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蚊蟲叮咬傳播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近日在拉美地區肆虐,尤以巴西最為嚴重,美國地區各地也傳出數起境外感染的確診患者,休士頓地區傳出兩起確診病例,該病毒雖不會經由人傳染給人,但有關單位還是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茲卡病毒經由蚊蟲叮咬傳播。(網路照片)
根據美聯社報導,維吉尼亞州、阿肯色州與夏威夷都傳出確診病例,衛生官員表示,這些患者都曾到過拉美疫區。休士頓28日傳出第二起確診病例,一名曾至中南美洲旅遊的休士頓婦人近日返美,確診感染茲卡病毒,休士頓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無法透露詳細病歷資訊,婦人年齡大約33歲至55歲之間。
哈瑞斯縣本月稍早才有第一起感染病例,該患者也是曾到過拉丁美洲旅遊,目前休士頓確診病例增加為兩起。
茲卡病毒感染症是經由蚊蟲叮咬傳播,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常不會直接人傳人,只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會經由性行為或母體垂直感染。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別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類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都有發現感染紀錄,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報導。
根據疾病管制局(CDC)表示,茲卡病毒潛伏期為三至七天,會有發燒、起紅疹、關節肌肉疼痛和非化膿性結膜炎,但多數人並未有以上病症,因而忽略自己已感染疾病。
茲卡病毒感染症會出現發燒、紅疹等病症。(網路照片)
疾病管制局也說,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生下的嬰兒可能會罹患「小頭畸形症」,巴西從去年10月至今,已出現約4000名的小頭畸形症新生兒,疾病管制局提醒,孕婦切勿前往茲卡病毒爆發的疫區,已至拉丁美洲旅遊的民眾請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消息來源:美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