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到:記者帶您體驗海南年節小吃「炸餃子」,口口酥脆都是家鄉的味道

2021-02-24 直播海南

新春到,《直播海南》繼續帶您挑年貨、過大年。說到年貨,海南特色小吃炸餃子那是必不可少。這次,記者劉柳不僅去挑年貨,還親自上陣,做起了小吃。

店家馮大姐開小吃店18年,她家可是老字號了。黑芝麻糖、瓜子糖、京果、貓耳朵等等,都是海南過年必不可少的小吃。要說最暢銷的,當屬炸餃子。餃子,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寓意。餃子裡放紅糖,寓意生活甜蜜;放花生,寓意長壽長生;放芝麻,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當然了,在海南,炸餃子的餡兒少不了特色椰絲。


店家 馮瓊菊:面是拿雞蛋咯、白糖咯,那個餡是椰子、花生、芝麻、紅糖,混在一起搞的。


看了馮大姐的示範,記者躍躍欲試,決定自己做個餃子。


記者 劉柳(見習):噹噹噹噹,炸餃子做好了,您看我做的這個怎麼樣?

店家 馮瓊菊:很好啊,成功啊。

記者 劉柳(見習):這明年能不能有個好兆頭啊?

店家 馮瓊菊:有,大大的兆頭來啦。

聽了師傅的鼓勵,記者是幹勁十足,不一會,就做出了滿滿一盆的餃子。


包餃子馮大姐拿手,炸餃子時,馮大姐的丈夫楊師傅要出場了。當餃子下鍋後,楊師傅用漏勺每隔20秒就翻動一下。記者也上手試試。


記者 劉柳(見習):去翻動這個餃子,主要的這個作用呢,楊師傅告訴我們,主要是為了讓這個餃子啊,受熱均勻,大概在等10分鐘左右,這個炸餃子就做好了 。這剛炸出來的這個炸餃子啊,果然不一樣,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表皮啊是非常的酥脆,而且這個餡兒啊是非常的飽滿,吃起來,甜絲絲兒的 。

炸餃子剛剛出爐,不少回頭客已經等不及要買了。


消費者 王女士:
過年我們每年都來這裡買的,新鮮啊,老爸老媽也愛吃啊。

 
消費者 王先生:
對呀,這有年味啊,可以說有團圓,感覺有這種家的味道。

兒時的過年記憶延續至今,代代傳承。在不知不覺中,年節小吃本身就成了一種符號、一種回憶、一種過年的味道。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戴玉春

找直播君或加入粉絲群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直播海南》熱線:66810110、66810119

相關焦點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家鄉年味:門扣餈
    它不僅口感酥脆,味道甜似蜜,製作工序也比一般的餈粑要複雜一些,今天,《家鄉的年味》我們就帶您去看看門扣餈的製作過程。門扣餈因外形與老式的門扣相似而得名,地道的臨武人根據老物件的樣式做成傳統小吃,讓單調的生活又平添了幾分色彩和詩意。套好花以後,就可以下鍋炸了。
  • 年味小吃炸油角,14張大圖教你詳細做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A9999私家菜」,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炸油角是廣東傳統賀年的點心,因為它的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取其錢包飽脹的好兆頭,所以是新年必備的賀年小吃。炸油角又香又甜,女兒小時候特別喜歡吃,不管年節不年節,時不時就會炸上一些,做的多了,熟能生巧,到現在也算是我做的比較拿手的小食了。現在女兒大了,平時不炸了,但過年的時候我還是會炸上一些分給親戚朋友~~~
  • 金黃酥脆的油角和蛋散,滋啦一聲炸出的是廣東的年味【筷子頻道】
    酥酥脆脆的年味祝您家肥屋潤、家財百萬『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每到春節前夕,廣州人就會在家炸油角、煎堆、蛋散、糖環等春節小吃,大街小巷飄滿油香味,這稱為『開油鍋』,寓意紅紅火火、衣食無憂。今天我們就介紹其中兩樣春節必備小吃——油角和蛋散。油角形狀像錢包,裡面塞滿糖、花生、芝麻,有錢包飽脹的好兆頭。
  • 北京東華門小吃街現炸蜈蚣、炸蛇 一隻炸蜘蛛80元
    「蟲子宴」的小吃攤上擺滿了蜈蚣、蛇、竹蟲、蜘蛛等各類食材,其中一隻炸蜘蛛80元,「身價」最高。遊客手舉炸蜘蛛、炸竹蟲和炸蜂蛹觀察動機:「東華門小吃變味了!炸蜘蛛炸蛇你敢吃嗎?」近來本報不斷接到一些讀者的線索,反映已經經營了31年、素有北京「小吃名片」之稱的東華門夜市,「北京小吃」的口味越來越不正宗,而且銷售的品種越來越邪乎。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探訪。現場 外地小吃比北京小吃還多昨日下午3點,北青報記者來到東華門夜市,剛到街口,濃濃的油煙味順勢飄來,小吃街裡熙熙攘攘,各個小吃攤早已開門迎客。
  • 營養酥脆 堅果脆皮雞
    2016年10月21日16:35今日招牌菜堅果脆皮雞 風味香辣牛肉
  • 離家,請帶上家鄉的味道
    每次從家鄉回到城市箱子都是塞得滿滿的除了罈子菜、土雞蛋還有滿滿的臘魚臘肉這是家鄉的味道
  • 孫莉曬黃磊包的餃子和小菜,年味足接地氣,網友:這狗糧也太香了
    大年初五,妻子孫莉在網上分享了一組黃磊下廚包餃子的照片,年味十足又接地氣,還寫道:「破五吃餃子」。夫妻兩口曬美食,這是在赤裸裸曬幸福啊,讓網友們和喜歡他們倆的人們吃盡了狗糧,瞬間就吸引了上萬網友圍觀,獲得2萬多點讚。
  • 這餃子,憑什麼每天都賣脫銷!?
    「思念」食品都會給員工不定時發放福利,這次舉辦的入倉送溫暖,也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能吃到「思念」用心的出品,吃到濃濃的粵式風味的餃子!員工說,自己平時也會買「思念」的餃子吃,他們家的餃子無論是在品質、餡料方面都做得特別到位。
  • 微視澳洲:澳洲人舌尖上的中國味道(下)
    本期節目,我們繼續帶您體驗雪梨的中國味道,巴蜀的七滋八味,特色的米酒以及香噴噴的餃子都吸引了中澳食客紛至沓來。
  • 餃子在非洲長這樣?全球餃子大聯歡!
    清朝皇帝春節吃的餃子大概是這樣的:素餃子6隻,餡料包括金針菇、馬齒筧、木耳、雞蛋、麵筋。帶銅錢的餃子2隻,寓意來年行好運,還有「小料」4碟(醬小菜、南小菜、薑汁、醋)。雖然餃子在中國誕生並發揚光大,卻有著徵服地球的魅力。通過餡料與麵皮的組合搭配,蘊育出無數風味,也誕生了更多元的「餃子」家族。
  • 【獨家】蚌埠籍演員馬思純 微博曬出「家鄉味道」——《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
    在歷史大劇《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的蚌埠籍女演員馬思純人氣持續走高。春節期間,馬思純回蚌埠老家過年,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舌尖上的蚌埠」的圖文,其後眾多網友點讚一片。燒餅夾裡脊、麻辣串、鍋貼……小姑娘說,「走過再多的城市,吃過再多的美食,家鄉的『味道』都是一輩子難以割捨的情結。」  難忘的家鄉味   「南方小城,我的家鄉。我離開了十一年,卻一直留戀於這裡的安逸自在和無與倫比的美食。都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我說吃來吃去不如燒餅裡脊。童年的味道,不光是好吃,更是一種眷戀的情懷。
  • 可可濃情 | 帶你辦年貨!最有年味的年貨都在可可濃情這裡~
    年味,是戒不掉的思鄉情,新春的祝福都承載在各式各樣的年貨裡,無論身在何方年貨到了,家便到了。
  • 【綠豆椪】臺灣小吃鬧中秋
    不知道為何,歡天喜地鞭炮響的場景浮現在腦海,不知道大家還有木有心情烤月餅,是不是都跑去包餃子了。。。你非要來點家鄉風味進去也可以,加A郫縣豆瓣、B甜麵醬、C老乾媽,任君選擇。。。做出來你非說這是我教你的道地臺灣小吃,我就跟你翻臉!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
  • 外婆家的餃子 ▏尋 • 年味故事之四
    「 新春到,歡樂笑,過年餃,不可少。」為了辭舊迎新,除夕這天,家家都要包餃子。在北方,過年,是不能沒有餃子的。因為,在北方人心中,它是迎新、招財的象徵。只要過年餐桌上有了它,人間的一切福祿都來了。大年三十,我起的很早,外面已經老早就響起了鞭炮聲。外婆早早地起床和面。和面看似簡單,可是實打實的技術活兒。
  • 大叔家的過年小吃:炸春卷,香脆可口,簡單易做,家人喜歡!
    記憶的老味道,深深烙在舌尖,在慵懶的午後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一口酥脆鹹香,過年才能吃到的潮汕老味道。
  • 心安即是歸處丨母親寄來蘑菇木耳等老家特產,家鄉味道陪伴陸建過年
    今年沒法回老家過年,陸建的母親從遼寧撫順給她快遞來了蘑菇、木耳、松子、榛子等老家特產,讓遠在膠州的她也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 盤點2021年你家鄉過年必須準備的年貨有哪些?
    如今啊,鄉愁是一張薄薄的核酸檢測單,我在這頭,家鄉在那頭。今年是疫情的第二年,很多人兩年沒有回家了,鄉愁湧上心頭。沒有家人的陪伴,家鄉的年貨成了春節假期心靈的慰藉。相信今年很多年輕人是第一次在異鄉過年,父母遠在他鄉,今年的年貨得自己精心準備了。那麼過春節的年貨需要準備些什麼呢?大家一起來說說看。
  • 有家的味道,鄉愁,便不再愁
    說到鄉愁,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容易懷舊,常常想起過去的事情。離開故鄉久了,思鄉之情也就愈加濃重。鄉愁,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在對家鄉美食的渴望與思念。 一個人在年少時喜歡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覺裡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長大了,也難以忘記。遠離家鄉的人每當嘗到這種特殊的味道時,它們就會喚醒你對家鄉、對家人、對親情的無盡回憶。