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表達的意思當然是:「這真的是太好笑了。」但是,通常你會用其它更平常的方式來回應,比如表情符號「LOL」「:-)」來表明你認為這件事太好笑了。抑或你覺得這件事沒有你想的那麼好笑,那麼你可能會回復「哦」。如果我的幽默裡帶有一些諷刺,你也許會回復「呵呵」。如果我的笑話真的超級超級好笑,那麼你可能會回復「哈哈哈哈」,甚至直接寫數字23333,讓編輯器自動顯示一個「大笑」的表情符號。
用了這麼多哈哈,或是2333333,你基本上找到了一種書面表達方式來展現那抑制不住的笑聲。
但是,如果我們說的不是漢語呢?如果我們用英語、西班牙語,或日本語交流呢?今早有許多非英語國家的Reddit用戶參與了一個很新鮮的話題討論:「各國的網際網路文化究竟是怎麼樣的?」
在泰語中,數字5的發音就是「ha」,所以泰國人會用「55555」來表示「hahahahaha」。這個縮寫可不是表示全球資訊網(the World Wide Web),它起源於日本漢字「笑」,用日本語來說就是「warai」。「Warai」用於留言牆和聊天室之後,很快就被縮寫成「w」來表示笑聲。並且就像「ha」演變成「haha」再變成「hahaha」一樣,當人們想表達自己的豐富情感時,就會使用「ww」或者「www」(當然,更強烈一點就用「wwwwwww」)不能不提的是,在網絡和簡訊之前,人們也曾用摩爾斯碼來表示笑聲,寫作「hihi」,聽起來就是這樣的: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編譯: 金芊芊,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翻譯本科
審校&編輯:劉秀紅
英文來源: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