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個病人,中年女性,左乳房下脹痛,她說一打呃就痛得厲害。
老師察色按脈,說這是土侮木。原來這病人脈象右關獨大,本來是木克土的,現在土被鬱住了,反倒侮木,這樣的病人往往常飲食過度,吃得十分飽,十二分飽都不知放手。
老師說這樣疏土平木,用「治胃四藥」加理氣補氣的思路。
方子為:黃連8克,黃芩15克,乾薑12克,半夏15克,枳殼15克,桔梗15克,木香20克,生甘草8克,黃芩30克,當歸15克。3劑。
「治胃四藥」,就是黃連、黃芩、乾薑、半夏。
病人飲食不潔,右關鬱住,寒熱錯雜,升降失常,除了胃部有脹痛,還有引起乳房脹痛,因為乳房歸陽明胃經觀,乳頭歸厥陰肝經管。所以治療乳房脹痛問題,要把胃脹痛問題先解決了。
老師說,這四味藥可以治好很多胃病,這是一個寒溫並用的藥組,那些飲食不節,吃香辣燒烤,又喝冰凍啤酒的人,最容易得胃病。治療時需要用寒溫統一的思路,這就叫調和折中。
病人一打呃就痛,「呃逆者,胃氣之不順。」老師就加入枳殼、桔梗、木香,三味藥。老師說,這三味藥治療胃痛呃逆就有效。
久脹必虛,病人經常脹痛,就會消耗掉很多氣血,而顯露出疲倦的樣子。
所以用理氣藥消脹的同時,還要同時重視用到補氣。這種思路是從《傷寒論》上來的,張仲景的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就是專門治療虛人脹滿的。裡面既有理氣降氣的藥,還有補氣的藥。所以老師就加入黃芪、當歸,一補氣一補血。「氣為血之帥。」氣不足後,血脈就流動不起來,所以治療各種脹滿,高層次的是要注重補元氣,元氣足後,不用去推動,身體氣機自動都會轉。這也是張仲景治療脹滿病人用到紅參的道理。
至於加入生甘草,大家都知道,甘草乃調中之國老,這是一個寒溫並用的方子,所以更少不了甘草。《治病主藥訣》上說:「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緩其力。寒熱錯雜亦用之,調和其性無攻擊。」
老師講,胃病都是三分治七分養的,胃不是全靠藥治好的,而是要靠自己去保養好的,怎麼去保養呢?有個養胃五點,吃飯時貼在飯桌邊,注意去鍛鍊,很快把胃養得棒棒的。
養胃五點即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節錄自《任之堂跟診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