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間站駐留139天後,三名太空人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4時34分在哈薩克斯坦著陸,返回地球。
Credit:NASA
北京時間12月15日23時36分,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執行了空間站第13次貨運補給任務,並成功回收了獵鷹9號一級火箭。
Credit:NASA/SpaceX
北京時間12月17日18時57分,當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運行至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上空時,NASA太空人Mark Vande Hei和Joe Acaba使用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捕捉到了龍飛船。
Credit:NASA
龍飛船在空間站上的位置
Credit:NASA
龍飛船上的兩個設備
2016年5月,太空人Tim Peake:「經常會被問道,國際空間站是否會被太空垃圾撞擊到?這就發生了,這是空間站穹頂艙被撞擊後的玻璃碎片,直徑約為7毫米。」——歐空局ESA指出,這個太空碎片可能來自脫落漆面或金屬碎片,其直徑不超過1毫米的千分之一。
Credit:ISS/ESA
如果被直徑超過1釐米的太空碎片擊中,可能會穿透空間站的船員艙,如果被直徑超過10釐米的太空碎片擊中,可能會擊毀空間站。
這次龍飛船上攜帶了一個空間碎片傳感器(Space Debris Sensor,SDS),可以在未來2到3年裡測量空間站周圍環境中的軌道碎片(Orbital Debris)。這個一平方米的傳感器一旦在空間站外部安裝,將提供近乎實時的空間站碎片撞擊記錄。
想了解更多關於SDS的信息,請查看這篇論文:https://conference.sdo.esoc.esa.int/proceedings/sdc7/paper/965/SDC7-paper965.pdf
龍飛船帶入空間站的另外一個設備,名為總太陽輻照度和太陽光譜輻照度傳感器(Total and Spectral Solar Irradiance Sensor,TSIS-1),用於測量太陽到達地球的能量,它的精度是之前設備的三倍,測量結果將有助於科學地理解太陽對地球系統的影響。
三名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北京時間12月17日,三名太空人在向人群揮手告別,準備啟程前往空間站。
Credit:NASA
北京時間12月17日15時21分,國際空間站第54支遠徵隊的三名太空人,搭乘聯盟號MS-07飛船前往空間站,預計在兩天後抵達空間站。
Credit:NASA
一點鼓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