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秋冬變幻,米粉、河粉、薯粉等如變味千萬別吃,嚴重可致死!

2021-02-07 廣東少兒頻道


目前正值秋冬交換季節,

本地氣溫持續徘徊在20~30攝氏度之間,

這種氣溫下吃米線、紅薯粉

尤要小心食物中毒!



日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稱,

秋冬換季

慎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

這類細菌酷愛在米線、粉條中繁殖。



市場監督管理局專家介紹,此季椰酵假單胞菌最易繁殖,尤其容易在三大類食品中繁殖,包括:


穀類發酵製品——如玉米面、糯小米、溼米粉等;

薯類製品——如紅薯粉、山芋澱粉等;

以及腐壞的木耳等。

「但凡這些品類的食物在環境中被該細菌汙染,如果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繁殖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就會導致食物中毒,這樣的例子此前並不少見。」專家表示。


中毒會怎樣?

嚴重可致死!


椰酵假單胞菌產生的米酵菌酸的耐熱性極強,經100℃煮沸和高壓也不能破壞,所以無論製成何種食品、無論採用何種日常的烹煮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仍可引起食物中毒。


椰酵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長達1-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該食物中毒無特效解毒藥物,病後恢復情況與食攝入的毒素的量有關。


消費者選購米粉、米線時要認真查看,選擇外觀無黴變、外形完整、組織結構均勻、色澤均勻一致的產品,一旦試吃發現有酸敗味、黴變味或其他異味,就應該立馬放棄。此外還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籤,注意保質期,貯存要注意保存條件和時間。

而在選購木耳或穀類發酵製品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者進行購買,同時要注意銷售環境的衛生狀況,選購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並注意產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網絡圖片

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也提醒餐飲服務經營者及單位食堂,在購進上述食品時務必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可溯。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處。儲存時間不宜過長,儲存時間一般不超過12小時,防止發生氧化酸敗和黴變。


網絡圖片



家庭如何防止椰酵假單胞菌中毒?掌握以下「三招」可基本保平安:


對於購買的穀類發酵製品,但凡貯存不當或貯存過久就會導致毒素產生概率飆升,即使加熱食用也不見得能完全杜絕食物中毒,所以建議在購買當天就食用完;

吃木耳前應反覆清洗,使用乾淨的容器和水泡發,一次不宜泡發過多,泡發好後要及時食用;

如果喜歡自製穀類發酵食品,務必不使用黴變玉米等原料;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磨漿後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汙染。


一旦市民懷疑發生疑似中毒,必須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並儘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同時還要及時送醫、對症治療。




綜合來源:廣州日報、人民日報微博、杭州交通918


公眾號改版啦,為了保證我們的家長粉絲和小朋友粉絲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分享的信息和福利,希望大家可以及時星標公眾號「廣東少兒頻道」,具體操作如下圖:



業務諮詢請聯繫波仔:bozaigrt


相關焦點

  • 法制周報┃@愛嗦粉的永州人,秋冬換季,這樣的米粉有毒!
    聽說,米粉、河粉、粉條近期都不能吃了?
  • 「吃了一碗河粉,送去醫院後不治身亡」!?
    相信生活在廣東的人都會發現:廣東人的日常是真的離不開河粉的……幹炒、溼炒、牛腩粉、豬雜粉、豬腳粉、粿條湯…… 7月28日,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發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已有5人送醫治療,其中1人醫治無效去世,2人病情較重,2人病情穩定…… 「吃了一碗河粉,發展到死亡…… 」後來專家判斷,這些腸粉店顧客是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 近期吃河粉注意!廣東一家3孩子吃河粉中毒,6歲小兒子身亡,哥哥姐姐被送入ICU
    在選購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尤其是散裝銷售的,要留意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條件下;在選購木耳、銀耳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者進行購買,同時要注意銷售環境的衛生狀況,選購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並注意產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 緊急提醒!衡陽街頭出現的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嚴重可致命
    記者諮詢了園林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對方回覆:可食用,但不能多吃,多吃易中毒!2015年,浙江2歲男孩歡歡,一口氣吃了20顆白果,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約一個小時後,他倒在地上全身劇烈抽搐。家人火速將孩子送往醫院。但送到醫院門口時,孩子已經奄奄一息。最後沒有搶救成功。
  • 廣東河源米粉中毒事件與惠州廠商無直接關聯
    日前,一則「河源、東莞市有人吃了惠城區新惠達食品廠生產的米粉而引起中毒」的事件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
  • 南昌米粉原料致癌,吃粉等於服毒!已銷往全江西,楊鈺瑩淚奔了……
    拌粉+瓦罐湯,這應該是很多南昌人早飯的標配;南昌炒粉,更是名聲在外,成為很多外地人來南昌的必吃美食。
  • 【贛州市民注意了】 吃拌粉等於服毒! 米粉原料致癌,現場蒼蠅橫飛! 這家米粉加工廠真是黑心
    你每天早上吃米粉很可能是在「服毒」很可能你就吃過(新聞來源:南昌三套政法報導)日產量8000斤的米粉工廠成品熱銷南昌早餐店原料致癌加工環境令人噁心老鼠屎蒼蠅隨處可見這樣的米粉很可能你就吃過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安靜淡定的吃一碗拌粉了!
  • 你吃了嗎?紫金一河粉小作坊添加「保險粉」 ,把河粉賣到這些地方......
    日前,紫金縣公安局在該縣縣城米行街查處一違規的河粉加工廠,現場查扣一批已加工好的河粉一批及疑似「保險粉」物質一袋。 據辦案民警介紹,7月16日接到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轉來線索後,縣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分別指示相關部門嚴格按照"3+2"打擊整治涉食品藥品犯罪專項行動要求,並抽調治安大隊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迅速展開案件偵查工作。
  • 第103碗面:林富記雞肉味河粉
    越南美食「炭燒豬頸肉撈檬」(圖片來源於網絡)今日分享林富記雞肉味河粉。雞肉作為全球大多數國家的主要肉類來源,其烹飪方式各有不同。
  • 官方提醒:當季這三類食品易產生毒素,食用時應注意→
    為預防米酵菌酸中毒,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月18日發布消費提醒:當前季節中,穀類發酵製品(如溼河粉、米粉、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變質銀耳和木耳、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等三類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導致食物中毒。
  • 千萬別對臺灣各縣市人說這些話
    【千萬別對花蓮人說】      花蓮山水風情迷人,還有金三角商圈、海洋公園、文創園區··等,特產除了麻糬還有花蓮薯,慵懶節奏並不是無聊~ 【千萬別對彰化人說】    基隆港經過河川整治,海臭味已改善很多,可當成特別的大海味道!  【千萬別對臺中人說】
  • 你每天吃的溼米粉安全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河粉、米線、米粉等溼米粉為進一步督促溼粉類餐飲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火炬區全民查餐廳活動」將約你一起來檢查加工製售溼米粉的餐飲單位!【上期回顧】火炬全民茶餐廳第五期「查學校食堂」採取現場直播、後期回放的方式舉行,掃描下方二維碼可進行全程收看。
  • 女孩吃感冒藥身亡 這些東西千萬別混一起
    記住,它們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吃)正值換季,感冒多發。很多人認為,對付小小感冒,吃幾種藥就能好!但有人卻因為吃錯藥丟了性命!到底怎麼回事?18歲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離奇死亡同服兩種感冒藥,18歲女孩不幸身亡廣東江門的一名18歲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離奇死亡,據報導,女孩服用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會致人茶鹼中毒。
  • 提醒丨變紅的甘蔗千萬別吃 因為它比毒蛇還毒!
    如果吃紅心變質甘蔗,嚴重則可致人死亡!尤其是清明前後氣溫升高,甘蔗更易黴變,民間於是有「清明蔗,毒過蛇」之說。吃黴變甘蔗中毒事件每年都發生。深圳一男童吃甘蔗導致無法自主呼吸,喪失神經反射,醫生判斷很可能因甘蔗變質所致!據悉,吃了黴變的甘蔗,一般在2—8小時後就有症狀出現。
  • 亨氏米粉還能吃嗎?
  • 【年味兒】上高人的米粉,三餐可食,拒絕批評!
    鳳凰男:「到隔壁吃碗拌粉兒。」高富帥:「中午,你吃啥?」鳳凰男:「隔壁館子裡炒個土扎粉。」高富帥:「晚上,去吃什麼?」鳳凰男:「找家館子店,吃個湯粉兒。」容不得別人說上高拌粉、炒土扎粉、湯粉不好吃沒辦法上高人對上高米粉有一種蠻不講理的偏愛其實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上高人的早餐是不能沒有粉的,不僅僅是因為米粉誘人的口感,更是因為米粉對我們的陪伴
  • 曝光吃米粉=服毒!米粉原料致癌,現場蒼蠅橫飛!江西這家米粉廠月銷120噸
    一碗拌粉一份瓦罐湯開啟南昌人忙碌的一天這也是南昌人早餐的標配但是
  • 男子吃櫻桃被毒暈!義烏人,千萬別這樣吃…
    別讓美味的食物變成健康的殺手,得不償失。1、櫻桃梗發黑,表面暗淡、發黏的,表明已經不新鮮,不能再吃了。2、櫻桃核被咀嚼或咬碎會產生氫氰酸。輕度的氫氰酸中毒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意識錯亂、焦慮心慌和嘔吐。大量的氫氰酸會導致呼吸困難、高血壓、心臟跳動過快以及腎衰竭。
  • 黑龍江「酸湯子」中毒死亡人數升至8人,日常哪些食物吃錯了有毒?
    10月5日早上,李紅豔和丈夫張某以及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都吃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吃。
  • 緊急提醒!仙桃街頭正大量出現這東西,千萬別亂採食,嚴重可致命
    「不能吃,撿來做洗潔精」▼奶奶哭著說道:「孩子挺喜歡吃的,我就一直給他剝,看孩子吃的開心,我也就沒在意。誰知道這玩意兒會要了我孫子的命……」類似事件時有發生 ▼那麼白果應該怎麼吃才安全呢? ▼白果性平、味甘、略苦澀、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