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
幾年前,小張是耶魯大學的博士生,第一學年博士資格考試時,她沒通過。當我們通知她考試沒過必須退學時,她自己還好,不是太在意,倒是她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母親聞訊立刻暈倒,被送進醫院,母親還沒恢復好,她父親就趕緊開車來耶魯求情。
你們知道,從德克薩斯州開車到康州,距離是不近的。在父親到來之前,小張沒有主動找老師說明情況,因為她知道父親會像往常-樣,什麼都替她辦好的。幾天後父親到了,向各位老師包括我求情,希望給她女兒第二次機會,讓她在耶魯大學讀下去。她父親是我的湖南老鄉,也在德克薩斯州的一所大學教書,說起來我們也算同行。
小張父親說,孩子之所以沒有考好,是因為從小到大,直到來耶魯讀研究生之前,沒有離開過家,而且只吃她母親做的飯菜,從來不跟其他人打交道,不操辦自己的事,即便是聯繫、申請讀博士,也是父親幫她找人寫推薦信,由父母手包辦的。雖然她已經24歲,到耶魯讀博士,卻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難以自理是可想而知的。
在耶魯讀博士的一年中,小張父親來看過她四五次,幫她買好生活用品、準備夠菜米,處理好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只是平時,因為母親不在身邊,她吃不飽;由於現在要跟另外兩個女生同住一套公寓,她們又經常有男女朋友來舉辦party,吵吵鬧鬧,小張時常睡不好,也跟同公寓的女生無法相處。結果,小張掙扎了一年,成績越來越差。
小張父親還說,本來這次沒考好,小張該自己找老師說。因為以前她沒跟別人打過交道,所以,仍然只能由做父親的出面。
你們知道,我聽到這些之後,反而更覺得讓小張離開耶魯大學,是正確的決定,因為我們有責任把資源放在未來有出息的年輕人身上。按耶魯官方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培養能在各領域獨當一面的領導者,特別是學術思想的領導者。
我跟你們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談談個人責任跟個人自由的匹配關係。小張或許只知道父母溺愛下的隨意「自由」,卻不知跟自由相配的自我責任。實際上,沒有自我責任支撐的個人自由與空中樓閣無異,是本質上的不自由。
試想,如果你們今天濫用自己的選擇自由,或者乾脆就利用爸媽對你們的愛,讓自己對什麼都知難而退:第一天,把自己的髒衣服到處亂扔,由爸媽幫你們去收拾;第二天,功課一難就不做,要我代替你們做;第三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糾紛,或者碰到其他挑戰,也要爸媽出面直到學校找老師解決;第四天,暑假到了,要實習了,又是我去代你們安排——日復一日,你們自己真的完全「自由」了,到哪裡、做什麼,都是由爸媽惦記著、安排好。於是,等你們大學畢業時,工作由爸媽給你們找;等你們要結婚、買房子了,由爸媽幫你們出錢,甚至要動用我們的養老錢……到最後,你們能真有個人自由、自我選擇嗎?不能!
因為沒有自立能力的人,就得事事依靠別人,財務上也靠別人,那當然就談不上有個人選擇空間,談不上有自由了。再者,今天讓我們把精力都花在你們身上、把養老積蓄都用在你們身上,我們老了後,因為沒有選擇而必須依靠你們,不就成為壓在你們肩上的句袱了嗎?那樣的話,在你們成年之後,怎麼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五湖四海自由選擇呢?那當然不能!
在中國,我常常聽到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子女了。」這下好了,他們的精力和資源的確全砸到子女身上,而子女又圖一時之便,來者不拒,讓自己喪失自我責任、自立意志。等到子女長大成家後,發現自己這輩子也那樣了,也「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子女了。」就這樣,代復一代,每代人都處於依靠別人因而沒有個人自由的狀態中,整個社會在缺乏個人選擇、喪失自我實現意志的長期均衡中不能自拔。
個人選擇是我們談的較多,也是你們在學校聽的多、書裡讀得多的話題。正因為個人自由這麼重要,而自由的基礎又首先是經濟上的獨立,所以,我一直說,你們今後要通過各類金融保險與養老安排,把自己一輩子方方面面的需要安排好,讓自己在未來總能獨立自主,也能讓你們的子女得到解放。能這樣做的一個關鍵前提當然是,你們能夠把個人責任內化成一種自然習慣,按照中國20世紀的思想家胡適先生的話說,就是自己「擔干係,負責任」,不要總指望父母、指望別人。
胡適說:「……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把自己鑄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於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把自己鑄造成了自由獨立的人格,你自然會不知足,不滿意於現狀,敢說老實話,敢攻擊社會上的腐敗情形,做一個」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鐸曼醫生。」
我知道,「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這段話,讓許多習慣於集體主義思維的人沒法接受,因為我們總是被告知:不能「為我」,只能「利人」。但是,真實的情況可能正好相反,恰恰是那些因「為我」而使自己成功的人,才有基礎去幫助別人、解救社會。試想一下,如果人都忘了自己,到最後,沒有幾個人能「鑄造成器」,在連自己都沒料理好的情況下,個人怎麼有能力、有資格、有基礎去「利人」呢?這就像下水救人,如果自己都不會遊泳,或者還沒安排好自己的安全保護措施,去救人的結果,恐怕會是自己和溺水者都活不了。
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還會碰到許多聽起來不可思議、與社會流行的迂腐說教相悖的金玉之言,對這些話,關鍵是要學會自己去思辨、吸收。你們一輩子的幸福,將最終來源於個性化的生活,而不是金錢財富,也不是別的。也就是說,幸福是一件很個人化的事,沒有任何人比你們更清楚怎樣才會使自己幸福、什麼才是自己所要的,所以,別人怎麼說、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要、怎麼生活不重要,關鍵在你們自己。「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們的一生還是得由你們自己掌握,也將由你們自己的所作所為來定義。
而個性化的生活,既取決於個人選擇自由,亦即事事自願,又取決於跟個人自由相對應的自我責任。胡適說,發展人的個性,「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須使個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須使個人擔干係,負責任。」
2018—2019年悅讀館冬令營課程田國寶
很久沒有寫文字了,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臂膀的疼痛,實在不願意在電腦前多呆一刻,每天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更新,都是咬牙堅持的,一日不更新的話,我就深深愧疚,因為畢竟還有80多萬朋友關注著悅讀館的更新。也許,生活就是如此,咬咬牙,堅持下去,活下去……
1、首先感謝今年暑假來自全國各地到深圳市悅讀館參加課程的學生,感謝你們的父母的信任,這個夏季,有你們的相伴,度過了快樂且有意義的暑假,雖然盡力想做到更好,努力了,卻還是有一些不夠完美的,尤其是後續的跟進,我是做得不是很好的,但不論如何?我盡力,以我的真誠,本來要做一些後續的事項,但因為身體原因以及又搬了一次家,而留下了少許遺憾,非常抱歉!你的關注,我的努力,來日方長,我將一如既往以真誠面對真誠,用真心換取真心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這個冬季,在南方,在深圳,在華僑城,依然有精彩且有意義的課程期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
2、我作為一個家庭教育的思考者和為青少年閱讀成長服務的工作者,其實,每天也是生活在焦慮之中的,因為,我還是一個10歲男孩的父親。眾所周知的原因,對於當今的教育,越來越悲觀了,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作為一個對現在教育的思考者,我是非常清醒且痛苦的,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是焦慮的,而且還是一個清醒的焦慮者,我內心的痛苦相比於那些糊塗的焦慮者要痛苦何止是10倍啊!作為一個為青少年閱讀成長服務的工作者,其實,對於我也是焦慮萬分的,因為我們的孩子要大量閱讀的時光卻完全沒有閱讀的時間,孩子的時間都被各科大量的作業擠佔掉了,孩子除了完成學校以及校外輔導的作業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時間用來閱讀,想想就害怕,不閱讀或不愛閱讀的孩子將面臨多麼悲劇的人生。
3、悅讀館的價值觀是通過閱讀培育改變世界的精英,讓孩子身體強壯、內心強大、獨立且熱愛是悅讀館孩子成長過程。作為一個熱愛閱讀熱愛生活的老師,我始終認為選擇比方式更重要,也就是內容為王,閱讀的書比閱讀的方式更為重要。內容決定素養,這就是我日常生活常常焦慮的,我們的孩子天天都在看些什麼呀?課文的內容枯燥無味不說,而且還粗俗偽劣,謊言充斥的閱讀世界耗費了孩子最為美好的想像空間,更可惡的是《三字經》《弟子規》等垃圾內容還大量侵佔著我們的孩子純美的心靈世界。讀什麼比怎麼讀更為重要,學習的內容決定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對此,我是深信不疑的。
4、我也始終堅信只有父母的覺醒才能抵抗當今無比荒誕的教育現實,否則,一切都是命運的悲劇。面對如此複雜的世界,但真正能夠覺醒的父母卻是少之又少,當今,孩子要學習,其實,父母更要不斷學習與思考,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教育的核心任務是激發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它創造的不是被動而是自主學習的人,所有有意義且有效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興趣與愛好之上的。萬物皆有其規律,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也是有其規律的,尊重常識,尊重成長規律,才能夠讓孩子的天賦自由且發光。
5、我的教育目標是培育身體強壯、內心強大、獨立且熱愛的正常人,當下的現實是,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很難很難的,太多扭曲天性的內容與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及家長苦不堪言,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作為孩子,不能讓孩子苟且偷生。讓天賦自由且發光,理解孩子,理解成長的艱辛不僅僅是建立在知識之上,更理應建立在技能之中,關鍵在於人格素養與人文精神的構建,才能夠跟上這個時代發展的步伐,否則,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迷失掉人生方向的。
6、我的座右銘是「寧可痛苦,絕不麻木」,從自身成長的過程時刻反思。「寧可痛苦,絕不麻木」是我人生的底色,我很清楚也很清醒我自己在什麼,如何面對自己、面對生命、面對他人、面對世界?我有自己的原則與堅守,因為我知道,真誠是最接近生命快樂的,我知行合一,生平最厭惡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相信自我認知的能力是人的能力基礎,其實,我們學習與成長就是自我認知能力的過程。在2018—2019年的寒假,悅讀館閱讀冬令營課程安排兩期。
第一期時間是2019年1月21一30日,共10天。內容是精讀《傑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精英版)《陳志武 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兩本書。
導讀《洛克菲勒自傳》《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富蘭克林自傳》《窮理查智慧書》四本書。
第二期時間是2019年2月11一16日,共6天,內容是精讀《人性的弱點》。
導讀《卡內基自傳》《像TED一樣演講》兩本書。
招生備註
1、本課程每期不限地域招收10歲及以上的學生12人左右,受場地限制,招生名額有限,以繳費先後為序,課程營費為第一期10天,深圳學生走讀8000元,包括午餐午休,外地學生9800元,包括吃住玩以及機場接送。第二期6天,深圳學生走讀4800元,包括午餐午休,外地學生6000元,包括吃住玩以及機場接送,課程費用包括書本。營地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
2、每天課程安排:
上午 8:30—10:00 授課
10:10—12:00 電影
中午 12:10—13:00 午飯
13:00—14:20 午休
下午 14:30—16:30 授課
16:40—20:00 住家學生遊玩深圳以及晚飯
20:10—22:10 住家學生自由閱讀
3、授課老師為悅讀館創始人田國寶老師,悅讀館閱讀營已經有5年,每天精選一部經典電影觸及學生靈魂,吃住在家,全程由田老師以及太太賴燕華陪伴,保證安全與品質。對課程有興趣的父母或學生請私聊,諮詢招生詳情。
電話 137 2883 3664
私人微信號 tgbao0708
或者按一按識別二維碼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