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拍攝的地球奇景

2021-02-25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對來自太空的地球照片感到驚訝: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和各種各樣的衛星拍攝了數百張。但是仍然有一些我們星球的照片,讓你不得不思索我們的技術向前發展了多遠,我們的藍色星球在太陽系裡有多小。

請欣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為您精選的圖片!

被積雪覆蓋的富士山,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北京夜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阿拉伯沙漠的流動沙丘,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圖帕伊島心形環礁,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亞美尼亞塞凡湖美景,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夜光雲,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義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美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喀喇崑崙山脈景色,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烏魯魯巨石,澳大利亞的重要自然名勝之一 ▲

喀喇崑崙山脈景色,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伊朗,盧特沙漠 ▲

查德,非洲湖 ▲

法國,巴黎夜晚的燈光 ▲

維德角 ▲

相關焦點

  • 太空人拍攝空間站夜晚內部照片: 有種異形入侵的感覺
    帶你了解國際空間站進入夜晚後是何種情景,空間站一天能夠繞地運行17圈,太空人需要安排好休息時間。
  • VOA英語:太空人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準備周末前往國際空間站
    一架飛機將這些太空人從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美國宇航局培訓中心帶到了甘迺迪。如果天氣條件允許,這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將於周六晚上出發前往國際空間站。這將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二次載人發射,這家私營公司與美國宇航局合作將太空人運送到太空。該公司在2020年5月的首次飛行創造了歷史。這是首次由私營公司將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
  • 在地球隔離比在太空更孤獨?疫情下三位太空人返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1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三名太空人任務完成準備回家,結果發現地球跟他們出發前已經大不相同
  • 國際空間站最近動態
    139天後,三名太空人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4時34分在哈薩克斯坦著陸,返回地球。,NASA太空人Mark Vande Hei和Joe Acaba使用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捕捉到了龍飛船。Tim Peake:「經常會被問道,國際空間站是否會被太空垃圾撞擊到?
  • 又漏氣了,國際空間站該退役了?
    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19日報導,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
  • VR影片《太空探索者:ISS體驗》帶你走入國際空間站
    Felix & Paul工作室在國際空間站內部和外部設置了多個VR攝像機進行內容拍攝,內容涵蓋了國際空間站內外的運行,包括SpaceX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的首次對接過程。「這部影片展示了浩瀚宇宙中人類的現在和將來」,Felix & Paul Studios 聯合創始人Félix Lajeunesse表示,「通過將觀眾傳送到太空,我們為觀眾提供了和太空人共同生活的體驗,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了從太空這一獨特視角俯瞰地球的體驗。」
  • 國際空間站上的攝影工作室
    < Tips:點擊上方藍色【攝像人網】關注,每日獲取專業人士定製資訊 >- 多圖預警 -上個月,俄羅斯太空人
  • 美派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仍需掏錢搭俄聯盟號飛船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25日報導,有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可能會購買「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的座位,以在2021年4月份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 NASA拍攝的2017年日全食合集
    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貝利珠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鐘,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名詞解釋轉自新浪小知識)/Logan Johnson什麼是小孔成像?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線直線傳播的性質。(名詞解釋轉自維基教科書)下面這段視頻為空間站凌日偏食完整畫面,由NASA攝影師Joel Kowsky拍攝。
  • 想上中國空間站?歐洲航天員正學中文!網友: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德國太空人馬提亞斯•毛瑞爾(www.spacefacts.de網站圖)「中國太空人甚至在一起度假,他們彼此之間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樣」毛瑞爾說:2018年5月,中國正式宣布,中國空間站合作項目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與。「我很希望未來能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太空人一起到中國空間站工作。」
  • 3名遊客擬搭飛船 赴國際空間站旅遊
    票價5500萬美元   據新華社電 3名遊客計劃在明年1月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旅遊,為此每人支付5500萬美元。
  • NASA女太空人科克再創新記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女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Christina Koch)再次創造太空記錄。
  • 奇異物質:國際空間站的新成員
    現在,科學家們開始在全球數以百計的實驗室中製造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然而,這項研究的攔路虎之一就是重力。這些「超原子」不僅極其脆弱, 獲取它們的過程也非常精細,而地球重力會影響這兩方面,讓了解和研究它們的難度增加。因此,研究者們設計和建造了冷原子實驗室(Cold Atom Lab),它可以在國際空間站軌道的微重力條件下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 NASA太空人打破女性單次太空飛行最長紀錄
    據外媒報導,截至12月28日,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已經在太空度過了289天,創下女性單次航天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
  • 國際空間站隨機通聯開啟,任性!
    Serena Aunon-Chancellor,KG5TMT, 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
  • 美國「星際客機」前往國際空間站任務失敗
    美國波音公司12月20日宣布,當天發射的「星際客機」飛船與火箭分離後沒有進入預定軌道,因此取消原定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太空人視角觸目驚心!從外太空看地球自然災害
    就讓我們跟隨著太空人的視角,審視這顆正在「生病」的星球。【火山甦醒】:不論火山沉睡多久,一旦醒來,都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2009年俄羅斯松輪島上的薩雷切夫火山噴發,對國際宇航站的太空人來說這是一件幸事,他們剛好從雲縫之間拍下了這一壯觀的場景。
  • 俄太空人在太空中成功3D列印人體組織
    例如肌肉萎縮,骨丟失等等……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一名俄羅斯太空人,嘗試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進行了人體組織的 3D 列印;並製造出了人類的軟骨。這項太空3D列印研究的創新點在於,摘掉「拐杖」——微型支架,利用磁懸浮技術,引導細胞去到該去的地方;從而將它們組裝成更複雜的組織結構。這對太空人能夠更久地呆在太空,或者想實現太空旅行夢的人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 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人形機器人,將進行太空任務測試
    圖 | 機器人手握俄羅斯國旗(來源:俄羅斯航天局)飛船計劃經過兩天的飛行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機器人將會在軌道上待上 17 天,扮演著一個人造太空人的角色。據了解,此次發射本身對俄羅斯的載人發射任務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測試飛行,因為從明年開始,俄羅斯的載人發射改用另一型號的聯盟號火箭。
  •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07:16 來源:   美國女太空人莉薩·諾瓦克本月因企圖綁架、謀殺「情敵」被捕後,人們意識到,太空人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出現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