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201711」快速查看一下內容:
*北京城中暗藏9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天眼,人類存在的第三隻眼!*未解之謎:地球上科學無法解釋的33個離奇謎團海洋汙染愈趨嚴重,研究指甲殼類動物較易攝取塑膠,人類食用後會間接吞下膠粒。聽上去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海洋汙染令不少海產吞下微塑膠,當人類吃下這些受汙染海產後,同樣會吞下微膠粒。比利時及英國的最新研究發現,愛吃海鮮的人一年內間接吞下的微膠粒有1.1萬顆,即差不多是每周吃兩份青口所吞下的微膠粒數量,專家更推斷,情況只會愈來愈壞。
比利時根特大學及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先後展開研究,了解人類進食的海洋生物受汙染的情況。結果顯示大多海產的腸道內都有微塑膠,相信是由海中塑膠垃圾分解而成。由於大型魚類會吃浮遊生物,因此或會吞下更多塑膠。
埃克塞特大學的專家又發現,甲殼類動物攝取塑膠的情況更嚴重。他們檢驗的數百隻青口中,平均每隻含有4.5粒微塑膠,每一份食用份量就有90粒,換句話說,若每周吃兩份,一年就已吃下逾9000顆微膠粒。此外,每6隻蠔也含有50粒微塑膠。
該大學的海洋生物學者波特(Adam Porter)表示,目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塑膠進入人類身體後會造成具體損害;根特大學的專家表示,海產中的微塑膠對海洋生物的存亡,以至食物安全造成威脅。
原文:每日郵報
以上內容僅作文化學習交流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平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