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故鄉已經很久了,或許,「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描繪的就是像我這種背井離鄉人的心情吧。原計劃今年的春節,帶著家人一同回老家看望親朋好友,然而反覆無常的新冠肺炎病毒,卻讓我不得不平撫那歸鄉似箭的心情。
前些天,我收到了姑姥爺從老家寄來的橙子。他說這是自家果園裡種的,用的全部是農家肥,讓我放心大膽地吃。打開包裝箱,看到一個個色澤鮮亮的橙子,聞著一縷縷沁人心扉的橙香,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剝開來,輕咬一口,頓時滿嘴香甜四溢。
我喜歡故鄉的這種橙子,不僅因為它香甜可口,更因為它帶給我的故鄉的氣息。手捧香橙,微閉雙眼,聞著這一縷縷橙香,故鄉那一情一景便如立體畫般,即刻縈繞在我腦海之中: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雲與風……一時之間,我仿佛又被帶回到那個山花爛漫、鳥兒鳴唱的魂牽夢縈之地。
對故鄉的記憶,時常溫暖著我的內心。一首歌曲,一篇文章,一個故事,但凡跟故鄉有一點點關聯,都會勾起我的思緒。猶如眼前的這一個個橙子,便再一次撥動了我記憶深處那根心弦。原來,藏在我腦海中的,依舊是故鄉那春天的雨、夏天的風、秋天的月、冬天的霜……
我的故鄉是重慶市下轄的一個城鄉接壤的小鎮。曾幾何時,那兒,坡上山桃花漫山飄香,田間油菜花一望無際,門前更有浩浩蕩蕩的長江水流過。兒時的小夥伴們,常常宛如魚兒般在江水之中嬉戲,甚或橫渡到河對岸的江邊玩耍,那天真無邪的笑聲,不時迴蕩在江面……細細想來,那時我們的日子樂趣多多,仰著腦袋細數天上的星星,手捧清泉喝出甜蜜的味道,有時我們還會從江邊那堆成小山般的甘蔗堆裡偷偷抽出一兩根來解解饞,而看護甘蔗的大人們便假裝生氣揮手把我們攆走,隨後一笑了之,卻不會真的計較些什麼。
十多歲時,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離開故鄉遷往西北生活。大學畢業,幾經輾轉,我又來到北京,在這座城市開啟了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新旅程。十多年前,因為寫作需要,我查閱了許多資料,才知道原來我的故鄉在歷史的長河中並非默默無聞——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那裡的露天石器製作就已經頗具規模,先祖亦擁有精湛的制陶技藝。再後來,因為國家經濟發展和三峽工程建設的需要,昔日的那座小鎮帶著我們這一代人的追思與懷念深深地沉眠於江水之中。
我原本以為故鄉昔日的輝煌不會重現,沒曾想到,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勇敢的故鄉人面對新的挑戰,用雙手開山闢地,在半山腰築地基、拉水電、建家園……數年之後,故鄉以嶄新的容顏重新映入我的眼帘。如今,這裡樓房林立,道路寬闊,交通便利,依託新構建的水陸雙重交通網絡,現代農業、畜牧業、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勤勞的故鄉人凝心聚力,意氣風發,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昂首前行……透過故鄉點點滴滴的變化,我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出的累累碩果,看到了收官於公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繪就的美麗畫卷,看到了始發於2021年「十四五」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藍圖……
我知道,這片土地永遠充滿著勃勃生機,煥發著前所未有的創造活力。我知道,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始終熱愛著這片土地。
故鄉,已經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田。(單位:北京市朝陽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