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臺由雲南省中醫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添加關注,舉手之勞分享傳播中醫藥文化,造福人類健康,感謝您的支持!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季自立冬日起至立春前一日止,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生活起居、飲食調養、運動鍛鍊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一、生活起居
冬季氣溫較低、天亮較遲,在日出之前,林中植物尚未進行光合作用而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大氣層在天亮前結構穩定,空氣中積存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等各種汙染物質。凌晨外出鍛鍊易遭受寒氣、濁氣的傷害,並且容易增加誘發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寒為冬季的主時之氣,若氣溫驟降,或機體抵抗力下降,寒邪侵襲,常引起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病症,或致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急性發作、痺痛等病症加重,或誘發心肌梗塞、腦卒中等心血管病症。所以,冬季晨練特別是老年人冬季晨練時間不宜過早,應於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同時,也要注意顏面、四肢的保護,防止凍傷。
二、飲食調養
冬季氣候寒冷,陽氣閉藏,人體處於能量蓄積的時期,飲食宜溫熱,所以冬季飲食應多選含有優質蛋白質與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蛋類、豆製品、核桃、慄子等都是很好的冬季應季養生食品,同時,生冷、黏硬的食物,如人瓜果、冷飲、年糕、粽子等性質屬陰,容易傷陽,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冬季也要少食或忌食。同時,冬季又是進補強身的最佳時機,進補的方法有食補與藥補兩種,食補用食品藥膳、藥補用藥物藥劑。不論食補還是藥補,均應遵循辯證進補和不虛不補的原則。
三、運動鍛鍊
俗語云:「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冬天堅持適度的體育鍛鍊,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但冬天不宜運動過度,特別不宜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鍊,應避免陽氣、陰精的損耗,以符合養「藏」的養生要求。
通訊員:劍川縣中醫院/劉洪美
編 校:雷 婕 趙 斌 排 版:楊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