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19日,第二十六屆亞太肝病年會(APASL 2017)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火熱召開。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上海,共赴此次肝病領域的盛宴。
本次大會主題為「行動起來,治癒肝病」,會議內容覆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以及肝癌肝移植等多個領域的臨床與基礎醫學新進展及經驗交流。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2030年要全面消滅病毒性肝炎,新發慢性B肝和C肝減少90%,B肝和C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B肝和C肝治療覆蓋80%的患者。
母嬰傳播是B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想要減少新發慢性B肝,那麼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實現母嬰零感染。
APASL2017 大會主席、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侯金林教授說,在過去的時間裡B肝疫苗的臨床應用使得中國的新發感染患者已大幅下降。5歲以下兒童感染率只達0.32%。但中國總體人口基數大,目前仍有8000萬人為B肝病毒攜帶者。
隨著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對於e抗原陽性的母親,B肝母嬰傳播阻斷即通過給嬰兒注射B肝疫苗+B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斷90%以上的母嬰傳播。尤其在最近幾年,B肝表面抗原陽性、病毒載量高的妊娠患者在妊娠期第三階段經過進一步的抗病毒藥物幹預,可進一步降低母嬰傳播的發生率,使臨床實際中通過母嬰傳播感染B肝的嬰兒接近於零。
B肝診療方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賈繼東教授則表示我國的診斷率、知曉率和治療率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的。
比如在藥物選擇上面,WHO及各國的指南包括我們國家的指南都是推薦高效低耐藥的藥物,比如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作為首選抗B肝病毒藥物,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價格和報銷的因素,長期以來一線推薦藥物在中國並沒有真正的得到普及。
將來我們應該進一步的通過各種措施,比如通過降低藥物價格、改善醫保報銷政策,進一步提高初治患者首選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這些更有效藥物的比例。替諾福韋是第一個通過政府談判大幅度降低價格的抗B肝病毒藥物,降價67%,降價幅度很大。
全球有一億八千五百萬人感染C肝病毒,其中估計大約有一千萬人生活在中國。C肝病毒往往寄宿於人體的肝臟,並通過血液或血製品傳播。當前仍然沒有針對C肝病毒的疫苗。55%~85%的C肝感染者無法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毒,因而會演變成慢性C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患者在20年內出現肝硬化的危險為15%~30%。
最近五年來,C肝治療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在美國及歐洲的上市,使得慢性C肝的治癒變得觸手可及。目前DAA領域的變化日新月異,最近的藥物實現了泛基因型單一藥物治療的突破,也就是說針對所有基因型,我們可以使用一種藥物進行治療,使得治療方案越來越標準化,而治療效果越來越高。
使用DAA治療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般為12周)有效清除HCV感染,有效率高達95~99%。更加重要的是,這個結果已經在大樣本的真實世界研究(real world evidence, RWE)中得到了證實。
另外,針對非病毒感染性肝病領域,大會也報導了一些突破性進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茅益民說:「針對脂肪肝的一系列新藥,目前正處於不同的研發狀態,有的已在人體中開展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