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輝:從土壤侵蝕角度詮釋泥沙連通性

2021-02-19 水土保持之點滴


點擊標題下方水土保持之點滴,關注後可查閱所有文章

從土壤侵蝕角度詮釋泥沙連通性

張光輝1,2

(1. 北京師範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875;

2.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北京 100875)

來源於:水科學進展

- END - 

1.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土壤侵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3.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學與技術協作委員會委員

4.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副主編

5. 《水土保持通報》、《中國水土保持科學》編委

6. 山東省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育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7. 江西省土壤侵蝕與防治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8. 山東省水土保持學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與招生

土壤侵蝕過程水動力學機理、目前重點研究退耕對土壤侵蝕過程的影響及其動力機制、坡體-植被系統穩定性及生態災害阻控

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3名。

畢業碩士研究生25名、博士研究生生13名、博士後3名。

教育經歷

博 士:1996-1999年: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學

碩 士:1992-1995年: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

學 士:1988-1992年:西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水土保持

工作經歷

2016年-至今: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

2006-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

2012-2016年: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百人計劃」

2003-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2-2003年:日本科學技術振興團研究員(名古屋大學)

2001-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

1999-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資環系博士後

1998年2-4月:荷蘭Wageningen Winand Staring Centre 合作研究

承擔課程

本科生《水文學》

碩士研究生《水土保持工程》


相關焦點

  • 《生活在土壤裡》中文版來啦!
    加利西亞文化理事會為了使年輕人認識到土壤的重要性並致力於保護它,以加利西亞語出版了《生活在土壤裡》科普漫畫。為了紀念國際土壤年(2015),該科普漫畫被翻譯成西班牙語和英語以在全球宣傳。為了慶祝由國際土壤學聯合會發起的國際土壤十年(2015-2024),在西班牙土壤學會、西班牙科學研究委員會加利西亞農業生物研究所和世界水土保持學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的共同努力下,該科普漫畫被翻譯成中文。版權:作者,2020文字:M.P.
  • 中大醫院集團張光輝主任:闌尾超聲探尋技法
    張光輝,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集團 -- 淮安市淮安區中醫院超聲科主任,畢業於揚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從事超聲診療21年,專業包括胃腸超聲診斷、介入治療、超聲引導下碎石等。中大醫院集團張光輝: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中大醫院集團張光輝:慢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
  • ​【身邊的榜樣】祝賀平度市人民醫院職工張光輝喜獲4月份「平度好人」稱號
    日前,市文明辦公布了2019年4月份「平度好人」評選結果,我院張光輝成功獲評。奮不顧身的奔跑,讓孩子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光輝用實際行動傳遞著雷鋒精神。相關連結張光輝,是市人民醫院總務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張光輝同志日常負責市人民醫院的後勤工作,工作之餘最愛的事就是接送兒子上下學。
  • 「泥沙」和「墊腳石」,你選哪一個?
    在人生的道路中,誰都有可能跌入「枯井」,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填埋,只有弱者才會放棄一線生機,在失敗的角落裡自怨自艾。換作是我們,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呢?大概唯一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所有的「泥沙」抖落,然後挺直腰杆重新站起來。事實上,我們所遭遇的每一份困難加起來,就成了我們身上沉重的「泥沙」。
  • 自來水變泥沙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態之本能夠用上乾淨放心的自來水是大家基本的生活需求可就在前幾天桑棗鎮立志村的村民發現家裡放出的自來水裡,有不少泥沙和紅色的蟲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記者看到,水裡面沉澱了很多黑色泥沙,還有細小的紅色蟲子,村民們很擔心飲水問題。原來,立志村1、3、4、5、6、7組使用的生活用水均來自紅牌供水協會,共1300餘人使用。隨後,記者來到紅牌供水協會。
  • 【IATA】超越倫敦/紐約,上海成為全球航空連通性最高城市;嗯,第二到第四是北京,廣州,成都~
    倫敦曾是2019年9月世界上連通性最高的城市。2020年9月,其連通性暴跌67%,排名跌至第八位。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地區連通性的影響國際航協的研究總結了增加航空連通的諸多益處,結論如下:連通性和生產力之間的積極聯繫。
  • 把水中的泥沙、鐵鏽去除是很簡單的事
    2、無法判斷面對各種淨水產品,消費者對淨水設備的效果與質量很難作出基本的判斷,也不清楚現在的水質究竟需要怎樣的後續處理。透明濾殼,汙染可見。2、安裝方便
  • 拜登發布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連通性篇
    CCSG專家組對這裡面關於連通性的條款、包括《保護我們的國土和水域》進行了討論。為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綠會國際部現將美國總統頒布的政策中與生態連通性(connectivity)有關的部分,翻譯分享如下。(圖片來源/IUCN CCSG專家組)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2021年1月27日發布了關於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
  • 大量泥沙裸露,錢塘江「髮際線」後移?專家這麼說
    來源:浙江新聞頻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已獲授權最近有網友爆料杭州錢塘江下沙段大量的泥沙堆積,水面離岸邊遠遠的幾乎都要看不到了
  • 南京土壤所賈仲君:與土壤微生物作戰—新聞—科學網
    而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課題組發現了氨氧化古菌化能無機自養代謝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禍首」,並暗示研究研製相關硝化抑制劑,與土壤微生物作戰可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損失的「罪魁禍首」 我國化肥生產和消費量居全球首位。
  • 強震引發土壤液化 臺南人嚇壞了!那麼,什麼是土壤液化?
    臺南市「立委」陳亭妃昨天召開記者會透露,臺南有500多戶居民,因家園土壤液化,形同睡在爛泥上,就怕再有地震,讓房屋徹底倒塌。這場大地震造成臺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而該區域過去曾是湖泊,地震一來時,地下水向上擠壓土壤,使得固態土壤變成液態,其中最嚴重的屬安南區、北區、中西區、新市區,不少房子嚴重傾斜甚至下陷,根本無法再住人。
  • 劉建明:肥料企業需要重新認識土壤,抓住土壤修復與改良的商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在會議上分析了我國肥料產業在農業轉型大背景中新的商機:土壤修復與改良。劉建明認為,在當下人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土壤,對土壤的認識不能再僅僅是農業生產技術,更應該認識到它還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正處在轉型期的關鍵節點上。
  • 科譜:什麼是土壤PH值和EC值?
    土壤PH值和EC值與作物生長狀況的關係、判斷與改良土壤EC值就是土壤電導率,土壤電導率是測定土壤水溶性鹽的指標,而土壤水溶性鹽是表層土壤中可被植物迅速利用的礦質營養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判定土壤中鹽類離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長的因素。
  • 陽臺種菜,小心土壤重金屬超標!
    前不久,他家的土壤在檢測時,發現重金屬超標了。  做檢測的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幾名學生組成的一個團隊。這個名為綠創VC的團隊對部分市民自家花盆的土壤取樣進行檢測,發現存在汙染超標的問題。  據了解,該團隊檢測土壤是利用嘉庚學院提供的原子吸收光譜儀,這項研究正在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綜述】LIBS將是「下一代的土壤分析儀」,憑什麼?
    土壤分析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安德森在1960年的文章《土壤試驗的歷史與發展》中記錄了這一時期技術的進步,其主要側重於磷的監測,也考慮到了鉀和氮。他詳細介紹了不同土壤類型如何提取相關物質的方法,以及土壤養分與作物產量關係的早期證據(早在1890年)。
  • 揭秘硝酸鹽(化肥)這顆土壤「定時炸彈」
    揭秘硝酸鹽(化肥)這顆土壤「定時炸彈」2020年10月23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可持續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阿伯丁大學聯合研究有關土壤硝酸鹽的成果,發表美國在環境領域旗艦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環境科學與技術)上,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土壤硝酸鹽的關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 土壤有機物檢測盤點 | 硝基苯類汙染物
    作者:孔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分析專題連續劇又更新一集,集集精彩,清爽如檸檬茶,將土壤分析帶給大家的鬱悶,一飲而化之
  • 土壤與固廢 | 稻草生物炭對土壤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
    稻草生物炭對土壤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梁程1,2, 胡逸文1, 嵇夢圓1, 桑文靜1,2, 李登新11. 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汙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 上海 2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