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樹葬、壁葬......這些生態葬,你能接受嗎?

2021-02-20 十堰發布

       從事汽配銷售的周先生,非常認同母親「願化青山一棵樹,不作荒山一丘墳」的想法。「其實,長輩在世時,能吃、想吃的時候,給他們吃好的,能玩、想玩的時候,陪他們玩好,就是最大的孝順。長輩去世後,大張旗鼓地『折騰』,實在沒有必要。」周先生認為,樹葬既節約了土地,又節省了費用,利國利民,何樂而不為。

(網絡配圖)

選擇樹葬的多為醫生教師

       十堰吳女士的父母先後於2014年、2016年去世,合葬在花果公墓樹葬區。他們生前都是湖北醫藥學院的老師,都曾表示去世後想要樹葬,「父母認為樹葬不僅環保、經濟,還為國家節省了土地。」吳女士透露,長眠在樹葬區的好幾位逝者,生前都是父母單位同事。

      花果公墓管理人員劉宇說,「關鍵是觀念問題,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選擇低價位的環保生態葬是不孝、沒面子,事實上,目前選擇樹葬的人文化素質都較高,很多人生前都是教師、醫生。」

十堰2001年就開始推廣樹葬、壁葬

      2016年2月,民政部等9部門印發了《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廣更加環保、省錢的生態殯葬方式。記者從市殯葬管理所了解到,其實十堰早在2001年就開始推廣樹葬、壁葬等生態葬法。

       受地理條件限制,城區3大公墓中,花果公墓、茅箭公墓開闢了樹葬,十堰公墓則開闢了壁葬。

      「出於防火需要,樹葬區不允許燒紙,位置也相對狹窄,只在墓園下方設置了專門的火紙焚燒區。」茅箭公墓負責人介紹,該公墓也於幾年前開闢了樹葬區域,共有100多個位置,價格僅在3000元左右,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家庭選擇樹葬方式。

      另外,十堰公墓在2004年推出了壁葬,即將骨灰盒嵌在牆壁內的喪葬方式。與該公墓傳統墓葬5250元至56800元的價格相比,壁葬只需要2800元,但十幾年來只有100多人選擇壁葬。

相關焦點

  • 壁葬、樹葬,湘潭人能接受嗎?
    樹葬無人問津 成擺設在天福陵園的壁葬區,63歲的李曉玲正用紙巾仔細地擦拭著兒子的墓碑,去年,兒子因病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最初,她也想過讓兒子「入土為安」,但考慮到家裡的經濟狀況,還是給兒子選擇了壁葬。
  • 你了解花葬、樹葬嗎?
    我們平時說的節地生態葬,是指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採用樹葬、花葬、草坪葬,以及骨灰立體安葬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安葬骨灰的安葬方式。節地生態葬是殯葬改革的主要內容,目的在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精神文明建設。很多人對新型、環保的節地生態葬好奇,到底哪些屬於節地生態葬呢?節地生態葬包含節地葬和生態葬兩種:塔葬、壁葬、一穴安放3個及以上骨灰為節地葬,花葬、樹葬、草坪葬、不保留骨灰為生態葬。塔葬、壁葬:在骨灰樓(塔、壁等)以格位存放骨灰的立體安葬形式。
  • 葬、樹葬、壁葬…… 節地生態葬漸成紹興新風尚
    記者日前從紹興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了解到,近年來「節地生態葬」在紹興已經漸成新風尚。據統計,2007年4月《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快殯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態化葬法的實施意見》頒布至今,紹興已經有35959位逝者實行了綠色生態化葬法。
  • 肇慶可以「樹葬」了!你知道嗎?
    談到選擇樹葬的原因,他們這樣說。家屬莫先生我們從肇慶市殯儀館了解到,樹葬這類型的節地生態葬既環保,又能寄託家屬對逝者的哀思,覺得這種方式不錯,所以就選擇了樹葬。肇慶市常青仙樂園管理中心主任趙江平從2013年開始肇慶市就推行綠色生態葬(樹葬),今年已經是第七個年頭,目前共有130名先人選擇這種葬法。
  • 生態葬、骨灰鑽石葬、你會怎麼選擇?
    公益生態葬近幾年來,民政部倡導推行生態葬,海葬、散灑等公益活動,全國多數陵園響應民政部號召,結合自身墓地推出的生態葬,如: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壁葬、室內葬等等,相對於傳統墳地墓葬,生態葬節約土地,費用較低,在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祭掃也更加文明環保。
  • 北京只有火葬嗎?水葬有嗎?
    北京現在只有火葬嗎?有沒有水葬或其他安葬方式?目前,北京市的安葬方式仍以火葬為主,轄區內部分偏遠山區及少數民族居住區可以實行土葬,但要在政府規定的區域內實行,任何人不得私自佔用土地安葬逝者。北京市除了火葬立碑外,近些年陸續推出了海葬、樹葬、花壇葬、壁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式。這些生態安葬方式,一方面節約了土地資源,另一方面減輕了家屬購買墓地的壓力。隨著土地資源的緊張和政府新建公墓政策的收緊,相信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以節約土地為主旨的生態葬,必將成為逝者安葬的主流。
  • 樹葬 生命的盡頭是綠蔭
    這是安慶市公墓管理處第三次舉行樹葬儀式,此次樹葬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市民政局領導大力支持,此次活動對喪屬全免費、純公益。我市第一個申請樹葬的江秀清老人的兒子,今天又帶著84歲老父親的骨灰在這裡下葬。他對記者說,父母在世時就立下遺囑,要求將他們進行樹葬,既含有「葉落歸根」的深意,且不與活人爭地,不多佔土地資源,更是文明環保,簡樸節約,可以說是一種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生態葬。
  • 來生願做一棵樹——寧波市鄞州區省級樹葬示範點第四屆集體樹葬安放儀式順利舉行
    迄今為止,寧波市鄞州區省級樹葬示範點已舉行四屆安放儀式,累計入葬數為43人,參與人數從第一屆只有4人到現在21人,呈遞增趨勢。觀念的轉變,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生態樹葬。✦樹葬流程自國家民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在2016年和2018年先後發布的《關於推出節地生態葬的指導意見》和《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生態殯葬已成為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事業。
  • 武漢首個全壁葬公墓在新洲落成
    武漢市首個全壁葬公墓在新洲區汪集街落成,目前可提供40萬個壁葬格位安放骨灰,將來可確保武漢市15到20年不需新增殯葬用地
  • 興寧提倡樹葬,你怎麼看?
    清明臨近,又到一年緬懷時。
  • 餘杭今年清明掃墓有新變化!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群眾清明祭掃服務工作,根據《根據浙江省民政廳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浙民事〔2020〕19號)和《關於2020年清明安全祭掃管理服務的通告》(杭防指〔2020〕15號)精神,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倡導綠色祭掃      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
  • 關於建德市2020年清明安全祭掃有關事項的通告
    為有效杜絕人群集聚,防止交叉感染,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省、杭州市統籌做好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將我市2020年清明安全祭掃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倡導綠色祭掃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
  • 廣西首次推廣,欽州人你能接受嗎?
    你能接受親人的骨灰做成飾品嗎   點擊查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必經的階段,身邊至親的離世帶來的,可能會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傷心難過,愛,或許會截止於生死之際清明節準備到了,廣西民政部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今年的宣傳周活動時間定為3月29日至4月5日,屆時將在全區開展公益花壇葬、宣傳文明祭掃、綠色清明等活動。除了倡導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外,今年還新增一項生態安葬方式:生命晶石。
  • 把思念與愛隨身攜帶 南京首推「生命晶玉」生態葬
    當天,記者在雨花功德園桂苑看到,一對巨型的蝴蝶雕塑揭幕,這座名為「蝶戀花」的雕塑將成為「生命晶玉」生態葬所在地。目前,「生命晶玉」體積小、形態美,可長久保存,個性化優勢突出,「生命晶玉」生態葬可以為市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的空間。      該陵園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一對巨型蝴蝶雕塑48平方米麵積計算,可以同時安放88個生命晶玉葬、189個雙穴璧葬、123雙穴生態墓,大大節省了土地資源。
  • 溫州的"樹葬"居然是免費的!還有錢拿!鹿城區補貼2500元!
    來源:百曉講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臨近清明,昨天上午,「節地生態殯葬 文明低碳祭掃」2017年溫州市集體生態樹葬儀式,在仰義天福人文紀念園啟動。上午9點,儀式開始,逝者家屬們接過鮮花,在天福人文紀念園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生態樹葬區,在五棵香樟樹下,家屬們將可降解骨灰袋放入土中,覆土掩埋,獻上鮮花,並默哀。整個樹葬程序簡單文明,現場氛圍也十分肅穆。
  • 原來這些才是廈門人清明祭掃的「標配」,你都買齊了嗎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草龜粿、米糕、薄餅、枕頭餅……這些平日裡的「冷門」食品銷量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