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到底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2021-03-02 智韜法苑

         今天小編無意中看到了一則一年前的老新聞:

         2017年2月的某一天,內蒙一女子與男友發生爭執後負氣下車,結果凍死在路上,其男友也因不積極救護而被判刑收監。當時此事一經見報便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雖然已時一年,但類似的現象還是會時有發生。人們對於遇到他人處於危難之中時到底是救還是不救,有沒有救助的義務,要不要負法律責任等仍然是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那麼,死不救到底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我們還是拿該案來討論。

        首先,人們歷來崇尚「義舉」,並把「救人於危難,施人以援手」作為一種崇高的美德而千古流傳。於是就有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等哲理名言。因此,其男友面對女友負氣離去而不加勸留,明知天寒地凍而不加尋找,首先從道德層面來講就有違聖人之德,受到公眾的指責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也有不少網友替其男友抱屈,認為畢竟是女子自己負氣下車自己「作死」的,況且其男友在其下車後也有返回尋找的行動,不應受到重罰!

        道德是無字的法律,法律是強制的道德。人們可以不尊道德,但不能不守法律。那麼,在法律上是如何規範像「見死不救」這樣的不作為呢?

        一般情況下,「見死不救」只是道德譴責的對象,不屬於法律評價的範疇。但在特殊情況下,「見死不救」也會成為刑法執行的對象。這種「特殊情況」是指未盡到法律賦予的防止他人死亡的義務,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其本質是一種不作為犯罪。

        舉個慄子:法律賦予警察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義務,但如果他眼睜睜地看著群眾被不法分子捅死卻無動於衷的話,那麼他就夠成了不作為犯罪。再如,甲乙丙丁四人一起聚餐喝酒,乙在喝得酩酊大醉後堅持開車,結果造成事故的,甲丙丁一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因為他們沒有盡到應盡的勸阻義務。

        同樣的,在本案中,由於其男友沒有盡到應盡的防護義務而間接導致女子的死亡,構成了不作為犯罪,司法機關依法定罪並無不妥。只是值得注意的是,除非有證據證明女子的下車是由其男友造成的,否則,女子應對自己嚴重的行為過錯負主要責任。

         綜上所述,見死不救到底要不要負法律責任得視事情情況本身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互敬互助的社會才會更加溫暖美好!因此,如遇他人有難,救還得救!

來源:頭條巴士

相關焦點

  • 【微普法】《反家庭暴力法》:家暴要負這些法律責任!
    反家暴法對家庭暴力的處罰規定第三十三條 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三十四條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 外賣員送外賣出車禍,點外賣的那個人要不要負責任?
    外賣員送外賣出車禍,點外賣那個人不要負責,也就是說點外賣的那個人沒有責任。外賣員送外賣是其職責所在,是其應該做的事情,和出車禍沒有因果關係。外賣員送外賣時出車禍,是一起交通事故,至於是誰的責任,或者說誰的責任大,應該是交警依據現實情況進行既合理又合法地判定。
  • 從法律層面來看,見死不救犯法嗎?
    救死扶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人們讚揚,但是如果上升到法律層面來看,見死不救犯法嗎?
  • 婚內一方舉債,配偶到底要不要還?
    「婚內一方舉債,配偶到底要不要還?」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
  • 年底聚會喝酒,這四種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這裡先給大家提個醒,聚會喝酒有4種行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全國多地法院就辦理過多起因聚會飲酒引發的賠償案件,快來了解一下吧!林剛和吳輝是朋友。一年前的一天,林剛在吳輝家喝酒。當時夜已深,吳輝打電話約朋友方強來接他和林剛。隨後,林剛幾人乘車出行,當行經一段山崖路時,林剛下車方便時不慎滑落山崖掉進水裡,溺水身亡。
  • 年底聚會喝酒,這四種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小編在這裡先給大家提個醒,聚會喝酒有4種行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全國多地法院辦理過因聚會飲酒引發的賠償案件,快來了解一下吧!林剛和吳輝是朋友。一年前的一天,林剛在吳輝家喝酒。當時夜已深,吳輝打電話約朋友方強來接他和林剛。隨後,林剛幾人乘車出行,當行經一段山崖路時,林剛下車方便時不慎滑落山崖掉進水裡,溺水身亡。事發後,林剛家人要求吳輝和方強承擔死亡賠償金等共計十餘萬元。
  • 見死不救還有理了?
    長春曾經是偽滿洲國的首府,有著當時遠東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要不是日本戰敗後被老毛子薅了不少羊毛,現在的城市面貌絕對在中國能排的上號。可今天不同往日,不要說在中國,在東北都排不上號,咋就能這麼橫呢?國慶期間其他旅遊城市人滿為患醫生比較緊張還可以理解,你長春的醫生憑什麼這麼緊張?假如今天被撞的是個日本人,你們會不會另眼相看?
  • 外賣員送外賣出車禍,點外賣的那個人最後要不要負責任?
    這種情況送餐員與平臺公司之間是一種承攬關係,送餐員自負盈虧,責任自擔,摔傷的話沒法追究別人的責任。如果是與平臺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的,比如那種用平臺統一提供的車輛,服裝,由平臺公司統一管理的人員。他們與平臺公司就是勞動關係,送餐就屬於履行工作職務,過程中摔傷屬於工傷,應當由社保基金和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 浙B牌照救護車車禍現場「見死不救」?真相是…
    今天上午,本地論壇上一則題為《浙B*****救護車見死不救》的網帖,將隸屬於寧波市急救中心的一輛救護車掀上了風口浪尖。評論中,大多數網友爭議的焦點,集中在過境救護車是否應該參與救援這一「事實」本身上,甚至有網友搬出了相關法律條款予以解讀。記者第一時間向寧波市急救中心求證此事。相關人員表示,已注意到該網帖,並已著手調查。記者注意到,約兩小時候,寧波市急救中心在該論壇上對此事予以公開回應。
  • 加領舉辦「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研討會
    今天,來自中國的製造、汽車、清潔技術行業和行業協會、智庫、科技園和學術界70餘名代表參加了加拿大駐上海總領事館舉辦的「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互動研討會。美華環境 (Stantec Inc) 中國區總經理龍騰飛博士專注於企業社會責任、供應鏈管理、環境健康和社會管理系統等問題的研究。在會上,龍博士重點介紹了工業排放對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減少向流域排放有害汙染物。
  • 見死不救沒人性?有時,袖手旁觀也是人性
    經驗說:見死不救,真沒人性。實驗說:在旁觀者效應的作用下,人越多越可能袖手旁觀,因為責任被分散了。
  • 樸槿惠受賄證據不足被判入獄,挺樸派:韓國檢方要負主要責任!
    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是韓國檢方對樸槿惠入獄負主要責任,但是韓檢方只是聽從命令,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也根本不敢輕舉妄動。而事實上誰的權利大,誰就能決定樸槿惠的生死。而這個人就是文在寅。挺樸派示威遊行挺樸派對於這些所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的憤怒,要求韓國檢方負責任。但韓國檢方所說的話令人驚訝,說此事並不是他們的意願,只是因為上級命令不可違抗,如果不照做,恐怕倒黴的就是自己了。
  • 自學隨車指導人員要擔法律責任風險
    1、作為隨車指導人員您應當取得相應或者更高準駕車型駕駛證五年以上;2、不能有吸食毒品記錄;3、未發生駕駛機動車造成人員死亡的交通責任事故或者造成人員重傷負主要以上責任的交通事故;
  • 「擔干係,負責任」使自己成器
    你們知道,我聽到這些之後,反而更覺得讓小張離開耶魯大學,是正確的決定,因為我們有責任把資源放在未來有出息的年輕人身上。按耶魯官方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培養能在各領域獨當一面的領導者,特別是學術思想的領導者。 我跟你們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談談個人責任跟個人自由的匹配關係。小張或許只知道父母溺愛下的隨意「自由」,卻不知跟自由相配的自我責任。
  • 酒駕撞死無證駕駛,誰負全責?交警說完,車主啞口無言
    沒想到交警的解釋卻讓人很意外,雖然酒駕屬於違法行為,要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但對方無證駕駛同樣逃不了法律的制裁。酒駕撞上無證駕駛,交警並不會因為酒駕違法在先,就給出先入為主的判定,無證駕駛的人同樣要負責任。
  • 宣揚「吃播」將負法律責任…這裡動真格了→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最近,廣東省通過了關於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明確禁止設置最低消費,製作傳播「大胃王」視頻也將受到法律嚴懲
  • 杭州一女子奔馳車在小區被刮,物業不負責任?小區反應:明確告知
    杭州一女子奔馳車在小區撞人,物業不負責任?財產狀況:明確告知現在,不少業主對物業越來越反感,不少人聲討要取締這一行業。其發展到如此水火不容的程度,不外乎是物業服務不到位,業主不滿意。也有業主總結物業的宗旨是:平時只收錢,有事自己不負責。整個國家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 過泰國海關到底要不要給小費?
    今天清邁TIMES的粉絲們聊到一個問題:在泰國機場過海關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小費
  • 違建叫停,這6類建築遭暴力強拆將負法律責任,為什麼?9個理由
    導語:非法拆遷的法律責任是什麼?主要包括這9個內容!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律實踐和司法審判實踐中,拆遷人由拆遷行為受到的損失,適用於徵收行為的有關規定。1、根據新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拆遷中不得實施暴力,脅迫,迫害等強制手段,不得採取中斷供水,供暖,供氣等非法手段。供電和阻礙被拆遷人房屋的道路交通。
  • 法官:她本可以不承擔刑事責任……
    經交管部門認定,雷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李某無責任。雷某被動歸案後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經過,且陸續賠付李某經濟損失22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雷某違反道路交通法規,交通肇事致一人重傷,負事故全部責任,且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予以處罰。鑑於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賠償了被害人部分經濟損失,酌情予以從輕處罰,遂作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