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學刑法┃故意縱火罪立案標準

2021-03-02 法律知士

一、放火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114條、115條第一款的規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追究。國家林業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發布實施的《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規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災的都應當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4、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為重大案件,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十公頃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本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五條規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

 二、放火罪應該如何處罰

  根據法律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包括兩種情況:

  1、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後果;

  2、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後果,但並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

  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司法機關一般如何認定失火罪

 

一、什麼是失火罪

  失火罪是指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的構成具有以下四個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首先,行為人必須有引起火災的行為。其次,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造成嚴重後果,即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最後,上述嚴重後果必須是失火行為所引起,即同失火行為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既可出於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火災,因為疏忽大意而未預見,致使火災發生;也可出於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火災,由於輕信火災能夠避免,結果發生了火災。

 二、如何認定失火罪

  在司法實踐中,失火罪與放火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要認定失火罪,必須弄清楚該罪與這些相似罪名的區別。

  (一)失火罪與放火罪的區別

  1、在客觀方面,失火罪必須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才能構成。放火罪並不以發生上述嚴重後果作為法定要件,只要實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過失犯罪,以發生嚴重後果作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

  3、主體要件處罰年齡不同,放火罪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即可構成;失火罪年滿16周歲的人才負刑事責任。

  4、主觀罪過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構成,失火罪則出於過失。這是兩種犯罪性質的根本區別所在。

  (二)失火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失火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

  2、客觀方面不同。重大責任事故罪必須是發生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由於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嚴重事故;而失火罪一般是由於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災。

 

 

信息來源:法律快車

圖文編輯:cid2020000

版權聲明

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在這裡深表歉意,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文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若來源標註有誤,敬請及時聯繫我。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相關焦點

  • 縱火罪,最高可判死刑 !
    根據《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規定,縱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 一夜暴富之縱火罪
    中國大媽:我狠起來,自己的錢都燒~縱火罪是指故意用放火焚燒公私財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人的人身安全和重大公私財物的安全。由於縱火是一種嚴重犯罪,社會危害性極在,所以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放火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面臨刑法的制裁。
  • 縱火罪和放火罪的區別在於……
    根據《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規定,縱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由於縱火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人的人身安全和重大公私財物的安全,所以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放火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會構成縱火罪。也就是說,不管縱火人燒的是自己的東西還是他人的東西,只要危害到他人安全,就觸犯了縱火罪!
  • 事發博士花園,一男子故意損壞小區電動大門!
    監控視頻:小區的門禁系統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可是在海門博士花園小區,一名男子竟然故意用木棍把小區電動大門卡死小編提醒:《刑法》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刑法》擾亂公共秩序罪第293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2、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4、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 故意隱瞞個人行程,害己害人,依法立案偵查!
    1月9日,疾控部門進行流調時,其故意隱瞞個人行程,嚴重影響流調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傳染病防治法》,1月11日,順義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王某寶依法立案偵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也規定了「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引起甲類傳染病以及依法確定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五種情形,其中就包括「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
  • 18歲新州消防員縱火十餘起, 被控9項故意縱火罪!
    他被帶到Tweed Heads警察局,被控九項故意縱火罪。據稱,警方搜查了他的家,發現了一把仿真手槍,導致了對其的另一項指控。周四,該男子被拒絕保釋,並在Tweed Heads地方法院出庭。警方將在法庭上指控該男子在該地區數次故意縱火,而後返回現場參與救火,作為其志願消防員的職責之一。去年燒了整整4個月的澳洲叢林大火還歷歷在目,大火所到之處生靈塗炭,重建工作任重道遠。
  • 酒駕和醉駕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1、酒駕標準: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中規定,駕駛人員每
  • 「建議將傷害、殺害醫務人員列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法定加重情形」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帶來了關於完善醫護人員權益立法的提案,建議將傷害、殺害醫務人員列入《刑法》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法定加重情形。他還提出,建議全國的醫療機構共享「醫鬧」信息,通過平臺機制對「醫鬧」事件精準定位。目前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已將擾亂醫療場所秩序的行為納入擾亂社會秩序罪。
  • 高明對一刻意隱瞞行程確診病例人員立案追究法律責任!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然而一男子卻無視相關規定,刻意隱瞞自己常住武漢事實及病情,未作防護措施,主動接觸人群,最終被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
  • 讓停車場妙趣橫生的平面化導視設計┃ SED 關注
    ┃文章來源於gooood設計┃位於馬德裡的FranciscodeVitoria大學臨近繁茂的El Pardo林區,這裡有聖櫟和松樹等豐富樹種
  • 刑法考點:共同犯罪的含義和概念
    則甲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A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二人主觀故意內容不同,不能成立共同犯罪D.甲、乙以出賣為目的拐騙了女童丙,甲外出之機,乙強姦了丙。為他人偷越國(邊)境提供偽造的護照的,以偷越國(邊)境罪的共犯論處【解析】選項A,《刑法》第358條第3款規定了獨立的協助組織賣淫罪,所以為他人組織賣淫提供幫助的,不再以組織賣淫罪的幫助犯論處,應以協助組織賣淫犯論處,故選項A錯誤選項B,《刑法》第240條第2款規定,以出賣為目的對被拐賣婦女進行的接送
  • 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分
    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分是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但又爭議較大的問題。二者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均出於過失。區分二者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有無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過失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
  • 故意傷害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一樁刑事案件引發的思考
    本案關鍵點在於定性問題,即犯罪嫌疑人構成的是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首先故意犯罪成立不僅要求有故意行為存在,行為人還要對行為的危害後果有認知或預見(結果加重犯則要對加重結果有所認知或預見),並且希望或者放任該結果發生。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素不相識排除預謀的可能性,整個犯罪行為的發生系被害人出言不遜並在雙方爭吵過程中出手毆打犯罪嫌疑人崔某在先。
  • 威脅恐嚇罪立案要求是什麼,有哪些規定?
    如果公安機關發現達到定罪標準的,會進行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那麼威脅恐嚇罪立案要求是什麼,有哪些規定?  網友諮詢:  我姐比我大12歲,我上初中的時候,她交了個地痞男友,認清他的真面目以後分了手。那地痞還來糾纏,還拍了裸照揚言要發出去,四處散播謠言,還說要報復。是不是構成威脅恐嚇,威脅恐嚇罪立案要求是什麼?
  • 已立案查處!
    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執法人員發現情況後立即叫停該裝修施工隊的施工,並對該不文明行為拍攝取證,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文明施工,並根據《嘉興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十條對此違法行為立案查處警方提醒高空拋物屬於危險行為情節嚴重者可能構成犯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
  • 只要到立案金額即可!
    參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能夠查到數額的。
  • 會員專屬:刑法分則重點背誦二十二
    (4)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目的。依照《刑法》第274條的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申扎法院公開審理一起故意殺人案
    被告人次某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主觀上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構成故意殺人罪,應予依法懲處,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次某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犯罪,酌定對其從重處罰;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態度較好,屬犯罪未遂,並取得被害人近親屬諒解,對其可以從輕處罰。
  • 湛江18號確診病例的丈夫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立案偵查
    隱瞞涉疫情信息、不執行居家隔離田某堂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立案偵查的警情通報2020年1月23日,田某堂(男,64歲)從疫情發生地自駕車攜一位家人到達湛江,同日下午其駕車到湛江西站接從疫情發生地乘坐高鐵回來的妻子李某萍(女,64歲,湛江市確診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