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人臺灣行(五)】近七十載的別離,再見時異鄉已是故鄉

2021-02-22 花漾淮安

導語

奚老師的臺灣行,訪學之外,還肩負著重要的家族使命——代表全家人,去探訪年近9旬的二爺爺。二爺爺是在大江大海的1949年去了臺灣,在海峽兩岸關係漸漸鬆動後,數次輾轉回到故鄉。

二爺爺有一個很有名的外孫女——藝人曾寶儀,2014年6月代表二爺爺回到故鄉。今年2月4日,我們編發了根據二爺爺的經歷寫成的《全家福的故事》(以下藍字部分點擊可查看)

全家福的故事(二)——曾寶儀淮安尋根牽引出的一段家族記憶

赴臺前的一個晚上,接到公公的電話,生怕我聽不清他的楚州話,幾乎用吼的聲音。

「他住在新北——」

「新北,不是臺北?」

"對,新北。新舊的新,北京的北,你記下來。"

「秀山派出所,你知道哪個秀吧?優秀的秀,高山的山。對,派出所就是我們的那個派出所。你記下來沒有?」

「要不要帶點扁豆乾子?草雞蛋好不好帶?老母雞呢?」

……

他講了有10分鐘,一個字一個字地核對地址和電話號碼。我耐心記下來,又復讀一遍給他聽,先生又複述一遍,他終於放下心來。

他要我,代替全家人,去探望他的叔叔,我們的二爺爺。一位離開淮安奔赴臺海近七十載,已經虛九十歲的一位老人。

我在淮安區施河老家的牆上見過二爺爺的照片,先生告訴我,他在臺灣。


1992年,大陸與臺灣達成「九二共識」的這一年,二爺爺由臺灣經香港輾轉,回到了闊別40餘年的故鄉——淮安。

我在一個叫朱尖村的河邊,見到過一座石橋,上面寫著「悅善橋。」悅善,是二爺爺的名字,橋是他返鄉探親時出資修建。

寫博士論文的時候,需要的不少書籍大陸沒有出版,他替我買好了,寄過來,妥妥細細。

中央電視臺拍攝關於他的記錄片《客從故鄉來》,他已85歲高齡,不宜奔波,他的外孫女曾寶儀代他回鄉祭祖。


2014年6月,曾寶儀代表外公回鄉省親。她身邊的粉色上衣小姑娘是奚老師的女兒小溪兒。你們能在照片中找到奚老師嗎?

去新北的時候又是大雨。素未謀面,卻又近在咫尺,我去見他。該說什麼?

他不認識我,擔心錯失,於是站在樓下,手裡高舉一個名牌,上面寫著:江蘇省淮安市崔河村任同學。任,是我先生的姓氏。他的大哥,也就是我先生的爺爺,本姓王,後因入贅任家,後輩遂改姓任。

屋子裡供奉祖宗的牌位,他指著牌位讀給我聽:這是王姓歷代祖先的神位。「人不能忘了根」,他說。我看到,上面有「淮安」二字。

家裡的牆上貼滿了照片。他指給我看他的五個兒女,以及孫輩、曾孫輩。

「我過生日,他們都回來,給我慶賀。」

(看得出,這家人很重親情。你是不是像小編一樣,迅速地找到了曾寶儀☺☺☺)

他問我老家的情況,向我講述來臺之後的生活。

「我是一九四九年從廣州過來的。那天正好是一月一號。」

「總統印刷廠不要那麼多工人,後來就把我安排到了中央印製廠,做工程師。」

「民國八一年我就退休了,現在已經二十四年了。」

他帶我去樓下的社區參觀。一間間地看,閱覽室、兒童活動室、籃球場、健身房,還有地下停車場。

「我們這裡每天都有警察巡邏,很安全。」

「我每天早上4點鐘就起來啦,在這個小花園裡走路,鍛鍊身體。」

「下午?下午我就看電視,或者到樓下來看看報紙,都是免費的。」

看到有鄰居,高興地告訴人家:「我大陸的孫媳婦來看望我啦,她在臺大做訪問學者。」——加上了後一句,很驕傲的樣子。

告別前,他給我紅包,我不肯要。

——「我不是小孩子了,已經工作了。」

——「這是我們臺灣的風俗,你第一次來我家,長輩給晚輩的。應該按照我們的規矩來。」

紅包左下角手書「叔祖父」三字。


臨別前,他向我抱怨:

「你爸爸的話,我只能聽懂一半,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早年我還能聽懂他們的話,現在怎麼越來越難懂了。」

「我讓你三叔聽,他更加不懂。」

他曾經流離失所、孤單飄零。

他在臺灣安了家,生兒育女。

他思念家鄉,也曾輾轉返回。

他努力工作,直至退休。

他遵循本地的風俗,兒女子孫環繞。

他甚至,淡忘了曾經那樣熟悉的鄉音。

故鄉,已是遠方;他鄉,已成故鄉。

如此,心安!

前情回顧

【花漾人臺灣行(一)】你好,美麗島!

【花漾人臺灣行(二)】穿行中央山脈

【花漾人臺灣行(三)】高山青,澗水藍

【花漾人臺灣行(四)】這裡最臺灣

相關焦點

  • 島嶼與陸生 :故鄉與異鄉
    這是我第一次去臺灣,是去念大學。在此之前,我腦海對臺灣僅僅只有從詩集散文的鉛字裡生出來的想像。開學第一天,我才發現我們整個系這一屆只有我一個陸生。我一開口說話,我的同學就知道我不是臺灣人,問我從哪裡來,我說杭州。而她們中不少人的祖父母都從江浙遷來。我很快就交到了一些朋友,兩個從澎湖來的女生,還有一個從花蓮的女生。
  • 中山70歲阿伯載著一群六七十歲老人翻下山坡……
    更讓人捏一把汗的是,車上載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怎麼樣了?V11月3日14時43分,神灣交警接到報警,稱神灣鎮錦洪果場路段發生一宗小轎車在山路斜坡翻車的事故。交警趕到現場看到,一輛粵T號牌小轎車停在種滿火龍果的農場裡面。車身全部破爛,車頭擋板脫落,車頂鐵皮掀開,擋風玻璃破碎。
  • 酒是故鄉醇,情是故鄉濃.
    一位友人去臺灣旅遊,在一間茶棚歇歇閒聊時,竟遇到了一位同村鄉親。
  • 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
    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今日除夕!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今日除夕!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今日除夕!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今日除夕!水木年華,新情歌:歲月贈別離可知其深意,戚戚回望時漫漫路重聚今日除夕!
  • 《烏蘭察布 我的故鄉》 原創穫獎歌曲.藍天白雲綠草,引來多少嚮往的目光,神舟風車鐵馬,飛旋在地上天上.
    歷經風雨滄桑,故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已成為京西草原的一顆明珠。在這塊土地上,勤勞勇敢的人們,用智慧和汗水,把這裡打造成為草原四大名都,即草原避暑之都、中國風電之都、中國薯都和草原皮都,這裡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結點城市,這裡是聞名於世的神舟回落的家園,這裡是「人類候鳥」的夏日宜居地,這裡也是「五城聯創」的文明家園。
  • 臺灣攝影人走進浙江鄉村:光影憶山水映像載鄉愁
    當得知「縉雲」一詞來源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名號時,拍過了這裡山山水水、村落庭院的臺灣攝影家們更加認為,這個位於浙江南部的縣城喚醒了每個人記憶深處的鄉愁。臺灣攝影人採風。11日——12日,來自臺灣的十餘位攝影愛好者走進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與當地攝影人一起開展攝影採風及參訪交流活動。光影交織間記錄下兩岸氣質迥異的山水建築,一脈相承的人文習俗。
  • (離隊)埃杜、米利亞什、拉賈卜、拉多維奇共打入35粒進球,幫助球隊成功衝超,功勳卓著,永載史冊.如今難說再見
     提示:點擊上方"石家莊足球聯盟"↑免費訂閱本刊2015賽季,埃杜、米利亞什、拉賈卜、拉多維奇共打入35粒進球,幫助球隊成功衝超,功勳卓著,永載史冊如今難說再見,不舍別離,感謝你們為河北華夏幸福做出的傑出貢獻!感謝你們為河北球迷帶來的歡樂!你們與河北的情義,我們會永遠記得!祝福未來一切順利!
  • 臺灣媳婦「回娘家」:鄉音無改仍念家
    臺灣媳婦「回娘家」:鄉音無改仍念家 2018-08-17 22:46: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別離前網紅大鵝都被吃了……
    「此去一歸期,生死兩茫茫」,從情人節那天開始,這兩隻在「別離」前親吻的大鵝     有網友表示,看完這兩隻愛情鵝,淚奔了,並點評稱,「再次相見,已是來生。」此後,這張照片便在情人節期間迅速在網上發酵,引起廣泛傳播,網友們腦洞大開,並延伸出多個版本的結局。其中這個版本流傳最廣,裝載鵝的摩託車出了故障,最終兩隻鵝幸福地在一起了,並孵出了很多小鵝。
  • 再見了,臺灣復興航空!
    再見了,復興航空!昨天宣布停航的臺灣復興航空公司今天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全面停航後將解散公司的決定。
  • 擺渡人:寵物善終,撫去別離的傷痛
    上午十點整,阿恆如約走入寵物醫院。周圍一片靜寂,唯有指針嘀嘀嗒嗒。他說,寵物與主人的緣分來之不易,縱使別離,也應該鄭重得說一句 再見。不過,初初入行,阿恆卻飽受非議。
  • 臺灣作家李敖病逝!生前絕筆信:想和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
    臺灣作家李敖過世。家屬的聲明指出,李敖近日病況轉危,18日上午10時59分安然離世,與世長辭,享年83歲。
  • 「輝煌七十載 網聯新南京」 南京百家網際網路單位文藝匯演賀國慶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弘揚時代主旋律,9月12日下午,「輝煌七十載網聯新南京」——南京市網際網路行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在南京市鼓樓區白雲亭藝術文化中心拉開帷幕。
  • 臺灣石斑魚產業危機:青斑被大陸龍虎斑打趴
    石斑魚種之一的青斑價格崩盤,去年起價格一路跌到歷史新低價每斤七十元,最近反彈到九十到一○五元,但仍低於成本價。這讓高雄、屏東的養殖魚戶苦不堪言,除哀嘆景氣寒冬,更期盼政府幫忙打開對岸市場。  屏東縣養殖魚業興盛,年產值一三四億元,其中石斑佔約五十億元,七成以上外銷大陸,外銷榮景維持三、四十年。
  • 李涵:笑容甜美的90後女孩 把他鄉奮鬥成故鄉
    《幸福的奮鬥者·擁抱江津他鄉人》系列報導,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名揮灑青春汗水,建功第二故鄉的銀行員工。
  • 【喜報】鄧廣鈞烈士故鄉已找到,再尋叔父鄧廣福老兵,您在何方?
    目前,鄧光禹先生已找到故鄉及故鄉親人,可以認祖歸宗了。但他祖父鄧學禮、叔父鄧廣仁的墓因天氣關係,現已冰封,不便祭奠,故決定待明年春暖花開之後,再回故家認祖歸宗。 新出現的問題是:三叔鄧廣福1940年代當兵,後來跟著部隊去了臺灣,50年代曾經從臺灣給家裡來過信。此後幾十年來,家裡再也沒有收到他的信件。臺灣那邊不知有沒有資料?
  • 張震嶽的《再見》:人生多離別,且行且珍惜
    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說一聲再見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歌詞有多少人會是有這樣的體會呢。在跟某些人或者某個人離別的時候,生怕沒有機會跟那個人說一聲再見。因為有些人的分別總是無聲無息地,一覺睡醒起來,已經發現對面床那個兄弟帶著行李坐上火車,只留下一句寫著「我走了再見」的字條。心酸和感慨浮現,明明就那麼友好的一個人去兄弟,卻是一聲鄭重的再見也不說,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了,頭也不回。都說再見總是傷感的,或許就是因為傷感,所以才選擇在傷感之前走吧。記得有這麼一句話,這麼一句話「你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這就是再見的意義」。
  • 解碼日本節稅方法——「故鄉納稅」
    這是日本常見的一種節稅方法,這裡所說的「故鄉」並不一定要是自己真正的故鄉,所以在日華人朋友也可以使用。本質上只是把本來要交的稅換了個地方而已,就可以拿到豐厚的回禮。這也是日本政府為了振興地方所採取的措施。比如故鄉納稅3萬日元,按照50%的還元率來算,可以拿到價值1萬5千日元的禮品,但實際負擔只有2千日元。具體是什麼禮品可以自己選擇。
  • 暖燈夜話 這麼遠,那麼近:男女那些事兒
    遠o r那麼近如果女人試著讓男人變得更好,男人會認為她要改變他使他以為他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女人不知道她對他的關懷可能侮辱了他」能否不要說再見 你的再見說得那麼明確 怎麼我和你之間 兩個世界再也沒有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