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餐館吃飯時,經常會用到「消毒餐具」,每套「消毒餐具」用塑料膜包起來,看起來很衛生,但也有消費者投訴,打開包裝後餐具有怪味兒,或者根本不乾淨。那麼,這些消毒餐具是如何消毒的,到底能讓人放心嗎?
最近,福建漳浦縣一個餐具洗滌作坊清洗餐具的視頻被曝光,令人震驚:
視頻中,這家作坊洗滌過程沒有走流水線,幾乎都是人工手洗。院內有一個不鏽鋼的水槽,水槽裡放了高濃縮的去漬粉,專門用來卸油,而這個卸油池3天才換一次水。
許多餐具直接丟在地上,有的工人為了省事竟然直接用腳來整理。
福建漳浦縣衛生局對全縣餐飲消毒單位進行集中檢查和專項整治。目前,已有6家違規餐具清洗作坊被監管部門勒令停業整改。
餐具清洗在整個餐飲產業鏈中是非常不起眼的一環,正因為不起眼所以容易被忽視,但是它的可靠與否卻直接事關係著食品安全的安危。因此,別讓一個小細節毀了我們的一桌好菜。
如何鑑別一次性消毒餐具有沒有清洗乾淨
●看外包裝
觀察外面的塑料膜是否乾淨,如果膜上雜質很多,則有可能是重複使用過的廢塑料。
看生產信息是否齊全,是否有廠址和聯繫電話。消費者還應留意餐具是否在保質期內。過了保質期的消毒餐具,可能滋生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因此,消毒餐具獨立包裝應標明消毒日期、保質期等,一旦超過保質期必須重新消毒。
●看餐具
將餐具打開後,看有無水滴、油汙,有水滴的肯定是不合格產品,因為餐具經高溫消毒烘乾後不可能會有水滴;有油汙說明餐具沒有洗乾淨。此外在燈光或日光燈下看餐具是否有白色的結晶或粉狀物,如果有,很有可能是清潔時殘留的浸泡粉,此外,消毒餐具並不是越白越好。
●聞氣味
如果有刺鼻氣味,則說明可能用了對人體有害的消毒液或漂白粉。
此外,根據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拒絕使用餐廳所提供的密封消毒餐具,如果消毒餐具需要收費,餐廳應提前告知。餐具清洗在整個餐飲產業鏈中是非常不起眼的一環,正因為不起眼所以容易被忽視,但是它的可靠與否卻直接關係著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