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監管機構在房地產行業執法的能力都明顯不足,對參與洗錢和犯罪行為的人員的行政處罰和刑事制裁都比較罕見。
雖然近來有一些關於金融機構因參與洗錢而受到制裁的案例,但少有房地產中介、律師、會計師和公證員因在房地產業洗錢而被制裁的消息。
澳大利亞在以上總結的10個主要因素上都存在嚴重的缺陷,不符合其在國際論壇上作出的有關打擊房地產腐敗和洗錢的承諾。
根據透明國際組織透露,雪梨繼倫敦、紐約和溫哥華之後成為貪官們隱匿非法財產的主要目的地。貪官汙吏紛紛利用澳大利亞當地的法律漏洞,將非法所得在雪梨、墨爾本及黃金海岸等地購置房產。
此前《澳大利亞人》曾報導過,2016年金融情報官員對中國投資者33億可疑轉帳調查發現有超過10億流向了房市。
中國置業者向雪梨,墨爾本和其他地方注入的大量現金。目前,在澳大利亞,70%的中國置業者採用現金支付方式,在該國的海外置業者中,他們佔據了最大的比例。
近年來,有一部分人認為包括澳洲在內的部分國家拒絕與中國合作追查外逃貪官的原因之一,是樂於見到中國貪官帶著大量熱錢投入該國市場。
其實,最初外國人確實是歡迎中國富人的,希望中國富人能夠攜帶來自中國的巨資投入本地的實業,給當地帶來就業機會以及經濟發展。但無奈中國富人卻炒熱了當地房地產市場。越來越多本國人買不起房。
現在,澳大利亞各大首府城市房價不斷走高,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沒有人願意讓澳洲成為中國貪官的逃亡天堂。特別是很多受近年來高房價困擾的民眾,更是不希望中國貪腐官員的「黑錢」進入澳洲。澳洲輿論經常對大量來自中國的「熱錢」流入當地房產市場表示反感。
洗錢為犯罪活動轉移和掩飾了非法資金,使不法分子達到了佔有非法資金的目的,從而幫助、刺激了更加嚴重和更大規模的犯罪活動,對國家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洗錢活動更是嚴重危害了經濟的健康發展,助長和滋生腐敗風氣,腐蝕了國家肌體。其在損害合法經濟體正當權益的同時,還破壞了市場的微觀競爭環境,損害了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和公平競爭,從而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平。
其次,洗錢活動破壞了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的基礎,加大了金融機構的法律和運營風險。其造成的資金流動無規律性,嚴重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
再次,洗錢活動還有可能與恐怖活動相結合,從而危害社會穩定、國家安全,並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形成巨大威脅。因此,無論對國家還是個人,反洗錢都成為了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金融監管的本質是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對金融機構和個人的金融行為劃定邊界固然必要,如反洗錢、適度的外匯管制、信息披露、案件披露、打擊金融欺詐等。失範的行為常常是金融風險的直接原因或觸發因素。加強對金融機構和個人行為邊界和風險特徵的預測和監管十分重要。
但真正的風險還大量存在金融機構的業務結構之中。
單單對澳大利亞來說,恐怕一場深層的反洗錢系統性改革也是在所難免。
參考來源: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2-18/chinas-attempts-to-reclaim-money-from-inside-australia/10806228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19-02-18/chinas-attempts-to-reclaim-money-from-inside-australia/10821164
http://transparency.org.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