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季節性的因素,胃病在秋冬季會比夏天多發一些,不少老胃病朋友上醫院的多了起來。中醫認為我們的胃最不喜寒冷,因此秋冬季裡更需要養胃。
胃病一般情況下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暴飲暴食,飲食辛辣、油膩、生冷或是刺激性食物等,都容易引發胃病。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有不少朋友不懂得在秋冬時節如何養胃護胃,今晚直播間教你健康好胃吃出來!
紅薯被稱作「長壽食品」。藥書記載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脾胃虛弱的人和便秘的人可以適量多吃些紅薯。
板慄有「秋果之王」的美譽。《本草綱目》認為「慄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慄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補中益氣。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果膠還能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平補脾胃的藥食同源佳品。
小米比普通大米所含的澱粉總量要少,而且水溶性多糖要高一些。可以作為主食的有益補充,用於養胃、調理。但並不是非要熬成粥才有用。
如果您已經得了胃炎,那就一定要定期做胃鏡檢查,結合醫囑再進行適當的飲食調理喲!
平安健康APP是國內最大的就診服務與健康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健康保障服務平臺之一,現在下載平安健康APP,輕鬆掛號就醫更簡單,還有專家醫生在線為您提供1對1諮詢服務,呵護到「胃」!
胃是我們消化系統中最易受傷的器官。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已經讓我們的胃疲憊不堪,錯誤的養胃認知更會雪上加霜。下面這些養胃雷區您中了幾個?
少食多餐會破壞胃和小腸都有的一種特殊功能 ——「胃腸移行性複合運動」。非但不能緩解腸胃壓力,還會引發腹脹、腹痛、反酸等症狀。
正確的做法是把每天的進食時間控制在 8 小時內為好。
中國人對「趁熱吃」三個字,有莫名的執念,但趁熱吃傷害胃黏膜。黏膜和人體的溫度一樣在 36 度左右,食物超過50度,會燙傷黏膜引起胃灼熱、胃發炎、胃潰瘍、胃黏膜脫落等,65 度以上的熱飲則致癌!
正確的做法是把「趁熱吃」換成「放涼吃」。
胃需要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來進行消化。又軟又熱的粥反而使胃的消化能力變得更差。
正確的做法是改喝湯。
我們正餐所吃的主食和肉菜,大都是含有澱粉、蛋白質和脂肪,在胃內需停留一段時間才能被消化完,而水果中含有不少單糖類物質,極易被小腸消化吸收。餐後馬上吃水果,會消化慢的正餐食物就會阻塞消化快的水果,容易引起脹氣、反酸和便秘。
正確的做法是至少在餐後半小時吃,或者在兩餐之間吃,如上午 9-10 點,下午 3-4 點。
今晚八點半,平安健康直播間為您帶來更多秋冬養胃小技巧。如果您身邊有被錯誤養胃常識坑了的小夥伴歡迎轉發給Ta~
關心一個人就要關心Ta的胃。如果您有想關心的人,現在動動小手就可以不露聲色的表達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