天氣有點冷,而且風也挺大,以為是吹風后受涼感冒影響所致。」
  • 冬季手腳冰涼 保暖養生需注意三點
    冬季許多人飽受手腳冰涼之苦,中醫上認為,陽氣不足容易導致手腳冰涼,其中,女性冬季手腳冰涼的情況較多。
  • 交運溫馨巴士關愛環衛工 送出200副防寒防刺手套
    環衛工人日常工作易被傷溫馨巴士準備防寒防刺手套「天氣冷了,環衛工不戴手套幹活太冷了,一個不小心被垃圾刺傷,好得也慢。」交運溫馨巴士通達分公司汽車北站愛心驛站的志願者朱麗萍介紹,附近的環衛工人每天清掃垃圾,垃圾裡少不了玻璃渣、竹籤等尖銳物品,現在天越來越冷,不少環衛工的手都皸裂了。
  • 【仲景養生】冬季心腦血管病易復發 愈風寧心片防治正當時
    這個季節、這個溫度,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老年人該如何安全度冬呢?冬季天氣寒冷,肌腠密集、血管收縮,很多老年人又不同程度的存在血管硬化,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誘發高血壓、心臟病、腦梗塞等,那麼嚴冬時節心腦血管病患者如何養生保健?
  • 家家幸福安康丨冬季養生:吃三樣,喝三樣,做三樣
    其次,冬瓜還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降低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乾燥的冬季不少人會有感到嗓子乾燥、痰多,雪梨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銀耳「強精、補腎、養胃、補氣」,還具有通便的功效,中老年人多吃銀耳有好處。這款湯清甜不膩,特別適合冬季飲用。牛肉最適合體弱者食用,能夠快速補充因為寒冷消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