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到現在,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不過,眼看就要返工,家裡的口罩卻屈指可數。
可怕的不是口罩少,而是口罩用錯,讓稀缺資源白白流失。
錯誤 1:戴「漏氣口罩」
很多戴眼鏡的人都有類似體驗,一旦戴上口罩,眼前就霧蒙蒙。
其實,眼鏡起霧就說明一個問題:口罩沒戴好。
由於口罩上方沒有貼合,呼出來的氣體都跑到眼鏡上,而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也進到口罩與臉頰之間。
也就是說,這樣戴口罩,等於沒戴。
口罩與人臉留有縫隙,呼吸時的氣流會流向縫隙,會嚴重降低口罩的過濾作用。
正確做法是,戴口罩時多做兩步:
按按鼻子,貼緊下巴,越嚴實越好。
錯誤 2:摘口罩時碰到口罩外側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有兩種: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我們通過口罩阻擋了飛沫,如果用手直接從外摘下,則為病毒打開了接觸傳播的通道。
如果忘記洗手,再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人體。原本用來阻擋病毒細菌的口罩,卻成了疾病的傳播者。
正確的摘口罩方法,記住兩點:
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拿住掛耳繩取下即可(類似下圖所示)
脫下口罩後要洗手,沒有洗手條件不摘口罩
錯誤 3:不管去哪都戴口罩
由於近期感染人數增長得很快,不少朋友到哪都戴著口罩,口罩消耗得很快。
其實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如果是個人獨處,例如自己開車、散步,只要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感染風險很低,可以不戴口罩。
可能很多人會問,我怎麼判斷感染風險是高還是低?
別急,就在 2 月 5 日國家衛健委等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了《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看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什麼時候該戴,什麼時候可以不戴了。
好劇搶先看 笑料不間斷!
按照下方步驟點擊設置星標
再也不怕找不到MediaCamp啦!
本公眾號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公眾號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方式:021-61151111轉214399
微信:AngelaChen888
TEL:021-61151111轉214395
MAIL:Chen_WeiLing2@want-w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