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最近動態

2021-02-25 NASA愛好者

在空間站駐留139天後,三名太空人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4時34分在哈薩克斯坦著陸,返回地球。

Credit:NASA


北京時間12月15日23時36分,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執行了空間站第13次貨運補給任務,並成功回收了獵鷹9號一級火箭。

Credit:NASA/SpaceX



北京時間12月17日18時57分,當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運行至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上空時,NASA太空人Mark Vande Hei和Joe Acaba使用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捕捉到了龍飛船。

Credit:NASA


龍飛船在空間站上的位置

Credit:NASA


龍飛船上的兩個設備


2016年5月,太空人Tim Peake:「經常會被問道,國際空間站是否會被太空垃圾撞擊到?這就發生了,這是空間站穹頂艙被撞擊後的玻璃碎片,直徑約為7毫米。」——歐空局ESA指出,這個太空碎片可能來自脫落漆面或金屬碎片,其直徑不超過1毫米的千分之一。

Credit:ISS/ESA


如果被直徑超過1釐米的太空碎片擊中,可能會穿透空間站的船員艙,如果被直徑超過10釐米的太空碎片擊中,可能會擊毀空間站。


這次龍飛船上攜帶了一個空間碎片傳感器(Space Debris Sensor,SDS),可以在未來2到3年裡測量空間站周圍環境中的軌道碎片(Orbital Debris)。這個一平方米的傳感器一旦在空間站外部安裝,將提供近乎實時的空間站碎片撞擊記錄。


想了解更多關於SDS的信息,請查看這篇論文:https://conference.sdo.esoc.esa.int/proceedings/sdc7/paper/965/SDC7-paper965.pdf


龍飛船帶入空間站的另外一個設備,名為總太陽輻照度和太陽光譜輻照度傳感器(Total and Spectral Solar Irradiance Sensor,TSIS-1),用於測量太陽到達地球的能量,它的精度是之前設備的三倍,測量結果將有助於科學地理解太陽對地球系統的影響。


三名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北京時間12月17日,三名太空人在向人群揮手告別,準備啟程前往空間站。

Credit:NASA

北京時間12月17日15時21分,國際空間站第54支遠徵隊的三名太空人,搭乘聯盟號MS-07飛船前往空間站,預計在兩天後抵達空間站。

Credit:NASA

一點鼓勵支持

相關焦點

  • 又漏氣了,國際空間站該退役了?
    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19日報導,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
  • 國際空間站上的攝影工作室
    < Tips:點擊上方藍色【攝像人網】關注,每日獲取專業人士定製資訊 >- 多圖預警 -上個月,俄羅斯太空人Oleg Kononenko上傳了一張他在國際空間站艙內的照片星辰號服務艙(英文名稱為Zvezda,俄語:Звезда,意為「星辰」)是國際空間站的一個組件。由質子號運載火箭於2000年發射升空並與曙光號功能貨艙對接。下圖是星辰號服務艙在國際空間站的位置。
  • 圖集 |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拍攝的地球奇景
    被積雪覆蓋的富士山,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北京夜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圖帕伊島心形環礁,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韋爾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拍攝 ▲
  • VOA英語:太空人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準備周末前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之音是一家提供45種語言服務的動態的國際多媒體廣播電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建造並運營的獵鷹9號火箭和天龍號飛船將2名美國太空人帶到了國際空間站。羅貝特·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這兩名太空人在空間站停留了2個月之後,於8月份重返地球。
  • 美國「星際客機」前往國際空間站任務失敗
    美國波音公司12月20日宣布,當天發射的「星際客機」飛船與火箭分離後沒有進入預定軌道,因此取消原定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奇異物質:國際空間站的新成員
    因此,研究者們設計和建造了冷原子實驗室(Cold Atom Lab),它可以在國際空間站軌道的微重力條件下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冷原子實驗室能耗非常低,在2018年被送上了國際空間站。和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的實驗室相比,冷原子實驗室體積僅有0.4立方米,僅需要510瓦的電力就能運轉。此外,科學家們對凝聚的研究分析時間也增加到了在物質狀態的俘獲結束後一秒以上。
  • 3名遊客擬搭飛船 赴國際空間站旅遊
    票價5500萬美元   據新華社電 3名遊客計劃在明年1月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旅遊,為此每人支付5500萬美元。
  • VR影片《太空探索者:ISS體驗》帶你走入國際空間站
    Felix & Paul工作室在國際空間站內部和外部設置了多個VR攝像機進行內容拍攝,內容涵蓋了國際空間站內外的運行,包括SpaceX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的首次對接過程。得益於源片完全通過VR攝像機拍攝,Felix & Paul可以很好的進行內容的後期製作,這對於無法派遣專業攝影師前往空間站的Felix & Paul工作室十分重要,因為VR鏡頭將完全由太空人進行操作拍攝。
  • 國際空間站隨機通聯開啟,任性!
    Serena Aunon-Chancellor,KG5TMT, 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
  • 國際空間站告急!日本火箭發射炸出一團火球,全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日本積極參與了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項目,不過在9月11日,日本卻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情。原本在2019年9月11日進行的H2B運載火箭發射,這是一次搭載了向國際空間站運輸食品和電池等物資的JAXA無人貨運飛船「鸛」8號機的發射任務,在取消當天的發射任務之後,下一個發射窗口最早要到14號過後。
  • 美派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仍需掏錢搭俄聯盟號飛船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25日報導,有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可能會購買「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的座位,以在2021年4月份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 世衛組織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國際空間站裂痕或由微型隕石造成丨科技早新聞
    資料圖:國際空間站上兩名太空人於2019年3月22日完成一次約6個半小時的太空行走,為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換上了新電池。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據俄羅斯衛星網2021年1月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服務艙上的裂痕,可能是由微型隕石或技術原因造成。(來源:中國新聞網)
  • 天宮空間站全球矚目!28國申請加入僅9國通過,美日為何被拒?
    據新華社援引美聯社消息報導,有3名遊客計劃在明年1月份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旅遊,為此,每人將支付5500萬美元。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27國尋求合作,美國為上太空被坑270億
    噸,可搭載3人,是我國獨立自主運營的國際空間站。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在投入使用的空間站是1998年美俄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的,當時中國被排擠在外,因此只能自己動手搭建屬於我國的空間站。2011年9月我國天宮一號空間試驗發射升空,2016年9月我國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同年10月神舟十一號載人艙發射升空,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為中國空間站奠定基礎。
  • 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人形機器人,將進行太空任務測試
    北京時間 8 月 22 日,一枚聯盟號火箭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食物等補給物資
  • 想上中國空間站?歐洲航天員正學中文!網友: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2018年5月,中國正式宣布,中國空間站合作項目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與。「我很希望未來能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太空人一起到中國空間站工作。」天宮空間站種菜,網友表示「種花家傳統藝能」然而在中國空間站,女主角面對寫滿中文的控制臺卻犯了難,只能使用「點兵點將」大法。
  • 太空人拍攝空間站夜晚內部照片: 有種異形入侵的感覺
    帶你了解國際空間站進入夜晚後是何種情景,空間站一天能夠繞地運行17圈,太空人需要安排好休息時間。
  • 俄羅斯送人形機器人進入空間站,人類離現實版阿凡達更近了一步
    曾經的Fedor機器人,如今的Skybot F-850,這隻由俄羅斯軍方傾力打造的人形機器人,終於在經歷一系列試驗之後,被派入國際空間站,完成進一步的任務了
  • 美國網民:為什麼人們仍然擔心墜落的中國空間站——儘管可能性很小
    當然,有一些關於「註定要失敗」的空間站「急遽失控」的慌亂文章。一些故事含沙射影的暗示,空間站將墜落在紐西蘭的後院--儘管現在還太早難以得知它會回落到哪裡。另一些則大肆宣揚有毒的碎片會灑落地球上。這都是廢話。
  • 軍情 外媒:X-37B"讓中國人心煩" 或監視中國空間站
    如果讓一個人在這個車廂大小的內艙裡生活674天,也太誇張了,而其最近一次執行任務的時間正是674天。主要觀點認為,X-37B搭載了傳感器和間諜設備、衛星,甚至武器。一個更具想像力的推測認為,X-37B可以捕獲其他國家的衛星和太空飛行器,就像是某部007電影的劇情那樣,或者至少通過其搭載的設備來幹擾它們。但X-37B既不靈敏,也不具備隱形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